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生部?”

刘远山顿时皱起眉头,看向李大彪,说道:“大彪,你跟我一起来吧,我会把你的情况汇报上去!”

“好,谢谢刘院长!”李大彪激动地说道。

两人匆匆来到办公室,刘远山拿起电话,恭敬地说道:“喂,您好,我是协和医院的刘远山。”

电话那头传来严肃的声音,刘远山一边听,一边不时地点头,表情逐渐凝重起来。

“是,我明白!李大彪同志就在我这里,我会转达上级的命令!”

挂断电话后,刘远山看向李大彪,神色严肃地说道:“大彪,刚刚卫生部指示,我、王怀恩院长,还有你,紧急借调军方,在这里等待命令。十分钟后,会有军方的人前来接我们!”

“军方的人来接我们?”

李大彪彻底愣住。

这怎么又和军方扯上关系了。

“不该问的别问,等到了地方,你就明白了!”刘远山沉声说道。

“那我能不能给家里打个电话?”李大彪问道。

刘远山犹豫了一下,说道:“可以!”

随后,李大彪用刘远山办公室的电话,给家里和红星职工医院那边都打了一个电话。

毕竟他不知道这次出去,需要多久。

十分钟后,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缓缓停在了医院门口,一名身着军装、神情严肃的军人下了车,径直走进医院。

“请问哪位是刘远山院长?”

来到院长办公室,军人声音洪亮地问道。

刘远山赶忙上前一步,说道:“我是刘远山,这两位分别是王怀恩院长和李大彪院长。”

军人微微点头,说道:“奉上级命令,接三位前往一处机密地点。请即刻出发。”

李大彪心中虽满是疑惑,但看到刘远山和王怀恩严肃的神情,便将疑问咽了回去。

三人跟着军人走出医院上了车,车子一路疾驰,驶向郊区。

车窗外的景色快速后退,车内气氛压抑,无人言语。

大约一个小时后,车子驶入了那个戒备森严的村外。

守在路口荷枪实弹的士兵,检查完证件后,立即敬礼放行。

车子行驶到村外一处帐篷前,停了下来。

三人下了车,打量着四周。

只见不远的几十个帐篷,不停地有军医进出。

这时,一位身着军装的老人,从眼前的帐篷里快步走出来。

“报告首长,人已经接到!”

送李大彪三人来此的军人,立即朝着老人敬礼。

老人回礼后,目光落在刘远山、王怀恩和李大彪身上。

“刘院长、王院长,还有李大彪院长,一路辛苦了。我是负责这里疫情防控的负责人张涛。”老人沉声说道。

“张首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病毒是从这里传出去的?”刘远山连忙上前,与张涛握手后,忍不住问道。

张涛神色凝重,点头道:“确实是从这里传出去,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张涛将事情经过如实地讲了一遍。

听完对方的话,李大彪心中一凛。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流感竟然是由小鬼子当年留下的物品导致的。

也就是说,这次病毒,是当年小鬼子研制出来的。

而那些罐头沾染了这种病毒。

“这次让你们过来,就是想让你们配合我们的人,共同研究这种病毒,并且研究出治疗方法!”

张涛说着,郑重地朝着三人敬了一礼。

“张首长,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刘远山坚定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张涛叫来田主任,把李大彪三人交给了对方。

另一边,街道办也接到了上级通知,立即开展预防和宣布工作。

王主任戴着口罩,带着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来到四合院。

“王姨,您怎么来了?”

何雨水戴着口罩,抱着儿子,打开家门,看到门外的王主任时,顿时愣住了。

看到何雨水和孩子都戴着口罩时,王主任先是一愣,随后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毕竟李大彪可是医生,想来李大彪已经把情况告诉了何雨水。

“雨水,我想情况你已经知道了,那我就多说了!你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如果孩子或者是你,出现咳嗽等病症时,要立即去医院!同时,也要注意卫生消毒!”王主任说道。

何雨水点了点头,说道:“王姨,大彪哥都叮嘱过了,您就放心吧!”

“那我先走了!”

王主任微微点头,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正给四合院喷洒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

四合院的其他住户们,看到街道办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地消毒,也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这到底咋回事啊?真有那么严重?”

阎埠贵戴着口罩,眼神中透着担忧,小声嘀咕着。

“听说是一种很厉害的流感,会传染,咱们可得小心着点。”杨瑞华一脸紧张。

“赶紧回家,让解旷把解成叫回来!”阎埠贵连忙说道。

“解放呢?他那边怎么办?”杨瑞华问道。

“他都和咱们分家了,你还管他干什么?”

阎埠贵冷哼一声,转身进屋。

杨瑞华叹了一口气,快速朝院外走去。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第一场雪也落了下来。

郊区的小村子里,李大彪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村民。

身后站着张涛、田主任以及刘远山等人。

所有人全都紧张地注视着病床上的村民。

就在昨天,李大彪“研制”的特效药,终于完成,而眼前的村民则是第一个服用此药的病人。

病床上的村民面色苍白,嘴唇干裂,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呼吸也显得极为急促。

李大彪紧紧盯着村民的状态,手中拿着记录板,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村民原本紧皱的眉头似乎渐渐舒缓了一些,急促的呼吸也变得稍微平稳。

李大彪心中一喜,连忙上前,仔细观察村民的生命体征,并用听诊器为其检查。

“心跳和呼吸都有所改善,体温也开始有下降的趋势。”

李大彪惊喜地说道,转头看向刘远山等人,眼中满是振奋说道:“特效药应该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