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宋侠士 > 第2章 百姓之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此时,边境传来急报,蒙古军队开始大规模入侵,烧杀抢掠,边境百姓死伤惨重。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皇帝赵?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不再犹豫,斥责贾似道,命文天祥等人全力组织抗蒙事宜,并拨付了一部分资金用于军备。

文天祥等人领命而去,他们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临安城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开始全力运转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而蒙古军队的入侵,也如同一把烈火,即将在南宋的土地上燃烧起一场惊心动魄的抗蒙之战。

南宋的城镇,本是一片繁华盛景。

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连接着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屋舍。街边店铺林立,酒肆茶楼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集市上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琳琅满目,展示着这个古老王朝的富足与文明。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被蒙古即将入侵的阴云所笼罩。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城镇的各个角落传播开来。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脸上不再有往日的轻松与愉悦,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和惶恐。

在城镇中心的一个老旧茶馆里,几张破旧的桌椅随意摆放着。

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者正坐在角落的位置上,手中紧紧握着一根拐杖,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沧桑与担忧。

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周围同样神色凝重的茶客,深深地叹了口气,声音沙哑而低沉地说道:

“想当年啊,金国入侵之时,那战火纷飞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咱们这南宋好不容易才得以偏安一隅,可如今,蒙古人又要打过来了,这老天爷难道是要亡我大宋吗?”

旁边一位年轻的后生听了老者的话,不禁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愤怒与不甘的光芒,大声说道:“怕什么!咱们大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难道还怕他蒙古不成?我就不信,咱们这么多热血男儿,还守不住这一方土地。”

一位中年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年轻人,你太天真了。蒙古的铁骑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在北方纵横驰骋,灭了金国,如入无人之境。咱们大宋这些年歌舞升平,军队久未经历战火,战斗力堪忧啊。而且,朝廷如今也是内忧外患,贾似道那等奸臣当道,只知道贪图享乐,搜刮民脂民膏,真正到了国家危亡之际,他们能指望得上吗?”

茶馆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默,只有那袅袅升起的茶香,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弥漫着一丝苦涩的味道。

在城镇的另一处,一座幽静的庭院内,几个年轻的书生正围坐在石桌旁,激烈地讨论着国家大事。庭院中,几株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瓣如雪般飘落,却无人有心欣赏。

一位身着青衫、面容清秀的书生皱着眉头说道:“如今蒙古大军压境,我等身为读书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沦陷。当务之急,是要唤醒民众,让大家都意识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

另一位书生点头表示赞同,说道:“没错,我们可以写文章、贴告示,向百姓们宣传抗蒙的道理。同时,也应该劝说朝廷,整军经武,广纳贤才,共同抵御外敌。”

然而,其中一位较为悲观的书生却叹了口气,说道:“你们的想法虽好,但实施起来谈何容易?朝廷如今被贾似道等权臣把控,他会听我们这些书生的话吗?而且,百姓们如今人心惶惶,自顾不暇,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响应我们的号召呢?”

众人听了他的话,都陷入了沉思。一时间,庭院里只剩下了阵阵叹息声。

在城镇的边缘,有一座简陋的小屋。屋子的墙壁已经斑驳脱落,屋顶的茅草也在风雨的侵蚀下变得稀疏。李婉儿正在屋内忙碌着,她瘦弱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来回穿梭。

李婉儿的母亲坐在床边,眼神中满是担忧地说道:“婉儿啊,你说这蒙古人要是真的打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啊?你父亲和哥哥都被征去修筑边防了,至今音信全无,这家里就只剩下我们母女俩,可怎么活啊?”

李婉儿停下手中的活计,走到母亲身边,轻轻地握住母亲的手,安慰道:“娘,您别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相信朝廷一定会想办法抵御蒙古人的。就算真的到了最坏的地步,我也会保护好您的。”

母亲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虽然依旧充满了恐惧,但也稍稍安定了一些。

她抬起手,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道:“婉儿,你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只是苦了你了,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要承受这么多。”

李婉儿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娘,这是我应该做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虽然只是普通百姓,但也不能坐以待毙。”

夜晚,月光如水般洒在城镇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却没有人有心思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整个城镇都沉浸在一片寂静与不安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在城镇的一条小巷里,几个黑影正悄悄地聚集在一起。他们是当地的一些热血青年,听闻蒙古即将入侵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其中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青年低声说道:“兄弟们,蒙古人想要侵略我们的家园,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我打算组织一支义军,和蒙古人拼了。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吗?”

其他几个青年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好,那我们从明天开始,就四处招募志同道合的人。我们要让蒙古人知道,我们南宋的百姓不是好惹的。”

在城镇的另一边,一座豪华的府邸内,灯火辉煌。这是当地一位富商的家。富商正坐在客厅里,满脸愁容地看着面前的账本。

他的管家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老爷,如今蒙古人要打过来了,这生意可越来越难做了。很多店铺都已经关门歇业,货物也积压了不少。”

富商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这兵荒马乱的,保命都成问题了,谁还有心思做生意啊。我只希望这场战争能够快点结束,不管是胜是败,总好过这样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管家犹豫了一下,说道:“老爷,听说朝廷正在招募义军,抵抗蒙古人。您看我们是不是也出点力,捐点钱或者物资什么的?”

富商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先看看再说吧。这捐出去的钱和物资,要是落到了贪官污吏的手里,那可就打水漂了。等朝廷有了明确的抗蒙计划,我们再做决定也不迟。”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入侵的消息越来越确切,城镇里的人们也在这不安与恐惧中,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应对之策。

有的人为了家人的安全,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逃离;有的人则选择留下来,与家园共存亡;还有的人在观望,等待着朝廷或者他人的行动,希望能够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找到一线生机。

南宋的民间,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挣扎着,试图在这汹涌的波涛中找到一个安稳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