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天残地缺 > 第313章 真假少爷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啥?!”“咋回事?!”“表婶死了?”

一圈人顿时炸开了锅,七嘴八舌的追问。

他们问得太多太杂,让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周周牢记奶奶的叮嘱,不停重复说,“奶奶叫我去找大伯,要办丧事。”

“是是是,该去找樊老大。”一个中年人答道。

他抱起周周,大步流星向村头走去。

另外还有些人跟在身后,也不知是看热闹还是干什么。

等到村头樊老大家时,人已经乌泱泱的一片了。

正在煮饭的樊老大媳妇被这阵势吓得一慌,半天说不出话来。

她喏喏的听了半天,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妈死了……我不知道啊。”

“诶,我这不是跟你说了吗?你快去找你家守常。”

抱着周周的中年人满脸无奈,又提醒了一遍。

樊老大媳妇这才反应过来,扔了锅铲慌慌张张往后头跑。

乡下别的不多,就是地方大。

每家每户除了屋子,前院后院都宽敞得不得了。

除此之外,后头一般还有好几亩的田地。

樊守常一大早去后头锄地,正锄到一半呢就得知了噩耗。

再大的仇在生死都显得无足轻重,更何况亲母子。

曾经对母亲偏心的怨愤烟消云散,此刻的樊守常心中只有悲伤痛苦。

他利索的把锄头放在屋里,接过周周向村尾跑。

村头村尾的,说远也不远,没一刻钟就跑到了地方。

残破的老屋前,早已围了一堆好事的人。

樊守常在众人的问询声中往里走,看见了守在亲妈床前的伯娘叔婶。

老头老太太年纪大了,见多了丧事也没多伤心。

他们都劝说樊守常,叫他放下怨气,好好送他妈走。

老实男人点点头,沉闷的说。

“我知道,这是我亲妈,我等会就给守正打电话。”

听见这句话,几位亲戚长辈终于放下心来。

因着一些旧事,樊守常和樊守正俩兄弟早就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了。

如今樊守常愿意主动联系樊守正,就证明他真心想送周梅花好走。

对此,老人们十分满意。

他们指挥自家的几个小辈帮忙,开始准备丧事的各项事宜。

就乡土传统观念而言,丧事本就是不请自来。

更何况樊守常家日子困难,帮两把手也是应该的。

几家亲戚一凑,短时间内倒是整出了个像模像样的场子。

这边整好了,樊守常和樊守正那边又是不欢而散。

村子里只有几家安了电话,一般借电话都是要收钱的。

看在丧事份上,主家就没收樊守常的钱。

只是电话拨通了,兄弟俩说不了两句就又吵了起来。

樊守正说他忙,又说回来要时间,赶不及下葬。

他叫他哥樊守常处理母亲的丧事,赚的钱也归樊守常。

这话说得樊守常无名火起,当即就骂了回去。

谁赚钱了,谁指着丧事赚钱。

樊守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亲妈死了都不回来看一眼,还污蔑别人挣白事钱。

两句话一顶,樊守正也破了防。

做弟弟的掏出八百年前的旧事,指责做哥哥的就是爱钱。

不然当年怎么会见死不救,宁愿看弟弟坐牢也不愿掏钱赎他。

两兄弟各说各的理,没两句就对着吼了起来。

最终,樊守正也没说到底回不回来。

不管他回不回来,丧事还是要接着办。

周梅花在老屋里停了三天,在最后一天的中午埋进了樊家的坟山。

说是坟山,其实就是自家地里的一小片坟堆。

埋进那里,活人平时耕地做土的时候还能跟死人说两句。

细论起来,倒也算是带着些封建底色的人文关怀。

等葬礼结束,樊守常先结了肩夫的钱,又还了棺材的帐。

再总一总各项支出,这样一算,收到的礼金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他带着樊小周回了自己家,叫两个儿子带着弟弟。

和樊家老屋一样,樊守常家也是那种简陋的土砖房。

人住着没啥问题,只是蛇虫鼠蚁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而已。

樊小周住进的第一天就和一条菜花蛇打了个照面。

他也不害怕,两只手拎起蛇身就把它丢了出去。

倒是两个堂哥被吓得面无人色,呼天喊地的出去找妈。

樊老大媳妇—刘巧娥和她男人一样,也是个木讷的人。

遇到事情的时候,她要先楞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怎么处理。

这次也是同样。

等刘巧娥跑过来的时候,蛇早已爬没影了。

周周坐在门槛上,安静地拿着一张旧报纸看。

六岁的他还没上过学,也没认过字。

但今生的文字和记忆中的很多文字都有相似,所以他大概能看个半懂。

报纸上的老新闻没什么意思,都是些空泛的理论。

只当小孩子在看新鲜,刘巧娥抽走报纸。

她把樊小周拎起来,好好教训了一通。

虽然不是自己生的,虽然丈夫和弟弟已经反目,但打断骨头连着筋呢,哪能真的放手不管。

而且,樊守常自己不也是?

