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父皇望子成龙?我直接养蛇化龙! > 第319章 依照东宫规格,扩建言王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9章 依照东宫规格,扩建言王府!

话落之时,沈圣昀的脚步停住了,而他所处的位置很微妙。

玄京的景龙门之下。

进了景龙门,往东再走一两里的路,便是仙乐坊,京师九成权贵的宅邸几乎都在这里。

一眼望去,便能看到雕梁画栋的景气之象。

沈仙佑的言王府,正处其中!

脑子灵活的官员们已经反应过来。

从皇陵出来后,圣上不乘銮驾,选择步行,让百官在屁股后头跟着。

到了景龙门,突然提及战后封赏,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他心里也应该想好了,该怎么去封赏沈仙佑,但需要有人帮他说出心里的想法。

此人,便是现任内阁首辅,吕德炎。

“圣上,灭靖首功,即在言王,臣认为言王殿下尚未就藩,并兼有燕州总督一职,待到处置好战后事宜过后便可回京述职,臣也听说言王殿下身边红花繁多,如今的言王府看来还是太小了。”

“臣建议,如要赏赐言王殿下,还是要投其所好,解其为难。”

“可以依照东宫规格,扩建言王府,如此一来,言王殿下在府中也能更快活些。”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都是笑呵呵的。

言王沈仙佑好色是出了名的,在燕州的时候还居住在满是女弟子的水德宗里边,估摸着又会带回来不少女子。

当然,这只是表象。

重点是,依照东宫规格扩建。

吕德炎要是一时兴起说这话,鬼都不信!

明摆着是事前编好的戏谱,就等着现在说出来呢。

还有,扩建是个麻烦事。

临近言王府的几个宅邸,不是国公就是侯爵,还有两个玄京富商,那么只要扩建,就得拆他们的宅邸。

这几乎是必然的。

沈圣昀明知故问道:“朕有好几年没去言王府了,但好像记得有几个公侯在朕那小儿子旁边住着吧?他们今天来了吗?”

“臣在!”

果然,几个公侯主动冒出头来。

沈圣昀看着他们,若有所思道:“吕阁老的提议不错,要换个地方再建言王府,那就劳民伤财了,几位要不挪个位置?”

这几个公侯心里都在骂娘!

以前都是老子去兼并别人的土地,现在皇帝兼并到自己头上了?

还有,皇帝说这话,谁敢推辞?

那个畜生吕德炎,借着魏公周浦的手登上内阁首辅的位置,周浦九族都快死绝了,你还稳稳坐着内阁首辅的位置,纯粹就是因为你跑到皇帝身边当狗腿子!你也是一个不要脸的货色!

在心里骂完娘过后,公侯们说了一堆漂亮话,最后还是同意主动搬家。

总比锦衣卫来抄家要好得多。

沈圣昀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笑容。

“那扩建言王府的事情就定下来,扩建的银子从朕的内帑支出,不要动用国库一分钱。”

“工程交给工部来干。”

“必须要在朕那小儿子回京之前扩建好,但朕有个要求,在扩建的基础上,不可触碰言王府原址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你们工部要盯好手底下的人。”

工部尚书万为民毕恭毕敬道:“臣谨遵圣意,定不会出现半点纰漏。”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扩建只在于怎么扩建,也不需要去动言王府原址,反而还替工部省事。

公侯的宅邸解决了,只用了几句话。

那么隔壁两位富商的宅邸,一句话都不必说,连工部都无需出马,就能让他们在半个时辰内滚蛋。

至于赔偿?

真要提出这俩字,明天就该他们赔国库了。

随后,沈圣昀终于动了脚步,带着百官进入城池,也顺便商议了如何赏赐虞王沈和光。

依旧是吕德炎提议。

“圣上,北边的藩王……在德行上确实有些欠缺,虞王殿下在军政上的德行不可多得,臣觉得不如改藩加俸。”

此事,沈圣昀根本不问百官。

“那好,内阁拟旨,把虞王改封辽王,并把暨州暂且纳入辽州区划,而暨州地方官员在朝廷完成摘选前,地方上的治理全权交予辽王,俸禄就不加了。从今往后,暨州每年十分之一的税收给他,并同意辽王世子的册封,以及他那两个女儿的封号。”

礼部尚书魏弼问道:“圣上,是封郡主,还是公主?”

“依照礼法只能封郡主,但辽王劳苦功高,给他破个例吧,都封公主。”

“是,臣回了礼部就办。”

换做以前,庙堂之内对此安排,必然会吵得沸反盈天。

今时今日,没有一人敢来吭声。

魏公九族被诛,暨州之战大捷,两件大事,都有利于皇室。

而且,吕德炎没被清算,这是沈圣昀力保的结果。

他的想法很简单,与其培养再拉上来一个新首辅,还有可能和自己唱反调,不如就用这个满身疮痍的吕德炎。

原先作为勋贵中的中流砥柱,靠着魏国公周浦登上文臣之极,摆明了是勋贵党。

他没有被清算,就已经让其他勋贵认为,他早已改换门庭。

吕德炎不改换门庭也没办法。

不抱着皇帝大腿,怕是今日已经成了鬼魂,但抱着皇帝的大腿,必然遭到全体勋贵的敌视,这是不因客观意识能够改变的事实。

简而言之,吕德炎只有给皇帝当狗,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善终的机会。

皇帝也正好用他来稳定朝局。

在返回皇城途中,沈圣昀说出了第三件事情,依旧和赏赐有关。

“除了朕的两个儿子,前线的将士也要赏。”

“六部和内阁尽快拟出一个妥善方案,不能让为国征战的将士寒了心。”

“至于犒赏的钱从哪里来,朕也不需要你们绞尽脑汁,出海的玉公公也在近期会回国,他的商船上有不少金银财宝,朕的小儿子心细,会算账,让他来酌定抽出几成来犒赏将士。”

闻听此言,文武百官都松了口气,虽然心里很不满,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认了。

不让言王殿下从海外贸易上沾油水,他一定会马不停蹄的回来杀人!

权衡利弊之下,只能向皇权妥协。

当天,皇帝的所有圣意,都以圣旨形式发往燕州和辽州。

次日就落在了沈仙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