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抱着看热闹的想法,但李婉宁时刻记得自己是个好母亲,所以也没有完全作壁上观,她剪了几条线,打算帮她们绑粽子。

包粽子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可能难的不仅仅是包,还有绑。

往往费尽九牛二虎包起来的粽子,你再让她绑的时候就可能稍微一动就又绑漏了,别问李婉宁怎么知道的,那都是经验之谈。

杜若包粽子倒是很拿手,她一遍遍的给大家示范,一边示范一边问大家看懂了没,几个姑娘不停的点头,但是实操的时候,发现眼睛是看懂了,可是手没有。

总共也没多少粽子,即使有几个小姑娘的帮倒忙,也很快就包完了,只有刘雅婷勉强包好了一个,其他两个都是在杜若和李婉宁的帮助下,才各自堪堪裹好一个。

刘雅柔双手捧着自己的模样并不太好看的粽子:“母亲,您看,这是女儿包的粽子,一会儿煮好了给母亲吃。

刘雅琴和刘雅婷也纷纷表示:“我们的也给母亲吃。”

李婉宁看着她们用了很多皮但没包进去多少米的粽子,很想说大可不必,但又怕伤了孩子的心:“嗯,好孩子,母亲记得你这份心,不过今天你们三个各自包粽子都自己吃吧,你们的人生第一粽,值得纪念。”

听说让她们三个都自己吃,刘雅柔倒没有再提出异议,依然很开心又略有点遗憾:“那好吧,那我就自己吃。不过母亲不要难过,我已经学会了,明年端午的时候我一定给您包一个漂亮又好吃的粽子。”

倒也有些感动,摸摸她的头:“那就说好了,母亲等着。”

将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大家就各做各的事情。煮粽子用时比较长,一般得两三个小时,在北方的时候煮好了也会在锅里闷一晚上,这样粽子会更糯。

他们打算一会儿每人吃上一个,剩下的就在锅里闷着,明天就很好吃了。

五月份还没有过完,刘雅柔今年新养的那五只小鸡就陆续开始下蛋了,刘雅柔很开心,拿着五个带血的鸡蛋拜托杜若炒个鸡蛋吃。

虽然刘雅柔很喜欢吃东西,但其实她也很少点菜,所以这种偶尔提出的要求能满足基本上都会满足的。

李婉宁只当她不想吃煮的,所以让杜若炒一下,没想到饭桌上,刘雅柔端起炒好的鸡蛋,给每个人的碗里都拨了一块,给李婉宁是最大的一块。

分完鸡蛋,嘴里还嘟嘟囔囔:“这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吃了小鸡生的第一个鸡蛋,每个人都要变得心灵手巧,哥哥们写字越来越好,母亲、姨娘和姐姐们的女工越来越好。”

李婉宁失笑:“可是你好像少说了一个人哎。”

刘雅柔抬头,左看看右看看,面带疑惑:“母亲、姨娘,哥哥、姐姐,都说了呀,没少呀。”

李婉宁指指刘雅柔:“ 你自己呢?”

刘雅柔恍然大悟,但又自信十足:“哦,没说我自己,但是我自己不用说呀,我吃了两次头鸡蛋了,长大以后一定会心灵手巧的,我现在都会包饺子、包粽子了呢。”

大家笑一笑都附和:“是的,是的,我们柔儿以后一定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

最近李婉宁他们除了以往的生意,还增加了一项,那就是挖草药。

因为觉得上次的老大夫特别好,所以李婉宁后来特意去问了一下:“请问您这里一般收哪些草药?”

对于这个愿意花钱救孩子的夫人,老大夫还是有印象的:“我们这里常用的草药都收,比如车前草、金银花、蒲公英、柴胡、麦冬、何首乌、甘草,这些都是擅长随处可见的,如果你们碰到了,倒是可以采下来送到我这。”

一听山上有这么多,李婉宁好像又看到了铜板在向她招手。

随后老大夫就细细和她说每一种药怎么采,有的要连根拔起,有的是从根割断,还有什么药应该什么时候收割,说了几个,李婉宁觉得自己脑子全乱了。

“老大夫,您说的这些有文字记载吗?太多了,我好像有点记不住。”饶是记性还可以的李婉宁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老大夫笑一笑:“有呀,不过不外借,需要你们来抄。”

“好嘞,明天就让我儿子过来抄,谢谢大夫。 ”李婉宁听说有书,松了一口气,可算不用自己再记了。

第二天,李婉宁就派了大少爷,二少爷来抄书。

这本书写的详细程度和流放手册差不多,每一种植物都配图和叶子标本,详尽的描述了其特点和采摘方式、采摘周期,还附带了采摘后如何初步处理,估计是药童们的入门基础。

也正因为是入门基础,所以才没有那么保密,给了他们抄录的机会。

最让李婉宁感激的是,老大夫不仅给他们抄录,还给他们带了一些常见草药的叶子,让他们贴在书上对应的位置,方便和现场实物比对。

就冲着老大夫的贴心,李婉宁都暗暗下决心,以后卖草药的时候,老大夫说多少就是多少,一定不和他还价。

摘草药的事情又交给了几个少爷,反正就是每天早饭后先抄书,然后上山或者地里除草都行,自己选择,然后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儿,继续抄个书,然后剩下的时间自己安排,看看家里有什么事自己主动去做一下。

一般他们带回来的草药,李婉宁和连翘都要再帮他们检查一遍,和书上的图片、叶子全部检查一遍,才放心进行下一个步骤。

几个少爷去山上也不纯粹是为了采草药,有时候砍点柴,挖点野菜割点草回来喂鸡什么的,毕竟现在养的鸡多,有时候光让几个小娃在周边拔草已经不太够了,所以他们去山上就顺便挖一点回来。

因为草药都是顺带挖的,所以不多,攒上一个月可能也就卖个几十文钱,不过李婉宁也不嫌弃,只要能将钱赚到手,多少都是进步。

每个大集,李婉宁也会带着喜字剪纸到镇上去摆一会儿摊,虽然也挣不多,但每次三四十文总是有的,而且她还是带着络子去,只是换了个地方做手工,一点都不影响速度。

所有的小鸡都开始生蛋以后,孩子们的鸡蛋就从来不缺了,而且还略有剩余,煮鸡蛋吃的不香了,就会用其他的方式来烹饪,会省下更多的鸡蛋,杜若就把这些都攒起来,等到李婉宁去镇上交货的时候,就去换东西回来。

有时候是葱姜蒜等各种调料,有时候就换点糙米,有时候甚至还去换点布料,当然,这个都是跟老板私下交易的,不能摆在明面上。

现在所有的物品几乎都有了固定的兑换点,大家为了省点税,都开始过以物易物了的时间了,可别说,自从开启用鸡蛋换东西的模式,李婉宁觉得省钱多了。

再加上大家现在不管是做手工还是抄书,都是越做越熟,越做越快,所以攒银子的速度也提了上来。

李婉宁越发的喜欢数铜板了,主要是非常有成就感和安全感。

以前基本上每个月紧紧巴巴能存一两银子左右,稍微有个意外就不够了,但现在差不多能有一两半了,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有望在种冬小麦的时候就买到牛呢。

想想种地的辛苦,李婉宁再看看钱匣里的小袋子,心里充满了斗志和希望,可能现在生活条件不好,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银子会有的,粮食会有的,牛——也最终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