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 > 第101章 都是各自国家里最为强大的主力兵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都是各自国家里最为强大的主力兵团

“并且魏军已在该地修建起了防御设施。”

在易风所占领的这座城里,负责侦察的秦军探子向易风报告。

“竟然没有坚守城门,而是在大梁城北部驻扎大军并建立防御工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准备与我为敌吗?”听了这消息,易风眉头紧锁。他一时猜不透这些魏国将领的战略思路。

“对方有多少人?带领这支队伍的人是谁?”易风转向这名探子追问道。

“确切数目未知,但至少有几十万之多。据探得信息,统兵者的姓应为魏,至于确切身份还不清楚……”那位探子回忆之后作答。从敌人的帅旗下,仅能确定统领是魏姓之人。

“数十万人马?莫非魏军将其所有军事力量聚集在此?”听此答复,易风的眉头皱得更深。

他不知道实际上魏国不愿如邯郸、新郑两场战役般坚守城池,而是畏惧直接针对大梁城实施猛攻的情况,因此集结了来自三国的援军,希望可以阻隔秦军于大梁以外。

“是魏姓的将领?”易风尝试回想魏国历史上有哪些着名将领为魏姓,然而即便费尽心思亦想不起有如此人物存在。在他记忆中的确,自信陵君过世以后,魏国再也没有出名震一方之将领。

“继续打探情况,查出准确人数,以及那名领兵将领的真实身份。”面对此情况易风向这位手下指示道。

“是,大人!”得到吩咐之后,侦察人员鞠身回应随后退出去了。

“启报,将军。另一方向有大规模军队驻扎于距离不远处,应该是楚军。”上一个哨兵才退下不久,便有新的信息传来。

“楚国支援部队已经到齐?”此言一出即引起易风警惕,看来是援兵使得魏军有了修筑战线的底气。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楚援来得竟如此之快。

他原本还打算趁其他三国的援军未到之前先拿下魏国的首都。

事实上,魏、楚、齐、燕四国一直对秦国发动攻击保持着高度警惕,因此他们早已结成联盟,并在各自边境布置了重兵,只要任何一个国家遭受秦军侵袭,其余三国会立刻派遣大军前去支援。

按照易风如此猛烈的攻城速度,楚军、齐军与燕军收到消息后,丝毫不敢懈怠,生怕稍一拖延就会失去魏国的保护,让其他国家面临更大威胁。因此,楚军、齐军与燕军在得知求救的信息后,立即集结兵力向魏国首府大梁挺进,期间几乎毫无休整。

易风在进入魏国的过程中还需攻占多座城池,所以在魏国边境严阵以待的楚军及齐军与他会差不多同一时间到达战场。

燕国因与魏国相距更远,此刻仍处在途中。“那楚军到底由谁统领?总共有多少兵力?”易风继续问道。

“具体的人数不清楚,但估算在十几至二十万左右。”

“统军的将领似乎是姓项。”

这名哨兵汇报着所探到的一切情报。“姓项......”易风随口道。

“难道真是项燕?”他在心里揣测。他想到目前楚国里最知名的将领中,项燕是最有可能的名字。

这确是一位相当不错的指挥官,因此他对他的出现非常重视,“请继续监视这支军队,务必查清楚楚军首领是否为项燕以及他们的确切人数。”

易风接着吩咐道。

“报!前方数里之外的一块地方聚集了一批大量士兵的齐军。”正在这时,另一位秦军侦察员上前进禀。

\"齐国的援军也已经来了么?“ 易风听后不由得皱眉,脸露愁云。

本次他率军而来总共三十余万人,但由于沿途攻城所需,各要塞已经分别配置二万余人,因此他手头可用的大军人数实则是二十八万。

相较于此,魏, 楚和齐三军联结起来恐怕会有至少二十五或三十万人马甚至还有可能正增派人马;再加上燕国派出援军很可能也已经启程。也就是说,他即将面对的可能是来自魏, 楚, 齐和燕这四大王国的联手进攻。“请问,齐国的大军总数几何?其领军将领姓名为何?” 易风重新提出问题。

必须知彼知己,百战才能不败!

据这位情报者回忆: \" 至少有数十万人, 而其统帅应当姓田, 不过详细的身分尚未确认\" “

请你再去搜集这些资料,并且严密地监控敌军行动,随时回报。”

易风对其发出命令,同时他本人也站在作战地图前,将刚刚从这名哨兵口中得到的情报逐一标记在地图上关于这三国大军的具体部署点。

当所有标记完毕后,易风马上明白了敌人的布局意图,并考虑到还未加入战场中的燕军,这场战役变得尤为复杂难解。

然而,尽管敌人难以对付,还是要迎难而上。易风一向不畏惧挑战,若是连尝试都没有,便轻言放弃,那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更何况,一旦此战获胜,就能一举摧毁魏国,并使楚、齐、燕三国元气大伤,甚至可能一蹶不振。这样灭掉楚、齐、燕三国将变得更加轻松。凭借秦军的强大战斗力和他的指挥能力,即使面临三比一的劣势,他依然有底气奋力一搏。狭路相逢勇者胜!

