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重生,一切尽在掌握! > 第34章 水战初逢小试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却说徐庶等人见敌军已退,便往县中张榜安民,所言如出一辙。

当阳县民不明就里,听闻是叛军,怒骂不止,又恐曹兵南侵,遂皆收拾家中细软,向南迁徙。

聚集众军后,却不见赵云身影,三人商议后,决定多举旌旗,一同向北面迎去。

直至当阳长坂,登高而望,却见赵云浑身浴血,在敌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邓范见此,热血沸腾,却叹自身无法相随:“若能如将军这般,死亦甘愿。”

徐庶自身亦是剑术高手,见赵云如此英勇,亦深感钦佩,闻邓范之言,微微一笑:“你只需勤加练习武艺,二十年后,未必不能及子龙。”

邓范紧握拳头,微微摇头,不知是不认同徐庶所言,还是认为即便苦练也难以与赵云相比。

敌军早已被赵云杀得心惊胆战,又见当阳方向旌旗漫天,尘土飞扬,误以为刘备大军已至,不敢久留,匆忙抛下满地尸首,狼狈逃窜。

赵云亦杀的力竭,也不再追击,回首望去,见百余名老兵仅余五十余名。

邓范赶忙上前扶住赵云,马谡派人清点,地上敌将带伤毙命者,竟有六百余人。

沿途收拢投降、落马的俘虏亦有一千余人,获马将近两千匹,此乃大胜。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将欲援助江陵的荆州马军惊退,若再欲派遣援兵,至少需三四日,众人可从容南行。

收拢军队后,众人于当阳停歇一日,至县中府库补充了粮草马料若干,而后继续向江陵进发。

一路并无追兵,直至江陵城下,却不知关羽等人身在何处,遂于江陵城外东北五十里处安营扎寨。

此时,新兵营中已有一万五千余兵士,赵云所率马军亦有三千余人,辅兵营中的民壮亦达六千余人。

因其兵力不足,又欠战阵经验,不敢贸然而动,只得在营寨中操练军马,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械,静待大军到来,一举攻城。

却说关羽等人沿襄江(汉水)一路南下,与刘备一同转入夏水,方才分道扬镳。

刘备船队向东,汇入长江,直奔江夏而去,关羽则率船队逆流而上,径直驶向江陵。

尚未抵达江陵,便遭遇江陵水军,那水军将领见是自家旗帜,正茫然间欲上前问话,关羽却哪里给他机会,果断将大军交予甘宁指挥。

水军现在自己实在不擅长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甘宁毫不推辞,接过令旗,以十艘大船为前锋,自己则站在船只的最前方。而每艘大船之上早已被甘宁装上了千余张劲弩。

随即先令大船加速向前冲撞而去,江陵水军见状大惊,急忙调转船头向后退去。

然而为时已晚,甘宁所率大船已然撞上,令旗挥动之处,各船劲弩如蝗,纷纷射向江陵水军船队,顷刻间,江陵水军死伤无数。

甘宁再次挥动令旗,早有三十艘小船从后军驶出,每艘船上各有精兵五十,皆身披衣甲,手持长刀,不顾箭矢,奋力往敌船上攀爬。

后船想要支援,却被强弩压制,哪敢露头。

须臾,一众精兵便登上敌船,劲弩亦停止射击,甘宁令旗所指之处,前方战船上的兵士纷纷登上敌船,双方随即在敌船之上展开近战。

甘宁亦将令旗交与张允,挺着长枪,径上敌船去厮杀。

大军沿襄江南下而来已有半月有余,甘宁未有片刻闲暇,每日率水军于战船上操演。

而今之水军,已非昔日尚在荆州水寨时可比。

经甘宁整编,再加半月操练,其战斗力较江陵水军已然高出许多。

又见甘宁亲自舞动长枪,冲锋陷阵在前,众军士气大振,杀得敌军连连败退。

江陵水军见战况不利,索性将那二十余艘船丢弃,余船则往江陵驶去,退入水寨,坚守不出。

此番遭遇战,江陵水军损坏大船五艘,被俘获大船十艘,士卒伤亡更是不可胜计,而甘宁辖下水军仅伤亡五十余人,大船亦仅有数艘碰撞之船微损,并无大碍。

那将领则至城中,求见邓义、刘先等人,详述在水上遇袭之事,并言道乃襄阳水军,却不知何故突袭我等。

邓义、刘先亦自狐疑,莫非襄阳有变乎?

先前便有察觉有两万大军于江陵近处安营扎寨,二人早已派人去探,只道旗号是自家旗号,却不知是何人领兵。

邓义、刘先甚为疑惑,又不敢贸然察看,便遣人往襄阳询问,未及回信。

今日又有水军之事,更是疑虑丛生。

正踌躇间,忽闻禀报,言那水军遣使者前来下书。

邓义、张先拆开书信,见书中所述,心中疑虑方才消散,但更大的不安却在二人心中涌起。

书有两封,一封乃诸葛亮所书,书略曰:“曹操大军已然南下,刘琮不贤,为蔡瑁等人蒙蔽,以荆襄九郡献于曹操以求苟安。

然竟为曹操所骗,迁任青州太守,于上任途中,已遭曹操派兵杀害,曹操之奸诈,由此可见。

今我主与大公子会于江夏,以大公子为荆州之主,集荆州之军力民力,欲以江陵为凭依,破曹操于荆北。

曹操残暴,其军所至,生灵涂炭,君今处江陵,岂忍见荆南民众深陷战火乎?宜早作决断,献城予大公子。

荆州民众亦感君之德也,若妄图抗之,献城于曹操为恶,届时玉石俱焚,死无葬身之所,荆州之民更恶君之过,唾弃有加,死不得归葬故里矣。”

刘琮被封为青州刺史之讯尚未传至荆南,然诸葛亮却早已知晓,自是梦中所见之故。

而言刘琮已为曹操所杀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反正无从验证。

二人见之,既愤且惊:“诸葛亮何人也?一介村夫,竟敢出此狂言?刘将军果真为曹操所杀乎?蒯异度在荆州竟不阻之耶?”

对于蔡瑁献荆州降曹操之事,在蔡瑁将江陵交予二人之时,便已察觉端倪。

若非信任二人,蔡瑁亦不会将江陵这一钱粮要地交予二人守备。

然二人毕竟为荆州本地人,虽对刘琮无感,但若刘琮真为曹操所杀,此事则触及其底线。

只是诸葛亮此书之辞未免过于张狂。

二人成名已久,在荆州为官多年,诸葛亮仅为刘表之外甥女婿,出仕前不过一介村夫。

而今更只是随刘备之小卒,竟敢与两位成名已久的名士如此言语,令二人心中颇感不服。

然不服归不服,对于诸葛亮所言感君之德、念君之恶等言语,二人却也是颇为重视与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