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章诚底子也不错,一觉醒来就摆脱了虚弱感,在表达了对荀圭睡地板的愧疚之后,好好地请荀圭吃了一顿。

吃过早饭,二人探讨了一番。昨日章诚的突破十分突兀,经过研究,章诚觉得,自己身为一县教谕,教化功德不缺,知识也不缺,久久不突破,应该是自己的信念不够强烈,昨日说起六百年前心神激荡,这才引得文曲星光降下,又有荀圭剽来的一句诗,这才突破了。

在解了心中疑惑之后,章诚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虽然刚刚突破,但是理论知识不缺,必定能帮荀圭解答文心和浩然正气的问题。

章诚索性请了个假,就待在小院里和荀圭研究。县令也亲自来了一趟,在得知章诚突破到秀才,搞不好以后就是自己上司之后,欣然同意了章诚的请假。

打发走了县令,章诚又开始组织语言。荀圭连忙说道:“章兄,还请说得简短些,我们少说一些多多实践,对我们俩,都有稳固修为的好处。”

章诚张了张嘴,点了点头。继续组织语言。

荀圭喝完一壶茶,上了两次厕所之后,章诚终于组织好了语言,开口说道:“文心无形无质,不过是你的心思而已,只要心思坚定,就能引来文曲星光,昨日你见过的,那就是文心的具现化了。”

荀圭点点头。章诚又说道:“浩然正气,其实并非我儒门特有,其实都是修为到了可以气场外放,浩然正气只是我儒门根据气场的特性取名,就好比武者的外罡,道门的护体金光,佛门的丈六佛域,是随身护体之法。无论是哪门哪派,都可以根据心意外放修为护体,并且根据修为调整范围。”

“嗯嗯嗯。”荀圭连连点头,“然后呢?”

章诚眉头一挑:“我说完了啊!不是你说要简短些么?”

荀圭大为震撼,这也太简短了!荀圭忍不住问道:“所以要怎么修炼呢?”

章诚眉头一挑:“不是说了么,随心外放啊!”说着,章诚双眼一闭一睁,顿时一股无形气场散发开来,荀圭能感受到这种气场,此时在荀圭的眼中,章诚不再是一个小地方的小教谕,而是教书育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老先生,不怒自威,却又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与之亲近,接受他的教育。

荀圭感受了一下,感慨道:“这就是浩然正气么?的确效果显着。”

章诚舒了一口气:“呼???我刚刚突破,还不是很熟练,这么一小会儿就感觉到累了。”

荀圭拱手笑道:“多谢章兄指点,我回头自己再琢磨琢磨。”

章诚连忙摆手:“不敢不敢,我能突破还是托了你的福。”客气了一下,章诚话锋一转:“对了荀兄,我们聊到过,你似乎是全靠功德突破,不知你突破时,可有文曲星光降临啊?”

荀圭回忆了一下,摇摇头说:“没有,我只见到了功德金光,而且比你的金光要亮不少,文曲星光却是没见到。”

章诚摸了摸他那不算太长的胡须,抬起头想了一阵,才对荀圭说:“荀兄,我前面也告诉你了,我儒门还是以教化为主,光靠功德是不行的。要不我推荐你去书院吧。”

荀圭假装疑惑,问道:“书院?我倒是听说过,但是我们现在都是秀才了,还要去书院进学么?”

章诚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我直说了吧,荀兄,你是靠功德晋级,学问方面怕是???”

荀圭苦笑一声:“我哪儿有什么学问,要不是你与我详谈,我连儒门是什么都搞不清楚。”

章诚一拍大腿:“正是如此。现在你已经是秀才境界,想转修他法是不成了,为了以后的路,还是要夯实基础,增加学问,我说的没错吧?”

荀圭点点头:“正要如此。”

“所以啊,你就应该去书院。”章诚很认真的说道:“我楚国最大的书院,就在怀远郡城外,我与书院几位教习相熟,待我写一封信推荐你去执教,你可安心积累教化功德。”

荀圭疑惑道:“楚国最大的书院?我去执教?章兄,你是真不怕我误人子弟啊,我教一教孩子还行,怎敢去书院???”

话音未落,章诚笑了:“哈哈哈???荀兄你误会了,我虽可以推荐你过去,但你去了也是从书院下分属各处的小学校教起,正是教小孩子们启蒙啊。”

荀圭嘿嘿一笑,心说自己也是想多了,只听章诚继续说道:“荀兄,启蒙的事情对你来说不难吧?教授幼儿事情不多,你也有更多时间读书学习,等你做个几年,以你的天资???”

