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覃芊落,早已不是初入朝堂时那个青涩稚嫩、略显局促的小姑娘。
这些年,她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身姿高挑且仪态万方。
无论是抬手轻轻整理鬓间被风吹乱的发丝,动作轻柔而优雅。
还是轻移莲步,步步生莲,都尽显她身上独有的温婉与大气,从容不迫间,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她的面容,恰似春日里灼灼盛开的桃花,粉嫩娇艳,白里透红,肌肤细腻得如同羊脂玉。
笑起来时,眼眸弯弯,恰似一汪秋水,盈盈动人,那笑意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阴霾,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温暖。
看着眼前美好得如同画卷的她,苏锦韵的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回到了过去。
那时的覃芊落,像是黑夜里熠熠生辉的星辰,在一众老谋深算的官员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无比耀眼。
也深深吸引着自己,让自己忍不住想要去保护她,护她在这复杂的朝堂中周全。
可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两人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不知不觉间,这份感情也在岁月的滋养下,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如今,漫步在这烂漫春光里,看着身旁的覃芊落,她只希望时间能定格在此刻。
让她能永远留住这份美好,让眼前的美景与身旁的佳人,成为永恒的画面,永不褪色。
苏锦韵一边与覃芊落欣赏着周围如诗如画的美景,一边暗自思忖。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馥郁的花香,那香气浓郁而甜美,可那甜香却怎么也吹不散她心中的纠结与愁绪。
她心中隐隐明白,自己对覃芊落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友情,变得愈发深厚且浓烈。
如同春日里疯长的藤蔓,肆意蔓延,占据了她的整个心房。
只是一想到两人的年纪差距,她又不禁有些黯然神伤,在心底幽幽轻叹。
她想,这份感情或许只能深埋心底,这般美好的芊落,恐怕不会喜欢上自己吧。
这份小心翼翼藏在心底的情愫,如同春日里的柳絮,轻柔却又无处安放,只能在风中无助地飘荡。
暖阳倾洒,微风轻柔地撩动着发丝,苏锦韵与覃芊落沿着蜿蜒的小径徐行,一路繁花似锦,春日的芬芳弥漫在四周。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钻进苏锦韵的脑海,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她仿佛看到,在一个同样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覃芊落身着一袭华美的衣衫,笑意盈盈地站在一处繁花簇拥的庭院中。
她的脸颊因喜悦而微微泛红,双眸中闪烁着熠熠光芒,那模样比春日里最娇艳的花朵还要动人。
而在她的身旁,亲昵地依偎着另一个人。
那人微微侧身,正笑语晏晏地与覃芊落交谈,眉眼间满是温柔与关切。
又或许,那人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含情脉脉地看着覃芊落。
那亲密无间的姿态,像是她们早已相识相知许久,旁人都无法轻易介入。
这一幕如同一把尖锐的匕首,直直刺中苏锦韵的心。
她的脚步猛地一滞,呼吸都为之一滞,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一阵酸涩与疼痛迅速蔓延至全身。
身为天玄右丞相的她,在朝堂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副沉稳坚毅的性子。
平日里,堆积如山的政务,各方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纷争,面对这些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她总能镇定自若、游刃有余。
哪怕是最棘手的难题,最紧张的局势,她都能眉头都不皱一下,冷静地分析局势,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可如今,仅仅是因为喜欢上了覃芊落,仅仅是脑海中一个想象出来的场景。
就轻而易举地让她心烦意乱,整个人瞬间乱了分寸。
她突然意识到,这大概就是爱情的魔力吧,它能让坚强如自己,也变得如此患得患失,被一点点细微的情绪左右。
两人并肩在这烂漫的春光中慢慢走着,微风轻柔地拂过,像是大自然温柔的抚摸。
风中裹挟着花草馥郁的芬芳,那是春日独有的气息,清新而又甜蜜。
这股香气萦绕在她们身旁,丝丝缕缕钻进苏锦韵的鼻腔,像是一双温柔的手,慢慢抚平了她内心翻涌的波澜。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彻底平静下来。
罢了罢了,她在心底暗自思忖,芊落如今还小,虽说已经到了及笄的年纪,可心思单纯。
对待这些恐怕还懵懵懂懂,不会这么早就有心仪之人。
自己又何必因为这些还未发生的事情自寻烦恼呢?她不禁在心中自嘲,为自己刚才的失态感到好笑。
如此一想,她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起来,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明媚与从容。
