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吴德用正将城中的一些大夫叫到县衙,让他们想办法配药。

昨天衙役到城中一打听,城里有好些人都感染上了,今天有症状的人更多了些。

吴德用开口道:“诸位,你们就没有好的办法,尽快控制疫情。”

县城的大夫也就那几个,一个个都没有好办法。

一个大夫说道:“大人,还是关闭城门吧。

这病传染起来很快,而且刚开始没有症状,要过许久才会出现症状。

等出现病症时,已经不知道传染到什么地方去了。”

另一个大夫开口道:“这病不是没得治,只是治起来有些慢。还有就是大人得想办法多调些药材来。”

吴德用点头,“行,本官会立即向知府大人汇报,到时请知府大人帮咱们调集药材。”

县衙里吴德用他们在商量怎么处理这次瘟疫,唯心书院门口,陶嬷嬷已经买来张虎兰要的东西。

张虎兰把燕窝放药臼里捣碎,然后把草屑挑出来。

药臼里面就剩下很细的泥沙。

将泥沙倒出来,然后又把小香葱放进药臼里捣烂。

把捣好的燕窝泥倒进药臼,再打一个鸡蛋清到里面,然后一起搅拌。

董建勇还没到,张虎兰就让张小军去拿个碗装些水来。

她倒了些盐到碗里面,把盐搅拌化开,然后让张小兵用生盐水漱口。

张小兵用盐水漱了几次口,然后让他含一口在嘴里。

张虎兰还让张小军和山子也用生盐水漱口,而且是隔段时间就漱一次,这样可以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张虎兰自己也用盐水漱口,免得自己也被感染上。

等董建勇把泡咸蛋的盐拿来,再一起搅拌一下,然后张虎兰就把和好的燕窝泥敷在张小兵肿起来的地方。

最后用布给他包裹上,现在看起来的确有点像猪头。

张小兵问:“姑,这样管用吗?什么时候能有效啊?”

张虎兰道:“你起码还有疼一天,不过到明天应该就会好一些。”

其实张小兵的情况不算严重,没有发烧,肿得也不是很厉害。

有些肿得厉害的,张口都困难,说话都说不清,吃饭也吃不了,只能勉强喝点水。

张虎兰随后对董建勇说道:“董伯伯,您先回去,我暂时留在县城。

回去后,您就跟我娘她们说我在县城有事,过两天才回去。”

董建勇道:“夫人,您回去吧,这里玩看着。”

“不用,我留在这里。您回去后,让所有人每天最少用盐水漱口五次。”

“庄子上的人也要用盐水漱口?”

张虎兰点头,“都漱,免得有人被感染上。”

“那不是要糟蹋很多盐?”

“董伯伯,没事儿,庄子上用水缸兑一缸盐水让他们漱口,要不了多少盐的。”

张虎兰不走,董建勇只好回去。

旁边的教习问张虎兰,“你这方法管不管用?”

教习问的是用盐水漱口预防感染的法子。

张虎兰道:“有一定作用,但不是说用盐水漱口了就不会被感染,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但用盐水漱口,能帮助已经感染的人快点好转。”

教习立即道:“我这就去告诉山长,让饭堂给大家准备盐水。”

张虎兰问:“这位先生,我要在这里陪我家侄子,您看能不能让我进书院,不然他们也在外面呆着不是个事儿。我到他们宿舍去陪他如何?”

那教习说,“我做不了主,我给你问问山长去。”

“好,麻烦了。”

张小军开口道:“姑,你回去吧。小兵有我和山子,没事儿的。”

山子也说,“对,婶子回去吧,有我和小军哥在,我们会照顾好小兵的。”

张小兵却不愿意,“我想姑留下来!”

张小军不高兴道:“你想让姑被你给传染上?”

张小兵愣了下,这才想到他们这病会传染,然后他就对张虎兰说,“姑,你回去吧,我没事儿。”

张虎兰笑着道:“好啦,留下来陪你们。

我这办法绝对管用,快的话一天就有效果,慢的话三天肯定起效。所以就算我被传染了也不要紧。”

张小兵眼泪汪汪,“姑,你对我们真的太好了!”

教习很快回来,“山长同意了,你进来吧。”

教习打开门,让张虎兰和陶嬷嬷进书院。

张虎兰跟着张小军他们去了宿舍,他们刚到,扶昔阳就过来了。

他看了看张小兵被布包裹起来的头,问张虎兰,“你这偏方有没有效果?以前可有人用过?”

张虎兰点头,“有人用过的,效果还不错。但我也不敢保证一定能管用。”

扶昔阳点头,“同样的病,用的药还不一样呢,这和每个人的体质也有关系。

不过可以试一试,你可愿意把偏方告诉其他人?”

“这有啥不愿意的。”张虎兰说道:“药方就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就跟书本一样,就是用来传授知识的。”

扶昔阳抚须而笑,点头夸赞道:“这世上如你这般胸怀宽阔识大体的人真的不多。

一个做姑姑的,愿意陪侄子一起面对瘟疫,这份亲情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听说瘟疫就色变。

别说是姑姑了,就是一些做父母的,子女要是感染了瘟疫都躲得远远的。”

扶昔阳低头看张小兵他们三个,开口道:“你们可要珍惜你们姑姑对你们的这份爱护。”

张小兵他们三个都立即点头,“我们会记住的!”

扶昔阳随后对张虎兰说道:“他们三个,在书院读书算不上多出色,但他们的品行都是好的,这和你还有你们家的家教有很大关系。

读书可以慢慢来,也许是他们脑子还没开窍。

有些人,到了三十四十岁的时候脑子才开窍。

到了某个时候,他们会突飞猛进,所以你不要着急。”

张虎兰道:“山长放心,我不急的,我对他们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让他们读书是为了开智明理,又不是为了考功名当官。

当然了,他们要是能考取功名当个官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