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乾考科举 > 第125章 重见曙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克地质曙光渐现

洪工匠的脸色比腊月里的黄土还要难看,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任由其从指缝间簌簌落下。

“孔大人,这地,不行啊!太松散了,根本兜不住水。建坝?只怕坝还没建成,地基先塌了!”他长叹一声,语气里满是无力。

孔锦也蹲下,细细地捻着手中的泥土,触感细腻却缺乏韧性,如同握着一把干燥的沙子。

他眉头紧锁,这地质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前一刻村民们欢呼雀跃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却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知道,水利工程对这片土地的重要性,若是建不成,不仅辜负了百姓的期望,更会让这片土地继续受旱灾之苦。

“洪工匠,可有解决之法?”孔锦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洪工匠摇了摇头,像拨浪鼓似的。

“大人,老朽做了几十年工匠,从未见过如此松软的地基。寻常的加固法子,只怕是行不通啊!”他指着远处,“您看,那边地势略高,地质也相对坚硬一些,或许可以考虑将工程移到那边?”

孔锦顺着洪工匠手指的方向看去,心中快速权衡。

迁移工程并非不可行,但那意味着之前的勘测、规划全部都要推倒重来,工期势必会延长,而且那片区域面积较小,建成的水利工程规模也会缩水。

“不行,”孔锦果断否决,“那边地势虽高,但面积有限,无法满足灌溉需求。必须想办法解决眼下的难题。”

他们尝试用石块加固地基,但松软的泥土如同贪婪的怪兽,将石块吞噬殆尽,不见丝毫起色。

又尝试用木桩打入地底,希望能以此稳固地基,然而木桩打下去没多久,便开始倾斜,毫无作用。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一抹血红,映照在孔锦紧锁的眉头上,显得格外凝重。

他握紧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洪工匠颓然地坐在地上,满面愁容,“大人,恕老朽无能……”

孔锦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缓缓说道:“洪工匠,明日你随我走一趟,去拜访苏老农。”

翌日清晨,孔锦便带着洪工匠来到了苏老农家。

苏老农是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孔锦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明了来意。

苏老农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大人,这地的情况,小的也清楚。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耕作,都知道这地松软,不适合建大型水利工程。以前也不是没人想过,可都失败了。”

“苏老农,您知道这地为何如此松软吗?”孔锦问道。

苏老农叹了口气,“听老一辈的人说,这地下以前是一片沼泽,后来慢慢干涸了,形成了现在的土地。所以这地底下,都是些烂泥和淤沙。”

“沼泽?”孔锦心中一动,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

他继续追问,“那您可知道这沼泽有多深?周围可有地质坚硬的地方?”

苏老农回忆着,“这沼泽有多深,小的也不清楚,不过听老一辈的人说,很深,深不见底。至于周围坚硬的地方……”苏老农指着远处一座小山,“那座小山,石头很多,地质应该比较硬。”

孔锦和洪工匠立刻前往小山进行勘察。

正如苏老农所说,小山的地质确实坚硬。

孔锦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或许,这小山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然而,随着勘探的深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小山虽然地质坚硬,但距离预定的坝址较远,如果要利用小山的石料加固地基,运输成本将会大幅增加。

而且,工程进度已经因为地质问题停滞不前,资金也在不断消耗,朝廷的压力如同大山般压在孔锦的肩头,让他眉头紧皱,寝食难安。

一天傍晚,孔锦独自一人站在工地旁,望着远处的小山,陷入沉思。

洪工匠走到他身旁,递给他一壶水,“大人,喝口水吧。”

孔锦接过水壶,却没有喝,而是紧紧地攥在手里,眼神中充满了焦虑,“洪工匠,你说,我们还能成功吗?”

洪工匠拍了拍孔锦的肩膀,“大人,您别灰心,办法总比困难多。老农说那小山是以前沼泽的边缘,地质才这么坚硬。小的琢磨着,这沼泽边缘的地质既然坚硬,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效仿一二?”

孔锦眼睛一亮,“效仿?怎么个效仿法?”

洪工匠解释道:“老农还说这沼泽里长满了一种叫做‘铁线草’的植物,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小的想,或许我们可以用类似‘铁线草’的材料,编织成网状结构,填充到地基中,再用石块和泥土加固,或许能起到稳固地基的作用。”

孔锦思索片刻,脑海中灵光一闪,“洪工匠,你这主意妙啊!不过‘铁线草’过于柔软,恐怕难以承受重量。我们不妨用竹子代替!”这片土地上盛产竹子,质地坚韧,且易于获取。

说干就干,孔锦立刻组织人手,砍伐竹子,并按照洪工匠的设计,将竹子劈成细条,编织成巨大的网状结构。

然后将这些竹网填充到松软的地基中,再用小山上的石块和泥土层层加固。

一开始,一些工人对这种新方法表示怀疑,但随着工程的推进,他们的疑虑逐渐被打消。

竹网如同无数张巨大的蜘蛛网,紧紧地锁住了松软的泥土,石块和泥土也不再轻易下沉。

地基一天天稳固起来,原本松软的土地变得坚实无比。

洪工匠看着日渐稳固的地基,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成了!大人,咱们成功了!”

孔锦兴奋地拍了拍洪工匠的肩膀,“洪工匠,多亏了你啊!”周围的工人们也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他们知道,困扰他们多日的地质难题终于解决了!

孔锦站在高处,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远处,苏老农颤巍巍地走过来,激动地握住孔锦的手,“大人,您真是神人啊!您竟然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孔锦笑着摇了摇头,“这并非我一人之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抬头望向远方,目光坚定而深邃,“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洪工匠,“洪工匠,去库房看看,石料还剩多少……”

竹网加固地基的方法奏效了!

如同久旱逢甘霖,工程进度一日千里。

原本死气沉沉的工地,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挥汗如雨,干劲十足。

孔锦每日巡视工地,看着逐渐成型的大坝,心中充满了自豪。

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前来围观,赞叹声此起彼伏。

他们亲眼见证了这片曾经饱受旱灾之苦的土地,在孔锦的带领下,焕然一新。

孔锦在众人眼中,不再仅仅是一位官员,更是一位带来希望的英雄。

苏老农逢人便夸赞孔锦的智慧和决心,说他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天神。

洪工匠更是对孔锦佩服得五体投地,逢人便说:“跟着孔大人干,准没错!”

这天,孔锦站在新修好的坝基上,远眺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心中豪情万丈。

地质难题的解决,让他更加坚定了完成水利工程的决心。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傍晚时分,孔锦回到府衙,习惯性地翻阅账簿。

看着上面日渐减少的数字,他的笑容渐渐凝固,眉头紧锁。

修建水利工程耗资巨大,虽然之前已经做了详细的预算,但地质问题的出现,导致工期延长,材料损耗增加,原本充足的资金,如今已经捉襟见肘。

孔锦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头疼。

他明白,如果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工程将面临再次停滞的风险。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官府财务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猛地转身,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备轿,去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