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齐的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争斗不休。后宫之中,妃嫔们也在为了各自的利益与恩宠,明争暗斗。这朝堂与后宫的纷纷扰扰,就像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然而,奇妙的是,这一切似乎都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相隔甚远,百姓们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未受到太多直接的影响。
随着赵家商队不辞辛劳,一次次穿梭于南疆与海外,源源不断地将各地新奇的物产运回大齐。一时间,市面上的物资变得丰富多样,百姓们的生活也因此增添了许多色彩。在众多的货物之中,最受瞩目的便是大量来自南疆的粮食,它们跨越千山万水,被运送到北方。要知道,北方长期饱受粮食不足的困扰,这些南疆粮食的到来,如同一场及时雨,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北方的粮食危机,让无数百姓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而南疆食盐的进入,更是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波澜。以往,盐价居高不下,百姓们为了购买生活必需的食盐,常常要花费不少钱财。如今,大量平价南疆食盐涌入,彻底打破了原有的高价局面,盐价一降再降,百姓们终于能够轻松地买到足够的食盐。这看似平常的物价变动,却对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镇南王赵轩的这一系列商业举措,却引来了不少弹劾。朝堂之上,弹劾的奏章纷纷呈上,理由是扰乱物价。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弹劾并非出自御史之手。所谓“穷御史”,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玩笑话。在过去,盐价高昂,御史们的生活也颇为拮据。如今,有了平价盐,御史们的生活压力大大减轻,日子也逐渐好过了起来。他们又怎么会去拿此事弹劾赵轩呢?更何况,除了食盐,南疆的粮食还将粮价也打了下来,京城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低,日子自然是好过多了。
赵家在海运上取得的巨大成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众多勋贵的目光。看着赵家商队在大海上纵横驰骋,收获丰厚的利润,勋贵们纷纷心动,开始涉足海运行业。在这股热潮中,镇国公牛府的行动速度最为迅速。想当初,为了支持牛继宗重建大齐水师,牛家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调集了众多优秀的工匠前往登州造船。经过一番努力,如今大齐水师已经初具规模,实力不容小觑。凭借着与水师的这层关系,牛家挪用几艘船用于自家的海运贸易,自然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随着大齐出海的船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这片广阔的海域不再平静,引起了倭奴的注意。这些倭奴生性贪婪、狡猾,他们深知赵家与牛家的船队实力强大,还有护航船队保驾护航,所以不敢轻易招惹。但对于其他没有强大护卫力量的商船,他们却如同恶狼一般,露出了狰狞的獠牙。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勋贵船队在海上遭遇倭奴的劫掠,不仅船上的货物被洗劫一空,那些好不容易购置来的船只也被倭奴夺走。
勋贵们的损失引起了朝堂的震动。在大齐朝堂上,众官员第一次达成了高度的统一意见,纷纷要求派兵严惩倭奴,为大齐商船讨回公道。于是,神武水军与大齐水师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在大海上进行严密的巡逻。他们如同海上的守护神,时刻护卫着大齐商船的安全。
倭奴见在海上占不到便宜,而他们攻打高力的军事行动,由于大齐军队的阻挠,也陷入了困境,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如今,高力军队在大齐军队的协助下,已经开始发起反攻。倭奴的军队在高力战场上连战连败,形势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倭奴的大将军织田无奈之下,只得派出使者出使大齐。使者带着谦卑的态度,向大齐提出请求,希望大齐能够终止对高力的援助,并表示倭人愿意向大齐称臣纳贡,以换取和平。
在大齐京城的东隅,一座略显古朴的驿站静静矗立。这驿站虽比不上皇宫的金碧辉煌,却也整洁有序,处处透着大齐礼仪之邦的风范。此时,驿站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倭奴使者团。为首的正使织田,身形清瘦,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透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
礼部官员依照惯例,将他们妥善安置在驿站后,便告辞离去。织田望着官员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深知,这仅仅是第一步,想要达成大将军交代的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秀吉,你带几个人,出去仔细打听大齐官场的情况,特别是朝堂上那些有话语权的人物,务必摸得清清楚楚。”织田转头对身旁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士说道。秀吉领命后,迅速带着几个手下,悄然混入京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几日后,秀吉带着一摞情报匆匆返回驿站。织田接过情报,仔细研读起来。当看到关于大齐三位皇子争斗的内容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原来,大齐当今圣上膝下有三位皇子,大皇子朱熠为人沉稳,在朝中威望颇高,深得一众老臣的支持;二皇子朱炆喜好诗词歌赋,虽有才华,却对朝堂争斗兴趣缺缺,在朝中势力相对薄弱;三皇子朱蓉年纪尚小,却野心勃勃,暗中拉拢了一批年轻官员,试图与大皇子一争高下。
“看来,大皇子朱熠是我们的突破口。”织田心中暗自盘算着。他决定亲自拜访朱熠,带上织田大将军准备的丰厚礼物,去试探一下这位未来可能的大齐之主。
第二日清晨,织田带着秀吉等人,抬着装满奇珍异宝的箱子,来到了大皇子府。朱熠得知倭奴使者来访,心中虽有些诧异,但还是决定接见他们。毕竟,倭奴称臣纳贡一事,若是能顺利促成,对他在朝中的威望无疑是一大助力。
“大皇子殿下,久仰大名。我等此次前来,是奉大将军之命,向大齐表达我们的诚意。”织田见到朱熠后,立刻恭敬地行礼,用略显生硬的大齐语说道。
朱熠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织田身后的秀吉等人,最后落在那些装满礼物的箱子上。“哦?不知你们所谓的诚意,究竟体现在何处?”
