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一援一疆情 > 第318章 传承之启:文化探寻之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8章 传承之启:文化探寻之旅

喧闹的展销会仿佛还回荡在耳边,但潘海军此刻的心境却截然不同。

电话里,老乡急切的声音描绘着古老村落里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危机,如同一道惊雷,震碎了先前的喜悦。

他匆匆告别了李秀梅和吾麦尔,驱车赶往那个偏远的村落。

车子驶离平坦的公路,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

窗外景色从繁华热闹逐渐过渡到荒凉寂静,潘海军的心也越发沉重。

他仿佛能感受到那古老文化在风中飘摇的叹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压在他的心头。

到达村落时,已是傍晚。

夕阳的余晖无力地洒在破败的土坯房上,更显萧瑟。

村口的老槐树,枝叶稀疏,仿佛一位垂暮的老人,无力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潘海军找到村长,说明来意后,便被带到村里一处老旧的院落。

这里曾经是村里传统技艺的传承场所,如今却只剩下断壁残垣,院子里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潘海军推开摇摇欲坠的木门,一股尘封的味道扑面而来。

斑驳的墙壁上,依稀可见一些褪色的壁画,那是曾经辉煌的见证,如今却显得格外凄凉。

他伸手抚摸着粗糙的墙壁,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也感受到了它逐渐衰弱的跳动。

院子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一块石头上,神情落寞。

他就是玉素甫,村里最后一位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

潘海军走到他面前,恭敬地问候。

老人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无奈,“年轻人,你来了。”他的声音沙哑无力,仿佛从遥远的过去传来。

“玉素甫老人家,我想了解一下咱们村的传统技艺。”潘海军语气诚恳,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玉素甫长叹一声,指着周围的残垣断壁,“你看,这就是我们曾经的辉煌,现在……”他摇了摇头,声音哽咽,“我老了,很多技艺都记不清了,也做不动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谁还愿意学这些老掉牙的东西呢?”

潘海军的眉头紧锁,他环顾四周,破败的景象,老人的无奈,都让他感到传承任务的艰巨。

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突然,他目光一凝,看向院落角落里,一堆被遗弃的工具……

“玉素甫老人家,”潘海军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您放心,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您传承下去!”

潘海军像一头发动引擎的火车,马不停蹄地开始联系各方资源。

他翻阅着厚厚的通讯录,拨打一个又一个电话,一遍遍阐述着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敷衍的、有拒绝的、也有表示同情的,但都未能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潘海军并没有气馁,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潘海军联系到一个名为“文化之根”的公益组织。

这个组织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濒危文化,与潘海军的目标不谋而合。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潘海军感觉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激动地向对方介绍了新疆传统文化的现状以及自己的保护计划。

对方负责人认真聆听,并表示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洽谈过程中,潘海军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天,希望的嫩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他仿佛看到了古老的技艺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新生,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绽放光彩。

他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潘海军忍不住心中的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李秀梅也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她找到了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阿依古丽,温柔地鼓励她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阿依古丽,我知道你热爱刺绣,也渴望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不要害怕,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李秀梅握着阿依古丽的手,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阿依古丽的手有些冰凉,但李秀梅的鼓励却像一束阳光,照亮了她的心房。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李医生,谢谢你!我会坚持我的梦想!”

夜深了,潘海军回到家中,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李秀梅。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阿依古丽回到家,却发现父母正在为她的未来做着规划……

“闺女,城里的工厂招工,工资待遇都不错,你明天就去试试吧。”母亲的声音带着期盼,却让阿依古丽的心沉了下去。

阿依古丽的心像被冰水浸泡过一般,母亲的话语如同刀锋,一下下切割着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房间里,昏黄的灯光照在她精致的脸庞上,映衬着她眼中的迷茫和挣扎。

她默默地将手中的绣绷放下,绣布上,栩栩如生的图案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妈,我不想去工厂。”阿依古丽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她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这光芒,如同冬日里初生的火苗,虽小,却足以驱散周围的寒冷。

母亲愣住了,她从未见过女儿如此坚决的模样。

印象中的阿依古丽,总是乖巧听话,从未违抗过父母的意愿。

父亲也放下了手中的烟杆,皱着眉头看着女儿,

“我决定了,我要跟着玉素甫爷爷学习刺绣。”阿依古丽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了众人的心头。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宣告,更是她内心深处对文化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被阿依古丽的决定震惊了。

她的选择,无疑是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认知,也让周围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

村里的老少爷们纷纷围拢过来,目光中充满了惊讶和好奇。

他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有人摇头叹息,有人却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而此时,在村委会的小会议室里,气氛则截然不同。

潘海军拿着一份初步的文化传承方案,与马馆长、买买提江等人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我觉得,我们可以和学校合作,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马馆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的提议,如同春风般吹散了会议室里的沉闷,让大家眼前一亮。

潘海军闻言,眼前一亮,激动地拍了拍桌子,“这个主意太好了!马馆长,您真是高人!”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个方法不仅能传承技艺,更能让文化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

买买提江也兴奋地搓了搓手,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样一来,咱们的文化传承就有希望了!”他仿佛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生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憧憬。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大家纷纷为这个新的计划建言献策,仿佛看到了文化复兴的希望。

然而,喜悦过后,现实的难题依然摆在眼前。

“但是,资金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买买提江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雨水,浇灭了大家心中刚刚燃起的热情。

潘海军眉头紧锁虽然有了初步的计划,但资金的短缺仍然是最大的难题。

而且,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潘海军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大家放心,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他不会放弃,一定会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他拿起手机,拨出了一个号码,电话接通后,他对着电话那头说了一句:“喂,老张……”他的话音戛然而止,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接下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