说着怨他妈,还不是隔个几天就去老屋帮忙担水劈柴干杂活。

一家人的事,都是乱帐,算不清楚的。

刘巧娥念叨了半天,直到周周答应看见蛇会主动远离才停嘴。

她把报纸往磨得光亮的门槛石条上一放,压着两儿子读故事给周周听。

樊光樊亮两个正好二年级,认也认得几个字。

不过也就几个而已。

他俩磕磕绊绊的在那比谁认得字多,完全把读故事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但他俩没忘记周周。

樊小周长得好看,又听话又乖,对两人而言都是梦寐以求的好弟弟。

在周梅花死前,樊光和樊亮都想过把对方丢到奶奶那里,把周周接回来当弟弟。

现在周周到他们家了,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就算身边的这个丢不走,也可以勉强接受了。

樊光把周周拉倒身边,兴致勃勃的说要教他认字。

正好樊亮也是同样的想法,两兄弟就又打了起来。

打了一会儿分不出胜负,两人气喘吁吁的达成共识。

樊光先教一个字,然后樊亮再教一个字,看谁教得好。

只是教一个周周就会一个,战绩始终不相上下。

最后,双胞胎中年长的樊光靠着多会一个字获得了本次比拼的胜利。

他得意的昂着头,小人得志地教育樊亮要好好学习。

不得不服气的樊亮嘴一撇,又和他哥打成一团。

在嘿嘿哈哈的打斗声中,周周捡起报纸折好放回桌子上。

他搬小板凳坐到刘巧娥身边,认认真真的帮忙剥玉米粒。

这是跟在周梅花身边养成的习惯。

老人家年纪大了,前几年还好,还有力气干农活。

这两年身体差了,做什么事都不利索,都需要人帮忙。

而周周的年纪虽小,却再懂事不过了。

除了烧火做饭这种比较危险的事之外,他什么都会帮忙。

久而久之,樊小周眼里就有了活。

他安安静静的剥着玉米粒,被刘巧娥当成榜样训两个儿子。

互不想让的两男孩跑过来,开始比谁剥得快剥得多。

虽然有点吵,但也是帮忙干活了。

刘巧娥就没再管,任他们吵吵嚷嚷。

等到樊守常回来的时候,难得和睦的场景让他有些诧异。

男人未曾多言,只默默地坐在一旁休息。

晚饭是未吃完的席面收集起来做的,有些菜都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了。

但好歹有肉,比平时吃的要好。

刘巧娥把两盘肉菜放在三个孩子面前,自己捡青菜吃。

樊光樊亮对着泛油香的剩菜大快朵颐,显得旁边的周周格外斯文。

“怎么不吃肉?”樊守常问了一句。

他看周周一直夹青菜吃,怕小孩有什么顾虑。

于是,主动夹了两块混着酱汁的肉块放进周周碗里。

浓稠的汁水眨眼把米饭沁成酱色。

周周小口小口地吃完,细声细气的解释。

“大伯,我胃不舒服,只想吃青菜。”

“咋回事?咋胃不舒服?”

樊守常伸手过去,摸了两下周周肚子。

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又看向刘巧娥。

刘巧娥毕竟亲手带大了两个孩子,经验比只埋头干活的丈夫多点。

她试了试樊小周的额温,又给他揉了一会儿肚子。

等周周感觉好一些了之后,她才把小孩放下。

“可能这两天吃杂了,没事。”

说着,刘巧娥把青菜换到樊小周面前。

等小孩吃完,她冲了一杯温热的红糖水递过去,叫他慢慢喝。

捧着搪瓷杯子的周周坐在门槛上抿糖水,馋得肚子没底的樊光樊亮口水直流。

背对着屋内的人,周周悄悄把杯子往樊光面前送。

会意的大哥飞快喝了一口,又递给弟弟樊亮。

三人轮流着,把红糖水喝得干干净净。

甜津津的味道黏在口腔中,连做梦都香甜。

刘巧娥给三个孩子掖好被子,回到丈夫身边。

她找出针线盒缝补破损的衣服,同时询问樊守常。

“你弟怎么说?真不回来了?”

“不回来。”樊守常揣着手叹气。

“那周周呢,也不管?”

“没明说,我听他的意思,估计是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