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乾元去找呢?”
这时道子突然插口道。
这话一出,李天与段德眼神皆是一亮。
对啊,为什么要去乾元找呢?
理论上来说,段根与王灵根本不是乾元本地人。
阻止他们回归肉身的,不在乾元。
而是,‘地球。’
段德道:“有稳定空间的方法吗?”
眼瞳中的李天微微点头,侧步让开了画面。
段德立马看到了还在纠缠的太极能量。
也看到了旁边的紫儿。
不过段德已没了当年的反应,如此美人,并没有让段德多停留一秒。
他的本性被他彻底压制到了心底。
若是段根无法回归,那么以前的段德就不会再现。
这时,李天已经开始做法。
李天并没有修炼,他的脑海中也不存在什么神通法术。
不过没有不代表不能。
段德若是从一开始没有学习那些法,他亦可以如李天这样,以无法藏万法。
这也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天道范围内,世间所有法皆可运用。
天之道,无需学法,以身融道可知古始。
已知古始得见其子,已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天地相合既乾坤相交,是谓有德。
德就是天地之子,是谓君子以厚德载物,世间万物所得,皆是需要德来承载。
若无德,即使拥有万千宝物家财,亦不可长保。
此类之况比比皆是,望诸位切记。
心若无德,你就是拼了这条命的工作,你的一生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即使因为努力得到了可观的财富,这些财富也不能为之所用。
试问天下之大,有几人能将一生积累的财富运用到自身?
所以当拥厚德之时,当弃财以施。
施:损有余济天下,但若无正确施德之法亦是不行,此需在生活中揣摩。
亦如前文二大爷与徒弟之义,改变自身心念,化损为德。
此解: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余之德损到极致,既天道临身之时。
身怀天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区区立命,信手拈来,何须枯坐冥想。
遂而:
天下安即功成,功成事遂而不有名,万物归而不为主,夫以无欲为主可名于小。
是谓道常无名,夫此无名与道和真,此入自然之道,与道和真可明真性。
明真性即知世之黑白皆为空。
明空而不入空,以身处白心镇黑,遂归于无极。
经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常德不忒,忒,上戈下心,此为守黑而无心伐,有心伐即观其以缴(讨伐看做道反)
此为道者反之动,伐既是赏,痛即是疗,这便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真意。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天道之性亦需守衡,孰能守?唯有道者。
夫唯道,善贷且成。
天有好生之德,常与善为伴。
唯道者,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
德过载则不可与道合,德过覆则朴散,朴散则为官长,为官长则万物归焉。
万物归焉则始得有名,始得有名夫亦将失其母,安可弃母守子呼?
此前切记:
去善恶,美丑,对错,大小高低好坏是非对错。
万事做而不为主,万事发而不动情,闭其门守其兑,终生不救。
此言非是无情辈,为而不恃疏真意。
恃:竖心旁,上土下心。
土为眼所见,即:万物万事行做而心不寸着。(此既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