究竟结果如何,尚未可知。为此,易风继续派出大量探子,获取关于魏军、楚军和齐军的详细信息。他命令部队驻守城中,做好防御准备,以防敌人突然发起进攻。

在未完全掌握魏、楚、齐三国的军力情况前,易风不会贸然行动。毕竟,如果在尚未查明敌人数量的情况下就率领大军出击,这是极为不明智的做法。更何况,这次敌军人数众多,明显超过秦军,并且燕军也可能随时加入战斗。如果此刻出兵,很可能陷入被四面围困的不利局面。

这一次的战斗与以往攻打小型城池完全不同。以往的城池中敌军人数有限,最多只有一万人,易风只需带领大军直冲就能解决问题。然而现在,敌军不但占据数量优势,还在地理上占据有利位置。倘若贸然迎击,极其危险。

即便他本人刀枪不入,但他的近三十万秦军呢?这场战役中,他虽能安然无恙,然而他手下的这些将士又能有几人得以幸存?

所以,此次战斗必然要打,但不能再仅凭蛮力。虽然魏、楚、齐、燕四国联盟的整体力量强大,但它们也有薄弱之处。因为四国不是一支统一的军队,而由四支不同的大军组成,因此不可能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各自指挥官也可能有所顾虑,内部或许存在矛盾,甚至出现各自行事的局面。

相比之下,易风率领的秦军却能做到高度一致,听从指挥。而这正是秦军的优势。假如四国的大军无法实现有效的联合作战,其实际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真正的强大,源于士兵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作战,这也是小规模精锐部队能够击败更大数目零散敌军的关键所在。

因此,易风现在只能等待时机,逐步寻找各个击破的机会。

当然,易风也不能无限制地等下去,因为他们现有的粮草只能维持半个月。

此外,如果他们一直固守城内不外出作战,那么四国联军肯定会设法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到时候,失去粮草供应的他们会不得不撤退。

不过,四国联军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与易风的军队相比,他们的人数更多,这也意味着每天的粮食消耗非常庞大。

于是,数以十万计兵力的大战一旦爆发,物资、人力以及财力的消耗都将达到惊人的地步。战斗不仅仅是士兵之间和人数上的较量,更多的是综合实力的竞争。

如果国家的底蕴不够强大,甚至 ** 动大规模战役的能力都没有,更别提赢得战斗了。

就如同历史上长平之战的例子:最初廉颇采用坚守防御的策略,和秦 ** 队僵持了三年之久。但这长期对抗几乎把赵国的经济拖垮。

正是由于国库耗尽, ** 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再加之旁人唆使,最终决定罢免廉颇而启用了赵括。

然而,赵括操之过急,希望快速解决战斗,反而造成了最终的失败。要知道,当时他面对的是白起这样的名将,失败也并不算意外。

假如仍然按照廉颇坚守计划进行,或许那场大战的损失不会如此惨烈。然而,赵国那时候的实力已不及秦国。

若非后勤和粮草的问题,易风是非常想继续和这支联军对峙的。因为他所指挥的军队仅有三十万人,消耗自然较少。

且秦国在击败了赵国与韩国之后实力大大增强,即使在这样的对峙之中坚持上三年五载,也是可以轻松应对。

届时,联军一方很可能难以坚持,被彻底击溃。然而,这一情景的发生前提在于四国联军是否同意坚守。

一天以后,燕军统帅将渠带着他麾下的十五万军队抵达大梁,并和其他三路联合军队完成了汇合。

十五万的大军中,大部分由骑兵组成,其中更是包含有精良的辽东兵。为配合这支部队的特长,他把军队驻守在东部的平坦地区,方便和齐军互相照应。

这样一来,在面对任何秦军攻击时,他们可以即刻前往救援。这样,总共包括六十万大军在内的联合作战体系得以建立。

此外,来自魏国的魏武卒、齐国的技术武士,楚国的申息军和燕国辽东部队中的最精英队伍均已集合完毕。

这些都是各自国家里最为强大的主力兵团。

很明显,这一次他们对易风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几乎把各国最为精锐的部队都派遣了过来。“将军,燕国的部队已经到达,并安营扎寨在与齐军相邻的一片开阔地带。”

秦军的情报人员刚刚带回这一消息并汇报给易风。易风听了报告后,走到悬挂的地图前,在上面标出燕军扎营的位置,眼睛不禁亮了一下,嘴角泛起一丝自信而优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