荀圭赶紧站了起来,作揖致谢:“多谢章兄。”

章诚也站了起来回礼:“我也要谢你助我突破。”

荀圭和章诚聊的很晚,荀圭又知道了不少知识,比如楚国的官场分级,省郡县各级长官,以及最重要的,书院的名字和位置。

第二天吃过早饭,荀圭和章诚依依惜别,约好以后有时间一定再聚一聚。在路边折了一根柳树枝后,荀圭带着章诚的推荐信,直奔正北方去了。

正气书院,楚国最大的书院,往北跨过三个县的怀远郡郡城外东山上,那一片好几座山头都是书院的地方。出了县城,荀圭找准方向,就让大黄撒开蹄子狂奔。

大黄不愧是天道改造过的马,跟高铁一样,上午出发,下午就到了怀远郡城,站在城门口观望了一会儿,荀圭发现这边居然要路引,也不知道是每天都要,还是这几天有大事发生。

“幸好我不用先进城,”荀圭摸着下巴寻思,“我还是先去书院报道,然后让书院给我办个身份证明得了。”四下看了一圈,不远处有几个小摊十分热闹,荀圭牵起大黄走了过去。

小二接过缰绳,热情的问道:“客人要点儿什么?”

荀圭找了个位置坐下,说道:“给我的马喂些草料、清水,有粗粮饼子也来上一些。至于我,你们这儿有什么特色的小吃么?”

小二扯下肩上抹布,一边擦桌子一边说道:“我们这儿有炸豆腐,外酥里嫩,这天气来上几块热乎乎的炸豆腐,可过瘾了。”

荀圭点点头:“那就炸豆腐,再热一壶酒来。”说完,荀圭掏出一粒碎银递过去:“快些上来,我饿了。”

小二眼睛一亮,接过银子牵着大黄转身就走,对后厨叫道:“好酒好肉炸豆腐!上好草料粗粮饼!”

荀圭心说还特么挺顺嘴。不多时,一盘热气腾腾的炸豆腐端了上来,上面撒了一层细细的辣椒面儿。荀圭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忍不住流下热泪,心说这么久了,可算是又吃到这么正经的辣椒味儿了。

蜀国气候潮湿,吃辣椒也是风俗,不过先前荀圭去的时候直接上了青城山,道士们修炼之人忌荤腥,辣椒这种重口的他们不吃,所以荀圭围着九州饶了大半圈,这还是吃的第一口辣椒。

小二见荀圭流眼泪,忍不住问道:“怎么了客官,可是太辣了不合胃口?”

荀圭擦掉眼泪:“不不不,很好吃,只是我游历许久,很久没有吃过辣椒了。”

小二笑道:“我就说嘛,客人你的口音,听着就是我们这边的人。我跟您说,这豆腐是早上刚做好的,辣椒是今年最辣的,这两样在一起,最是开胃。”说完,小二把烫好的酒和一盘扣肉放在了桌上。

荀圭指着扣肉:“好东西,快给我上一大碗米饭。”

“好嘞,马上来。”小二转身就走。“洞庭香米饭一碗!”

于是荀圭大口肉大口酒,炫了一顿之后,才牵着大黄往城外东山走去。看天色这会儿也就下午两三点,荀圭也不急,慢悠悠的走,一路上见到了不少青衫学子,或是口中念念有词,或是手舞足蹈的往那边走,看样子都是书院的学生。

走了许久,终于见到了正气书院。远远望去,青山苍翠碧水环绕,山间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山下河流弯曲有情,不少人裹着秋衣泛舟河面,诗词唱和;山间自有学子读书作画,抚琴舞剑;也有不少教习先生焚香设席,在林间讲学。

再往上看,山腰处有一大片空地,树立夫子雕像,不少学生在雕像前正襟危坐一言不发,荀圭看了一会儿,有几个读书人突然站起,大声说着什么,接着就见苍穹之上,文曲星光闪动,又有几片功德金光飞来,看样子是集体突破。

突破的学生们向一旁护法的教师们致谢,接受同窗们的恭贺,并立马向还未突破的同窗们,将自己突破的感觉说出,一片其乐融融。

荀圭站着看了许久,以他现在的目力,看的清清楚楚。荀圭忍不住感慨:“不愧是楚国最大的书院,学习氛围浓厚,一看就是做学问的好地方。”

“哦?这位先生,您是第一次来我们书院么?”不远处有人开口了。

荀圭转头看去,不远处有一人拱手发问——这人站在小路拐弯处,小路过去没有几十步,就是山门所在。除了说话这人,还有一群学生在路边亭子下,摆开桌椅在给学生们登记。说话这位穿着与学生们不同,年纪也大不少,看样子是书院的管理人员或者教师。

荀圭走了过去,拱手回礼:“在下荀圭,蒙定安县教谕推荐来的。”说着,荀圭从怀里掏出章诚的推荐信递了过去:“有书信为证。”

“在下失礼了。”说话的男子接过章诚的信,直接打开。读过之后,他露出笑容,把信递了回来,笑道:“原来是荀秀才当面,荀秀才修为深厚,竟然一日之内就赶到了。”

荀圭拱手回礼:“在下听闻正气书院是楚国最大的书院,心驰神往,幸得坐骑神速,让我早早来到书院。”

接待员伸手邀请到:“荀秀才是贵客,快请入内。我带你去见山长。”

荀圭客气了一下,问道:“还未请教?”

