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顿了顿,手指轻轻敲击着梳妆台,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瞬间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也仿佛在为这场无形的较量敲响战鼓:“罢了罢了,日后总会有机会让我彻底看清你的。
既然蝗灾一事你都能想出解决之法,那想必也早已做好了应对其他挑战的准备了吧?
可千万不要输得太快,不然,可就太没意思了呢。”
夜色浓稠如墨,笼罩着玲珑阁,房间内,烛火明明暗暗地跳跃,将绮梦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她斜倚在梳妆台旁,修长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台面,发出沉闷又单调的声响,似是在为她此刻的思绪打着节拍。
“覃芊落……”她的声音低低的,像是从齿缝间轻轻吐出。
尾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那是被压抑着的、几近疯狂的渴望。
一边呢喃,她一边缓缓勾起嘴角,露出一个冰冷彻骨的笑意。
这笑容,恰似寒冬腊月里最凛冽的风雪,裹挟着无尽的寒意,直直地往人骨子里钻。
任谁看了,都会忍不住心底发寒,仿佛被一条冰冷的蛇缠上,遍体生凉。
与此同时,她的眼眸中,占有欲与掠夺感如汹涌的潮水一般,肆意翻涌着,那股势头越来越强烈。
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吞噬殆尽,又似无尽的黑洞,贪婪地想要将世间所有美好都收入囊中。
对于覃芊落,绮梦的情感复杂得如同缠绕在一起的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她每多了解一分,心底那股想要毁掉她的念头,就如同被浇了油的烈火,熊熊燃烧,烧得愈发旺盛,几近失控。
覃芊落实在是太过美好了,她站在那里,就宛如夜空中皎洁无瑕的明月。
周身自然而然地散发着近乎完美的柔和光芒,那光芒纯净而温暖,却又让绮梦感到无比刺眼。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覃芊落都挑不出一丝瑕疵。
她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都恰到好处,仿佛是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完美得让人难以置信。
可随着接触逐渐增多,绮梦惊觉,在这看似完美无缺的表象之下,竟藏着数不清的秘密。
每一次新的发现,都像一把锐利的钩子,牢牢地将绮梦的好奇心和征服欲高高勾起,使得她愈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神秘的光亮,越想靠近,却发现光亮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未知。
而这未知,又进一步激发了她内心深处的占有欲。
绮梦内心深处的渴望如野草般疯狂滋长,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晓。
当这样美好的人儿,在自己手中一点点破碎、凋零,会是怎样一番令人颤栗的景象。
她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玉湄的模样,那是一个同样曾让她觉得完美的孩童。
玉湄也曾如覃芊落这般,周身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绮梦的目光。
当她亲手毁掉玉湄时,那种从心底最深处涌起的满足感。
犹如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将她彻底淹没,至今仍让她回味无穷。
如今,她暗自思忖,毁掉覃芊落所带来的快感,会不会比毁掉玉湄时更甚?
会不会让她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的愉悦?
会不会在那一瞬间,填补她内心深处那片永远无法填满的空洞?