织田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殿下,我们倭奴深知大齐的强大,愿意向大齐称臣纳贡。从今往后,每年都会向大齐献上大量的金银财宝、珍稀古玩,只求大齐能终止对高力的援助。”
朱熠听后,心中暗自得意。这倭奴使者的来意,正中他的下怀。他正愁如何在朝中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若是能促成此事,那些支持他的老臣们定会对他更加信服。
“此事事关重大,本皇子需从长计议。不过,你们的诚意,本皇子已经感受到了。”朱熠故作深沉地说道。
织田见状,立刻心领神会。他向秀吉使了个眼色,秀吉会意,从怀中掏出一张礼单,递到朱熠面前。“殿下,这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一份薄礼,还望您笑纳。”
朱熠接过礼单,随意地扫了一眼,上面罗列的奇珍异宝让他不禁心动。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嗯,你们的心意本皇子明白了。放心吧,在朝堂上,本皇子定会为你们周旋。”
织田和秀吉心中大喜,连忙再次行礼致谢。他们知道,此次拜访大皇子,已经成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然而,他们的行动却没能逃过三皇子朱蓉的眼线。朱蓉得知倭奴使者拜访大皇子后,心中十分恼怒。他深知,若是大皇子成功促成倭奴称臣纳贡一事,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将会更加岌岌可危。
“不行,我不能让朱熠得逞。”朱蓉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暗自盘算着对策。突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来人,传我命令,让刘大人明日进宫面圣。”
刘大人乃是朱蓉的心腹,在朝中担任礼部侍郎一职。第二日清晨,刘大人匆匆进宫,来到了朱炆的书房。
“殿下,不知您找微臣所为何事?”刘大人恭敬地问道。
朱蓉将倭奴使者拜访大皇子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大人,随后说道:“刘大人,此事关乎我在朝中的地位,绝不能让大皇子得逞。你可有什么办法?”
刘大人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微臣以为,我们可以从倭奴称臣纳贡的诚意上做文章。倭奴向来狡猾,他们此次前来,说不定另有图谋。我们可以在朝堂上提出质疑,让大皇子难以自圆其说。”
朱蓉听后,眼前一亮。“好主意!刘大人,此事就交给你去办。明日朝堂之上,你务必抓住机会,给大皇子一个下马威。”
第二日,大齐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凝重。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今日朝堂,可有要事启奏?”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刘大人立刻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有本启奏。近日,倭奴使者前来京城,声称愿意向我大齐称臣纳贡。此事看似美事,实则暗藏玄机。微臣担心,倭奴此举乃是另有图谋。”
皇帝听后,微微皱眉。“哦?刘爱卿何出此言?”
刘大人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倭奴向来贪婪狡猾。他们此次攻打高力,本就心怀不轨。如今见形势不利,便想通过称臣纳贡来换取我大齐终止对高力的援助。微臣以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诚意。”
大皇子朱熠听后,心中恼怒。他立刻出列反驳道:“刘大人,你这是无端揣测。倭奴使者此次前来,带来了丰厚的礼物,足以证明他们的诚意。若是我们拒绝他们的称臣纳贡,岂不是寒了他们的心?”
刘大人冷笑道:“大皇子殿下,礼物再多又有何用?关键是要看倭奴是否真心臣服。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放弃对高力的援助。高力乃是我大齐的盟友,我们若是坐视不理,岂不是会被天下人耻笑?”
朝堂之上,两位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听着他们的争论,心中也有些犹豫不决。他深知,此事关乎大齐的声誉和利益,必须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