她转头看向覃芊落,阳光洒在覃芊落的脸上,勾勒出她精致的轮廓,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苏锦韵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与宠溺,仿佛此刻世间的一切都不及身旁的她重要。
覃芊落毫无察觉苏锦韵心底的暗流涌动,她雀跃的脚步在春日的郊野中格外轻快,像是一只灵动的小鹿。
路边绽放的野花,每一瓣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她会凑近细嗅那淡淡的芬芳,眼神里满是纯真的惊喜。
望向澄澈如洗的蓝天,看着般的云朵悠然飘荡,她的笑声清脆悦耳。
如同银铃在风中摇曳,肆意散发着这个年纪独有的蓬勃朝气。
虽说她今年会进行及笄之礼,正式步入了女子的青春岁月,但过完生辰她才十四岁。
在这个同龄少女或许会对爱情满怀梦幻遐想的年纪,覃芊落的世界却被家国大事填得满满当当。
倭国还未覆灭,改革政令的推行正处于关键的攻坚阶段,每一项新政的实施都牵扯着各方利益。
稍有差池,不但改革会功亏一篑,还可能引发朝堂动荡,危及天玄根基。
这些未竟的事业,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时刻激励着她,让她的目光坚定不移地聚焦在国家与百姓身上。
儿女情长在她心中被暂时搁置,或许只有等到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她才会有闲暇去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而覃芊落的内心深处,还藏着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她钟情的是女子。
在这个被礼教严格束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古代社会,这种感情犹如离经叛道的禁忌。
一旦暴露,她将面临的是整个社会的口诛笔伐,成为众矢之的。
周围人的异样眼光、恶意揣测,甚至可能牵连家人朋友,让他们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别说如今的古代,就是当初在现代之时,也是有很多人不接受这种感情的。
对她而言,与其在世俗的重压下委曲求全,被迫与不喜欢的人结合,不如独自坚守内心的纯净,一个人活得潇洒自在。
她性格果敢坚毅,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底线,最厌恶的便是将就度日。
更不愿为了迎合世俗,耽误那些无辜男子的大好人生。
凭借着她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让她有了任性一回的底气,哪怕余生孤独一人,她也决不将就。
春日的暖阳渐渐西斜,暖烘烘的光线像是被调制成了温柔的蜜色,均匀地洒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轻薄的金纱。
微风轻拂,带着花草的馥郁芬芳,和着鸟儿欢快的啼鸣,编织出一曲春日的乐章。
苏锦韵和覃芊落悠然漫步在郊外的小径上,脚下的泥土松软而湿润,带着大地的温度。
她们谈天说地,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
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
从朝堂上官员们的明争暗斗,到民间百姓的家长里短。
两人相谈甚欢,笑声随着微风飘散在空气中,让这春日的美好愈发浓郁。
不知不觉,已至晌午时分,肚子的咕咕叫声提醒着她们该用膳了。
两人寻到一处静谧的溪边,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溪边繁花簇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彩斑斓,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油画。
她们在花丛中摆开食盒,盒里装着软糯香甜的桂花糕、鲜嫩多汁的水果,还有几道精心烹制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两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覃芊落讲到有趣处,苏锦韵笑得前仰后合。
阳光洒在她们脸上,映出青春的活力与美好。
餐毕,她们伴着渐渐柔和的余晖,悠悠返回京城,一路上还回味着方才的美好时光。
分别后,苏锦韵神色匆匆,马不停蹄地赶回右丞相府。
一踏入书房,便看到堆积如山的公文整齐地码放在案几上。
她轻轻叹了口气,迅速整理好思绪,投身于忙碌的政务中。
她时而奋笔疾书批复公文,时而皱眉沉思权衡利弊。
时而又起身踱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思考着如何解决朝堂上的棘手难题。
而覃芊落则转身前往清风书苑。书苑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一进门,她便看到了今日新到的落榜考生。
他们或垂头丧气地坐在角落里,双手抱头,满心都是对自己的质疑。
或满脸愁容地相互交谈着,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
见到覃芊落进来,他们纷纷起身,动作略显慌乱,整齐地向她行礼。
声音中带着几分拘谨:“见过锦瑞昭王。”
覃芊落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那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能驱散人心底的阴霾。
她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语气关切地说道:“都起来吧,莫要多礼。
你们不必如此拘谨。不管是求学还是生活,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书肆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