想到这里,她的眼神愈发狂热,瞳孔因为极度的兴奋而微微放大。
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仿佛此时此刻,她已经触碰到了覃芊落的命运,迫不及待地要将其狠狠碾碎。
看着那完美的形象在自己手中一点点崩塌,听着覃芊落绝望的呼喊,以此来满足自己那扭曲又贪婪的欲望。
时光悠悠流转,海晏郡的大街小巷都被日光细细地镀上了一层暖金,见证着日子一天天安稳地流逝。
曾经,铺天盖地的蝗虫如乌云般遮蔽了这片土地的天空,密密麻麻。
所到之处庄稼被啃噬殆尽,百姓们望着被破坏的农田,眼中满是恐慌与绝望。
然而,在官府的有序组织、百姓的全力配合下,这场可怕的蝗灾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人们日夜坚守,采用各种方法捕杀蝗虫,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肆虐的蝗虫逐渐销声匿迹。
海晏郡的天空重新恢复澄澈,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海晏郡内,十几个富商和王府创办的养殖场里,热闹非凡。
宽敞的养殖区内,鸡鸭成群结队,它们或是欢快地踱步,或是在泥地中惬意地刨食。
此起彼伏的“咯咯”“嘎嘎”叫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的丰收乐章。
养殖场的工人们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熟练地进行着喂食、捡蛋等工作。
他们身着朴素的粗布衣衫,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中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有的工人正将一把把谷物撒向地面,引得鸡鸭们蜂拥而上。
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将刚产下的鸡蛋、鸭蛋收集起来,放入特制的竹篮中,动作轻柔,生怕碰碎了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宝贝。
百姓家中,那些养殖了鸡鸭的庭院同样洋溢着喜悦的氛围。
庭院里,肥硕的鸡鸭悠闲地踱步,时不时扑腾几下翅膀,展示着自己的活力。
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追逐着鸡鸭,清脆的笑声在庭院中回荡。
老人们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孩子们的疼爱,也有对生活好转的欣慰。
偶尔有几只鸡鸭跑到院门口,引得路过的邻里驻足观看,大家互相寒暄几句,分享着这份丰收的喜悦。
信王宁煜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衣袂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站在王府的高台上,负手而立,俯瞰着这一切。
他的目光扫过养殖场,心中感慨万千。
回想起当初,仅仅是出于让封地百姓偶尔能吃上肉的朴素想法,他便大力倡导养殖鸡鸭。
那时,他亲自走访农户,耐心地向他们讲解养殖的好处和方法,鼓励大家参与其中。
谁能料到,这些家禽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蝗灾中发挥了如此关键的作用,成为拯救百姓于水火的“奇兵”。
那段日子,随着养殖数量的不断攀升,鸡鸭的吃食供应成了棘手难题。
每日看着堆积如山的饲料需求,听着管家不断汇报物资短缺的困境,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甚至一度萌生出放弃的念头。
无数个夜晚,他在书房中独自踱步,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满脸的愁容。
他反复思考着解决办法,查阅古籍,询问有经验的老农,却始终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可每当想到百姓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想到自己身为王爷的责任,他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他积极调配资源,从周边郡县购买饲料,甚至亲自参与到饲料的调配工作中,力求找到最经济实惠又营养丰富的配方。
如今,望着那堆满好几个库房的鸡蛋鸭蛋,颗颗饱满圆润,在日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宁煜满心庆幸。
这些禽蛋,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百姓熬过寒冬的希望。
有了这些鸡鸭和禽蛋,即便遭受蝗灾严重的村县粮食短缺。
但百姓们靠着鸡肉、鸭肉和这些禽蛋,也能安然度过这个寒冬,不至于在饥寒交迫中失去生命。
况且,那十几个富商的养殖场规模并不亚于王府。
而能有养殖场的富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人品与信誉都有一定保障,不用担心他们哄抬物价。
不过,为防万一,还是得适时敲打一番,毕竟人心难测,就怕真有糊涂的商贾在这关键时候做出不当之举,扰乱民生。
他计划着近期召集这些富商,在王府中摆上一桌宴席,表面上是庆祝丰收,实则在席间委婉地提醒他们顾全大局,遵守规矩。
只要熬过这个冬季,待到春日来临,土地便能重新播下希望的种子,粮食也能再次种植。
想到这里,多日来因忙碌和疲惫而显得有些憔悴苍老的宁煜,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多日的阴霾,眉眼间的疲惫也似乎在这一刻消散了不少。
只要百姓能安稳度过难关,那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望向远方,心中默默期待着来年的丰收,期待着海晏郡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宁煜回想起倭国使节的所作所为,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脑门。
他的双眼微微眯起,眸中闪过一丝狠厉,恰似暗夜中蓄势待发的猛兽,周身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一想到海晏郡百姓遭受的苦难,皆是因这些倭国之人而起,他心中的恨意便如汹涌的潮水,翻涌不息。
待天玄国正式征讨倭国那一日,他必定要随军出征,奔赴战场。
他要亲手将那些罪魁祸首一一斩杀,看着他们在自己剑下求饶,方能消解心头这口积攒已久的恶气。
在此之前,他可不会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们。
宁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心中暗自盘算着,是时候先让倭国尝尝苦头,收点“利息”了。
他要让他们明白,敢在天玄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