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秦哀歌 > 第264章 市井传秦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阐述完毕后,嬴政将目光投向李斯,开口道:“李斯,他日诸多贤才汇聚,然安置之法尚需斟酌。不知你可还有良策,能协助寡人更为妥善的安置这些人才,使他们能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为大秦所用?”

李斯听闻嬴政这般言语,微微垂首,脑海中迅速将嬴政所提之策的各个细节,从人才筛选标准,到食宿安排考量,再到后续任用规划,仔仔细细过了一遍。

片刻思忖后,李斯躬身道:“大王此策,洞察入微,实乃精妙绝伦。斯才疏学浅,反复揣摩思量,竟觉此策已臻完美,实难再添一言。”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暂且这般定了。待先生归来,寡人再与他一同仔细商议,将这诸事安排得周详完备。

李斯,至于寻觅场地之事,寡人便交付与你,不得有误。”嬴政语气斩钉截铁道。

“喏!斯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王所托。”

..........

而此时正在归途中的秦臻,丝毫不知章台宫内,因他而掀起的这一番热烈议论与精心筹谋。

这一日,官道上扬起阵阵尘土。

秦臻一行人风尘仆仆,途径封陵辖下一处规模不大,却热闹非凡的小镇时,他们打算在此稍作停歇,补充一些干粮、清水等物资,然后便不再耽搁,日夜兼程赶回咸阳。

当秦臻在街边驻足时,忽闻不远处几个百姓模样的人,正围作一团,谈论得热火朝天。

只听其中一人挥舞着手臂,满脸兴奋地说道:

“诸位可曾听闻?左庶长秦大人,此番在百家大会上可是出尽了风头。

秦大人一番高谈阔论,直接镇住全场。

现在坊间都在传言,各国那些能人异士,被秦大人说得心动不已,纷纷将目光投向咱秦国,都打算来这儿寻个前程,谋份出路!”

那人说得绘声绘色,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了百家大会一般。

众人围坐在一起,皆听得全神贯注,入神之处,有人下意识微微点头,口中不时发出“嗯”“正是如此”这般附和之声。

另一个人连忙接话,脸上满是惊叹之色:“是啊!另外咱们大王虽尚处束发之年,但据传言,平日里大王与臣子们议事,谈及治国强军之策、天下局势走向,那见识、那胸中抱负,丝毫不输大秦往昔诸位先烈。

他边说边比划,情绪愈发高涨:“而且,大王身边还有相邦这般治国理政的大才,以及左庶长这样谋略过人的肱骨之臣辅佐。

朝堂之上,君臣齐心,共商国事。依我看,咱们秦国日后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说不定,真能如先辈们所盼,成就统一天下的不世之功!”

话语刚落,人群里一个年轻后生,忍不住高声喊道:“正是!我与自家兄长,自幼便听闻先辈们战场杀敌的英勇事迹,心驰神往。

平日里在家苦练技艺,早就盼着能有机会奔赴沙场,上阵杀敌。

盼着有朝一日能在战场上立下军功,光宗耀祖,也为秦国的霸业出份力。”

闻言,周围的几个人纷纷转头看向他,目光中满是赞许。

“这才是我大秦男儿,有志气!” 一位年长些的汉子,独臂之下仍不减豪迈,伸出那仅存的右臂,重重拍了拍这后生的肩膀。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捋着胡须。

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也不住地点头称赞道:“若是我大秦年轻后生都如你们这般,心怀壮志,大秦何愁不能东出称雄!”

“正是,正是!”

旁边另一位束发少年满脸涨得通红,情绪激昂,兴奋地附和着老者的话:“待下次征兵之时,我也定要参军入伍,奔赴疆场,报效大秦。”

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秦国的未来满怀期待,那热议声裹挟着豪情壮志,在这并不宽敞的街边久久回荡。

马车内的若离,听闻这般言论,缓缓将目光投向秦臻,溢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而刚提着干粮匆匆回来的涉英,脚步一顿,站在车旁,同样将视线聚焦在马车内的秦臻身上,嘴角微微上扬,既有对秦臻谋略的钦佩,又带着几分对未来征途的信心。

..........

就在秦臻抵达咸阳的前一日,吕不韦也结束了在洛邑的视察,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咸阳。

而赵姬在听闻吕不韦归来的消息后,也迅速展开了自己筹谋已久的行动。

她毫不犹豫的唤来寺人,命其将之前写好的信件传给吕不韦,另外还告诉传信之人,言称自己身体抱恙,盼相邦前来一叙。

除此之外,赵姬还特别嘱咐传信之人,一定要亲手将信交到吕不韦手中。

待吕不韦面见嬴政,详尽汇报完视察洛邑的情况后,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刚刚回到自己的相府之时,赵姬派来的传信之人已然在相府门口等候多时。

吕不韦接过信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复杂的涟漪。

他走进书房,屏退左右,拆开信封,阅读着信中的内容。

随着目光在信纸上的移动,刚看了几行,吕不韦脸色就变了。他原本舒展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吕不韦心里很清楚赵姬的意图,此举意在与自己重新建立紧密的联系,重拾往昔那段特殊的情谊。

同时他也明白,自己若与赵姬再有过多牵扯,必然会在这权力的漩涡中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风险。

不禁心中暗自思忖着,权衡着利弊。

若是直接拒绝赵姬,以她如今太后的身份和那偏激的性格,定会引起她的强烈不满,说不定还会在暗中给自己使绊子,给自己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太后懿旨,又岂敢轻易违抗?吕不韦的内心纠结万分。

犹豫再三,吕不韦长叹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尽管心中满是不情愿,但他终是不敢有丝毫推辞,摇了摇头,吕不韦最终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前往甘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