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日记:系统 > 第297章 与我无关的四合院8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7章 与我无关的四合院83

贾家其实挺悲剧的,我说的是贾家,并不包括秦淮茹和那两个孩子,秦淮茹的小女儿出生了,生在六二年秋天,取名叫贾槐,一是说明她是遗腹子,二是说明秦淮茹和贾张氏对贾东旭的怀念。这孩子一出生,就得到了来自贾张氏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她眼里这是她儿子的血脉传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贾宝玉这个唯一的男丁。

甚至为了能让槐花好好长大,贾张氏甚至让秦淮茹推迟了去厂里报到的时间,而且一推就推到了六三年春节以后,使她错过了第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63年之前进厂。秦淮茹63年进厂,自己能力有限,易中海虽然也算是认真教了,但是秦淮茹是是真学不进去,效果非常有限,再加上63年到六五年这三年轧钢厂的运作模式根本不利于培养新人,所以到六五年秦淮茹三年学徒期满的时候,没能成功考上一级工。

考不上一级工,有两个选择,一是再坚持一年,如果还是考不上,直接调岗,二是直接调岗。知道自己在厂里得罪人的情况,秦淮茹不敢去赌调岗后的结果,所以选择再战一年。虽然说六五年出了工业发展的新文件,要求各大工厂必须独立建造自己的机修工厂,工人定岗定职,注意年轻工人的培养等等。但是晚了,那时候易中海已经死了,没人愿意教她了,在一个就是转过年来,迎接她的不是考级,而是考级取消。这样秦淮茹又圆满的错过了66年之前转正这个条件。

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年份,秦淮茹实在是太倒霉了,66年停止工资变动之后,工级也就跟着锁了,大家也只能按照工龄享受补贴,来增加收入,这一情况持续到71年,这一年工资大调整,凡是六三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和六六年之前转正的,工资不足四十一块五的,统一调整到四十一块五,其他人暂时不动,秦淮茹哪一个都不符合条件,所以她的工资没涨,工作性质依然是学徒工。

学徒工有两大特点,第一是不计算工龄,第二就是禁止接班,转让。接班这件事很有说道,首先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这一点是要承认的,但仅限正式工人,临时工和学徒工不算。而工位就是他们行使股权的象征,说白了,这个工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工人的私产,所以才会出现工人可以接班,工厂开除一个工人非常难的情况,比如何雨柱,他都要去坐牢了,他工位都得给他留着,何雨柱直接把工位给卖了,厂里也没说啥。

而这一次完美的错过,秦淮茹没有转正,所以她生活压力大是一码事,她的工位没法转让才是大事。而秦淮茹则是对儿子非常关注,她自己有点重男轻女,婆媳两个关注的都是两头的,唯独中间的剩下的小当,在这个家里地位最低,可是她才是真正的贾东旭的骨肉,也是唯一的贾家的真正后代,偏偏她被忽视了。

到了七零年,贾宝玉也不上学了,按理说应该到了下乡的年纪了,但是他没去,怎么回事呢,上面有规定,独生子女不强制下乡。是独生子女,不是独生子,男女平等啊。但是实际上在基层执行的时候,为了照顾人情,一般独生子,而且还不愿意去,也就能放一马是一马了。贾宝玉就这情况,但是这事,说一千到一万,他不合规定。

闫家老二老三,都在下乡之列,在知青办的时候,就抱怨他们大院里的贾宝玉,一个农村来的,也没工作,都能在城里瞎溜达,而他们城里人却要去农村。听到这个名字,有人就上心了,红楼梦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大的政治风险的,有的叫贾珠的都改名了,这个还是一个只活在别人嘴上的超级龙套呢。这个人就擅长这个,一听贾宝玉立马就上心了。这个名字是有意的还是不小心呢,于是就问了闫家老二一句,结果他直接来了一句,贾家之前是大户人家,他们给孩子取名贾宝玉,也是为了能让孩子以后有想不完的福气。

听到这里,这人就留心了,直接去把贾宝玉从家里抓出来,塞到火车上下乡了,当然他也没有隐瞒消息来源是闫家。为了给这个封建余孽一点教训,他被分配的地方,条件还说的过去,但是当地基本没有老百姓,全都是一大群积极分子参与当地建设和生产。贾宝玉这个封建余孽进了这种地方,还能有好,再加上他又惯会偷鸡摸狗,所以他的日子过得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

一年不到,他被打了六次,逃跑了四次,每次都被抓了回来,最后一次,他打伤了三人,有两个年轻人在追捕过程中,又一次发生争斗,争执中,枪响了,贾家最终没有见到尸骨,骨灰都没有回来,直接在当地埋了,贾张氏和秦淮茹收到的只是一张通知,在家里连个葬礼都不能办。

这一下彻底把贾张氏的心气打没了,幼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丧孙,可以说贾张氏彻底没有了求生意志,最大的仇人,给孩子取名叫贾宝玉的易承宗已经死了,但是鼓动她孙子下乡的的闫家,可没跑。她大半夜直接跑到闫家放火去了,先把两人砸晕了放的火,火烧起来之后,她死死的拉住了阎埠贵的媳妇,不让她出去,而阎埠贵则是连管都没管,直接跑了。大院里也只是在外面救火,没有一个人愿意去管火场里面的两个人。等公社赶过来把人弄出来之后,才发现两个人已经没了。

阎埠贵,媳妇和贾张氏同归于尽了,房子被烧完了,那么抠门的他,居然从来没有想过找贾家赔偿,因为他觉得秦淮茹比贾张氏也不差多少,他这个儿子是秦淮茹的心头肉,她的心理只会比贾张氏更差。在阎埠贵眼里,只剩两个女儿的秦淮茹,报复起来,绝对比贾张氏更剧烈,所以他怂了。

由于这个大院发生的恶性事件太多了,所以区里把这个大院的人全都拆分了。曾经给这个大院提供庇护的王主任也跟着进去了,至于老杨,没有了他靠山的庇护,老李也没给他面子,直接把他从严了。但是现在的老李,在轧钢厂进入军管时代之后,也被边缘化了,成了一个橡皮图章。大院彻底落幕了,也不知道离开四九城的秦淮茹,还有没有机会和何雨柱再续前缘,反正我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