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武侠修真 > 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 第119章 三访刘伯温(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人腾空而起,借着夜色的掩护,迅速离开了村庄,一路向山林深处奔去。

他们找了一处隐蔽的山洞,暂时安顿下来。

张无忌看着昏迷不醒的刘伯温,心中焦急万分。

虽然自己的血液暂时稳住了刘伯温的伤势,但并非长久之计。

“教主,我们该怎么办?”杨逍和范遥在一旁焦急地问道。

张无忌沉吟片刻,道:“如今之计,只有先找到那毒蛇的巢穴,找到真正的解药,才能彻底救下刘先生。”

于是,三人再次踏上了寻找解药的征途。

经过一番艰难的搜寻,他们终于找到了那毒蛇的巢穴。

只见巢穴中,一条条毒蛇盘踞其中,吐着信子,令人不寒而栗。

张无忌深吸一口气,凭借着过人的轻功和敏锐的直觉,小心翼翼地潜入巢穴之中。

他一边躲避着毒蛇的攻击,一边仔细寻找着解药。

经过一番艰难的搜寻,他终于在一处隐蔽的角落中发现了一株形状奇特的草药。

这草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显然是解毒的良药。

张无忌心中一喜,连忙将草药采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

他迅速退出巢穴,与杨逍和范遥汇合。

回到山洞中,张无忌立刻将草药捣碎,敷在刘伯温的伤口上。

同时,他再次运用自己深厚的内力,为刘伯温疏通经络,助他排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刘伯温的脸色逐渐恢复了正常,呼吸也变得平稳有力。

终于,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看到了眼前的张无忌三人。

“你们……是你们救了我?”刘伯温声音微弱地问道。

张无忌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刘先生,你终于醒了。”

刘伯温闻言,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挣扎着坐起身来,向张无忌三人深深鞠了一躬,道:“多谢张教主救命之恩。”

张无忌连忙扶起刘伯温,道:“刘先生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刘伯温闻言,更是感动不已。

自己这次能够捡回一条命,全靠张无忌三人的鼎力相助。

刘伯温看着眼前的张无忌三人,心中充满了感激。

刘伯温稍事休息,神色渐渐恢复,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望向张无忌,缓缓开口:“张教主,此番救命之恩,刘某铭记于心。但天下纷扰,局势动荡,刘某有一言,不吐不快。”

张无忌闻言,神色凝重,示意刘伯温继续说下去。刘伯温清了清嗓子,道:“如今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而明教义军,以仁义之师,高举抗元大旗,深得民心。然则,道路坎坷,前路未知,不知张教主有何打算?”

张无忌长叹一声,道:“刘某所言,正是我心中所忧。我明教虽以仁义立教,但势单力薄,难以与元朝大军抗衡。此番前来寻找解药,也是为了救下更多志同道合的义士,共同为抗元大业而努力。”

杨逍和范遥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纷纷点头。

刘伯温赞许地看着他们,继续道:“张教主所言极是。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元朝暴政,已失民心。而明教义军,以仁义之师,顺应天意,必将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

“然而,”刘伯温话锋一转,“抗元之路,任重而道远。明教义军需得内外兼修,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内者,需加强教义宣传,团结教众,提升士气;外者,需联合其他抗元势力,共同对抗元朝大军。”

张无忌闻言,若有所思。他深知刘伯温智谋过人,所言必有其道理。于是,他恭敬地问道:“刘先生有何良策?”

刘伯温微微一笑,道:“张教主莫急。刘某虽不才,但愿为明教义军出谋划策。首先,我们需加强教义宣传,让天下百姓知晓明教义军的仁义之举;其次,我们需联合其他抗元势力,形成统一战线;最后,我们需加强军备,提升战斗力,为将来的决战做好准备。”

张无忌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刘伯温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知道有了刘伯温的加入,明教义军的抗元之路必将更加顺利。

于是,他站起身来,向刘伯温深深鞠了一躬,道:“刘先生所言极是,我明教义军愿以刘先生为智囊,共同为抗元大业而努力。”

刘伯温见状,连忙起身还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缓缓说道:“张教主如此信任刘某,刘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其实,关于抗元大业,刘某心中已有一计,愿与教主共谋之。”

张无忌闻言,精神一振,连忙请刘伯温坐下详谈。

刘伯温沉吟片刻,道:“古人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乃乱世之中,保身立命,图谋大业之根本。我明教义军,虽以仁义立教,但根基尚浅,需得步步为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高筑墙者,乃加强根据地建设,巩固后方,使明教义军有进可攻,退可守之地。广积粮者,乃发展生产,积蓄粮草,以备不时之需。缓称王者,乃韬光养晦,不急于称帝称王,以免树大招风,引来强敌围攻。”

刘伯温娓娓道来,言辞恳切。

张无忌听得心潮澎湃,连声道:“刘先生所言极是,此乃我明教义军当前之急务也。然则,具体实施起来,又当如何?”

刘伯温微微一笑,道:“教主勿急,且听刘某细细道来。首先,我们需加强根据地建设,巩固现有地盘,同时积极向外扩张,寻找新的根据地。在此过程中,需注重民生,减轻百姓负担,以赢得民心。”

“其次,我们需大力发展生产,积蓄粮草。可组织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同时,加强商贸往来,促进经济繁荣。如此,方能确保明教义军粮草充足,无后顾之忧。”刘伯温继续说道。

“至于缓称王,则需教主及各位将领韬光养晦,不轻易显露锋芒。可继续高举抗元大旗,但不必急于称帝称王,以免过早树敌。待时机成熟,再一举而定天下。”

刘伯温言罢,目光炯炯,望向张无忌。

张无忌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深知刘伯温智谋过人,所言必有其道理。

于是,他站起身来,向刘伯温深深鞠了一躬,道:“刘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我明教义军得刘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刘伯温连忙扶起张无忌,道:“教主过誉了,刘某愿为明教义军鞍前马后,共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