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消息如同春风吹过田野,迅速传遍了广信府的每一个角落。

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百姓们听闻此事,先是一阵惊愕,继而爆发出热烈的议论。

在集市上,卖菜的阿婆放下手中的秤杆,拉着旁边的人激动地说:“咱广信府要自治啦!这可是天大的事儿。我活了大半辈子,受够了被人赶来赶去,如今咱们自己当家做主,说不定往后的日子能安稳些。” 她脸上的皱纹因兴奋而舒展,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广信府美好的未来。

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围坐在茶馆里,听到消息后,其中一人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豪情万丈地说:“好啊!早就该如此。荆王把咱们卖了,咱们就靠自己。我明天就去报名参军,保卫咱们自己的家园,绝不能让南梁国那些家伙得逞!” 其他几人纷纷响应,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为广信府的自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村里的老秀才也捋着胡须,微微点头,对围聚在身边的村民说道:“卫大人此举,不失为明智之举。乱世之中,咱们唯有自强,方能生存。依我之见,这自治之后,咱们需广纳贤才,兴办学堂,培养子弟,如此,方能保广信府长盛不衰。” 村民们虽似懂非懂,但也纷纷点头,对老秀才的话充满信任,觉得未来有了方向。

妇女们聚在河边洗衣裳,也在热议着此事。

一位大嫂停下手中的作动,感慨道:“姐妹们,往后咱们可得更齐心了。听说王府的夫人们都在为守城出力,咱们也不能落后。我家里还有些布料,拿出来给士兵们做衣裳吧。” 众人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如何为自治后的广信府添砖加瓦。

孩子们在街巷间奔跑嬉戏,嘴里也喊着:“咱们广信府要自己管自己啦!” 那清脆的童声仿佛是广信府新生的号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也并非所有人都毫无疑虑。

有个中年商人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自治固然好,可这战乱纷纷,咱们的生意还怎么做啊?万一打起仗来,货物运不出去,可咋整?”

但旁边立刻有人反驳道:“你这目光短浅,若不自治,咱们都成了南梁国的阶下囚,哪还有什么生意可谈?如今大家齐心协力,把外敌挡在门外,往后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 一番话说得那商人若有所思,点头不语。

在热闹非凡的码头边,搬运工人们正忙碌地装卸着货物。

听闻广信府要自治的消息,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大汉停下手中的活儿,用搭在肩头的汗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他大声说道:“咱这广信府,水路四通八达,一直都是靠着咱们这些苦力的双手撑起来的。以前给鄱君国交税纳粮,也没见他们多照顾咱们。现在要自治,我看行!只要能让咱们过上好日子,我这条膀子有的是力气,帮着守城、运物资,啥都行!”

周围的工友们纷纷点头称是,他们粗糙的双手,不知磨出过多少水泡,此刻却都充满了干劲,准备为自治后的广信府付出更多汗水。

小镇上的私塾先生,平日里总是一袭长衫,手持书卷,温文尔雅。

此刻,他站在学堂门口,对着围拢过来的学生家长们说道:“诸位,卫大人倡导的自治之举,于我广信府而言,乃是重生之机。往后,我们当以文兴府,不仅要教孩子们识文断字,更要培养他们的忠义之气,让他们明白守护家乡的重要性。我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为广信府培育栋梁之才。”

家长们听了,眼中满是敬意,纷纷表示定会全力支持先生的教育事业,让孩子们学好知识,报效家乡。

深山里的猎户,常年与猛兽打交道,练就了一身的胆量与好身手。

当消息传到他们耳中时,一位年轻的猎户兴奋地跳了起来:“这下可好了!咱在山里打猎,最怕的就是外面战乱,影响咱的生计。现在咱们自己当家,我就把我这打猎的本事拿出来,给军队提供些皮毛保暖,要是有外敌敢来,我还能带上兄弟们,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其他猎户也纷纷响应,他们熟悉山林的每一条小道,准备利用地形优势,为广信府的防御出一份力。

酒馆里的老板娘,是个泼辣能干的女子,平日里操持着酒馆的生意,见多识广。

她一边擦拭着酒杯,一边对酒客们说:“各位爷,咱广信府要自治啦!这可是个大好事。我这酒馆虽说不大,但往后要是军队有需要,我免费给将士们供酒,让他们喝个痛快,打起仗来更有劲头!”

酒客们听了,纷纷叫好,有人还提议,等仗打完了,大家一起凑钱,把酒馆扩建一下,让老板娘的生意做得更大,为广信府的繁荣添彩。

不同身份的百姓们,各怀心思,却又殊途同归,都在为广信府即将开启的自治之路而激动、而努力。

此时,在广信府城的东门,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自发地聚集起来,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有棍棒、有锄头,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绝。

为首的青年名叫石虎,他身材高大壮硕,肌肉紧绷,仿若一座小山。石虎挥舞着手中的铁棍,大声喊道:“兄弟们,荆王不顾咱们死活,要把广信府拱手送人,咱们绝不答应!从今天起,咱们就是这城东门的守护者,哪怕拼了性命,也不能让外敌踏入半步!”

众人齐声响应,吼声震天,随即迅速散开,一部分人开始加固城门,搬运沙袋、巨石,将城门堵得严严实实;另一部分人则沿着城墙巡逻,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哪怕寒风凛冽,也没有一人退缩。

城中的铁匠铺里,炉火熊熊燃烧,铁匠们光着膀子,抡起大锤,叮当作响。

铁匠刘大山是这一行的佼佼者,他通红的脸上满是专注,手中的大锤有节奏地落下,将一块烧红的铁块锻造成锋利的长枪头。

他边干边说:“咱们的手艺,不能只用来打些农具了,得为保卫广信府出份力。这些兵器,就是咱们给将士们的底气!”

旁边的几个学徒也忙得不可开交,帮忙拉风箱、递送工具,不一会儿,一件件崭新的兵器摆满了铺子,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

整个广信府,上至白发苍苍的老者,下至懵懂无知的孩童,各行各业的百姓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反抗侵略、实现自治而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