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纪由拿出一个盘子,上面是一套玉带,“给你们看看隋炀帝蹀躞(dié xiè)金玉带。”  十三枚和田白玉带銙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和现代的腰带差不多诶,卡扣都一样】

【这个玉是不是缝在布料上的?】

【帝王带具】

听泉凑近细看玉带边缘:“这金镶玉的包边绝了,0.1毫米的金片裹着玉缘?”

“蹀躞二字原是形容小步疾走,”纪由介绍道,“草原汉子挂着弓箭水囊策马奔腾,带环叮当乱响,可不就得'蹀躞'着走?”

“蹀躞带原是北方草原民族的胡服,他们逐水草而居,以车马为家,出行之时往往将日常用品佩挂于带环之上。”

“上面会挂弓剑、小刀、针筒、1算囊、2帉帨、火石等物。”

【这不就跟那个包租公挂钥匙一样吗?】

【古代LV皮带】

【哈哈哈,弹幕别这么好笑】

“大概在魏晋时期,这蹀躞带就传到中原地区了。”

“不过到了中原,虽说不再挂满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但带环留了下来。”

“用古人的话说叫,‘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秋根,即今之带銙也’。”

“这带銙啊,就是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些玉片。”

“到了北周与隋代,蹀躞带非常流行,也成为了身份的标志。”

“带环的数量、带板的质地,直接和身份地位挂钩。”

“当时天子用的,必须是十三环,这可是规定。”

纪由轻笑,“知道为什么是十三环不?”

“因为北周宇文护专权的时候敢用十二环,隋炀帝偏要再加一环,多这一环,便是天命所归的象征。”

“《北周书·李穆传》有云:乃遣使谒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服也。”

“唐初武德、贞观年间,沿袭旧制。”

【唐代三品官才许用九环】

【隋朝的粮到唐朝还在粮仓好多年不知是真的吗】

【一朝天子最后的倔强】

【成王败寇】

“这是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御用带具,填补了古代舆服制度研究的空白。”

“北方游牧民族,魏晋传入中原后发展为官服定制,隋唐时期结合中原礼制,成为多民族融合的见证。”

【所以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能友好共处,因为我们在几千年前就在不停的融合】

【从古至今这就是一片大融合的土地】

【这就是中原文化】

听泉说:“以开凿大运河闻名,晚年因滥用民力引发起义,被弑于江都。”

“要说炀帝也是矛盾。”他忽生感慨,“开运河通南北的是他,造龙舟累死民夫的也是他。”

纪由念出皮日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666】

【什么时候我也能这样张口就是诗词】

【原样是怎么连起来的想做一个】

【缝缀在革带上的】

纪由将最后一件文物放好,轻抚箱子,目光灼灼。

“咱们双手既能造出惊世之作,自当护得住文明薪火。”

【怪不得年纪轻轻是部长呢,这些话我他妈一辈子都说不出来】

【今尔立此汗马勋劳,特封尔为部长,享千金食禄,小神,速速听封】

【智性恋+颜性恋+钱性恋+权性恋爱上小神岂不是全满足了】

听泉站起身郑重道:“是的,不止五千年。”

“有这些传承,未来子子孙孙都会了解到我们是个多么伟大的民族。”

......

纪由关掉手机换了身舒服的衣服去看自己的豪宅。

他踏进庭院,脚下的青石板上没有一点尘土。

设计师推开入户花园门,这声音一下子把在紫藤架下睡觉的白孔雀吵醒了。

白孔雀扑棱一下飞起来,拖着两米长的大尾巴,从纪由身边掠过。  它的尾巴扫到了旁边迎客松的树枝,松针“簌簌”地往下掉。

设计师小声介绍:“这棵松树原来在黄山玉屏峰,有三百七十二年了。”

“林科院用高科技测过它的根,根在地下铺开有二十三米,地下的根比地上的树冠还大两倍。”

“我们审批了的,特批下来的。”

纪由伸手摸了摸粗糙的树皮,这树有十二米高,早晨能看到树冠穿进晨雾里。

树枝中间还搭着个观星台,用的是榫卯结构,观星台的玻璃地板下面,能看到松鼠藏的松子。

市场上那些动辄几百万的树,和眼前这棵相比,简直连它的树皮都比不上。

整个房子围了足足一万平的地,广阔得超乎想象。

临近大门时,管家早已等候多时,见纪由走来,赶忙上前恭敬地打开门,随后又迅速站到纪由的身后,姿态谦卑。

门缓缓打开,只见几十个员工整齐地站在玄关两侧,见到纪由的那一刻,齐声鞠躬,声音洪亮而整齐地喊道:“欢迎先生回家。”

设计师适时地在一旁介绍道:“纪先生,这是入户玄关。”

“这栋宅邸总共设有 78个房间,其中包括 18间套房。”

“娱乐与健康区22间,健身房配反重力跑步机、25米恒温泳池带水下音乐系统、壁球室\/保龄球馆\/攀岩墙各1间……”

设计师指着玄关地面说:“这地面用的是希腊彭特利库斯山的大理石,从山上一整块切下来运过来的。”

“您看这石头上的花纹,都是天然的,像不像云雾?”

纪由往前走,穿过一条三十七米长的走廊,头顶的水晶吊灯洒下光,在墙上鎏金的壁纸上映出一片片光斑,一闪一闪的,就像水在流动。

管家在旁边提醒:“先生,您右手边第六扇门,后面是员工走的通道,能直接到地下恒温酒窖。”

“前天在苏富比拍的 1945年的木桐红酒,已经按翠花要求,放在三号气密舱里了。”

————————————

1算囊:贮放物品的袋子,有点像咱们现在的公文包,古代的官员、文人会在里面放算筹、笔墨之类的办公用品,方便随时记录和计算。

2帉帨:帨帉,古代的一种佩巾,多用于擦拭,不同材质和样式的帉帨,在当时也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