“在下客知云,忝为书院知事。”接待员笑道,“今日有我负责在此清点返校学生,这才有幸率先得见阁下。”

“不敢当不敢当,咱们还是先去见山长吧?”荀圭又是一阵客气。

有了客知云的带领,荀圭很顺利的进了书院,一条主路上山,在一片莲池前分作几条小路。客知云介绍道:“这几条小路,往东分别通往经、史、子、集四院,往南是演武场和饭堂、医馆,往北是广场,广场之后是藏书楼,广场往西就是教习们的住处,办公之所也在那边。”

荀圭顺着客知云的手指看了一圈,记下了各个建筑的方向。从莲池上的小桥走过,二人拾级而上,走了两刻钟来到了广场前。荀圭第一时间就见到了三丈高的父子雕像,看着这和前世完全不一样的儒门创始人,荀圭整了整衣冠,端端正正的作揖行礼。

看到荀圭恭敬行礼,客知云脸上的客套笑容,才算是有了几分真诚。等荀圭起身,客知云才伸手继续引路:“荀秀才请往这边。”

“有劳。”荀圭微笑。

二人从广场上穿过,路过了占地两亩的藏书楼,走到了一条石板路上,石板路两边都是竹林,西侧竹林外就是山崖,东侧竹林则是与松树混杂,时不时还有一阵阵梅花和兰花的香气飘来。

走在三人宽的石板路上,荀圭深吸一口气,忍不住问道:“客先生,为何我同时闻到了梅花和兰花的香气?难道是什么特别品种,竟能在深秋同时开放?”

客知云脚步未停,笑道:“荀秀才想必对这些不太在乎吧?书院之内一些教习,闲来无事作诗比试,有写梅花写得好的,就会在竹林内栽种一棵梅树;有写兰花写得好的,便会种一棵兰花。书院之内文气浓郁,有了文气的滋养,这些梅花兰花之类,也是常年开放啊。”

荀圭笑道:“竟然有如此雅趣。”

客知云笑道:“荀秀才日后也可参与,逢年过节大家都会办大大小小的文会,若是你写得多写得好,说不定还能圈定一块地,专门种植花木呢。”

“在下岂敢奢望。”荀圭摆摆手,“只是不知,到现在都有哪些前辈,赢得了自己的花圃?”

客知云想了想,说道:“到现在,除了山长,也就只有梅林前辈了。啊,到了,荀兄请看。”

荀圭心说梅林前辈?是不是会带着一个叫亚瑟的小子去拔一把插在石头里的剑?刚想着,听见客知云轻声叫他,抬眼看去。

竹林之外,出现的竟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村落,粗略一看三四十个小院子错落分布,零散的分布在山谷两侧,山谷底下是一条小溪,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溪水中似乎还有不少小鱼跳个不停。

竹林出口这边的山坡上,家家门口小院都种着梅花,小溪那边山坡上则全是一片一片的兰花。两侧山坡唯一相同的,就是一层一层的梯田。

荀圭张着嘴愣了半天,才问道:“客兄,这是什么情况?”

客知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如你所见,这边是‘梅党’,那边山坡是‘兰党’,两派人马隔水而居,除了上课或者文会,平日里是不会互相串门的。”

荀圭大为惊奇,问道:“梅兰竹菊四君子之名,我素有所知,只是没想到,书院教习们会如此摆开架势。对了客兄,不知你是?”

客知云长叹一声说道:“我是菊派,因为人数太少,只能成派。呐,我就住在那边。”说着伸手一指。

荀圭看了过去,小溪尽头被水坝堵出了一个小湖,湖边有几座房子聚在一起,房子周围和路边、湖边,种满了各色菊花,粉的白的黄色都有。

荀圭竖起大拇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客兄好雅致啊!”

客知云双眼一亮,掏出纸笔就记下了这两句诗:“好诗啊!荀兄,没想到你也是菊派,走走走,快随我去,我为你介绍几位同好。”说着,客知云拉着荀圭就往山下奔。

荀圭哭笑不得,稳住脚步说道:“客兄,客兄冷静啊!我们得先去拜见山长!”

客知云哈哈大笑:“山长就是菊派,也住在那里,荀兄快来吧!”说着客知云伸手一指自己和荀圭的腿脚,念了一句“健步如飞。”

接着,客知云就拉着荀圭,脚不沾地的踏在半空,脚步轻点,就朝着小湖边的菊花丛滑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