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李婉宁和刘伯琛又来到了镇上,就和昨天说好的一样,李婉宁坐在那打自己的络子,刘伯琛卖东西。

刚开始还稳得住,过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生意,而旁边的人在叫卖,刘伯琛也开始了。

一个小孩子在叫卖着实有点显眼,所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这可能也是有成效的吧,陆陆续续有人买了点零散的东西,这其中就包括两个香囊。

在无人的间隙,刘伯琛拿着那六文钱,很开心的对李婉宁悄悄说:“母亲,真的有人买香囊哎,已经卖出去两个了。”

李婉宁抬头,发现刘伯琛龇着漏风的大门牙对她笑得正欢,不由得也笑了起来:“不错,我们小四很靠谱,对市场把握好,也有远见。”

记得以前有时候刷到育儿的内容,都说夸孩子不能夸聪明什么的,要夸具体的事情,李婉宁不知道自己说的算不算具体的事情,但能看出来刘伯琛很开心。

手上忙碌着,耳边还不时传来顾客的询问和刘伯琛的介绍,小伙子确实挺会说的,也不知道是天生如此,还是他真心觉得自家产品质量过硬,反正是讲的天花乱坠但你又觉得他讲的都是真的。

“夫人,您看这香囊,香气宜人,持久不散。挂在身上或者放在屋里,都能让您身心舒畅。

而且,这香囊可是我姐姐和阿姨们精心设计的,里面的干花都是我和哥哥们精挑细选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心处理,倾注了我们一家人的美好祝愿。

您要是买回去送给亲朋好友,绝对是一份贴心的好礼物!”刘伯琛热情地向一位中年妇人推销着。

妇人拿起一个比较大的,材质很好的拼接香囊闻了闻,微微一笑:“这香囊确实不错,多少钱一个?”

“不贵不贵,只需十文钱,你看这材质,一般很少有人拿这么好的东西来做香囊的。”刘伯琛笑着回答。

妇人又看了一会儿,虽然有些贵,但确实很喜欢,最后还是掏出钱袋买走了香囊。

刘伯琛高兴的接过钱,美滋滋的装进钱袋里,又拿起一个小的:“夫人,您是今天早上第五个买香囊的人,非常幸运,这个小的送您了。

于是,妇人也美滋滋的走了。

此时,又有两个人过来看对联,刘伯琛连忙招呼道:“来看一看啦!这边的对联都是我哥哥写的!我哥哥才十一岁,写得一手好字,可优秀了。”

他展开一副对联,上面的字迹工整而优美,“这副对联寓意吉祥,用它来装点家门,定能好运连连!”

有人拿起一张鸳鸯戏水的剪纸,赞叹不已:“好精致的剪纸啊!”

刘伯琛笑道:“我们家的剪纸都是我阿姨做的,她的手可巧了,剪的鸳鸯跟我以前见过的很像,还有这些喜字、福字,都很漂亮,无论是成亲,还是过节,都能增添喜庆氛围。”

东西确实不错,但好像大家的注意力反倒被这个卖东西的人给吸引了。

“这小孩说话一套一套的,太招人喜欢了。”

“本来没打算买,现在感觉好像不买就吃亏了一样。”

“对嘞,是人家十一岁的哥哥写的,反正总要买的,就买这个沾沾喜气吧,让家里的娃也向人家学习一下。”

……

李婉宁几乎可以确定,这街市上的喧闹,绝对有他们家这个摊位贡献的一份力量。

转眼就中午了,也到了李婉宁和刘伯琛说好的时间,两人数了数,交完税还有八十七文钱。

于是刘伯琛又开始游说李婉宁:“母亲,要不咱明天再来吧,今天利润还可以呢,如果每天都能卖这么多的话,过年前我们还可以卖不少钱。”

李婉宁想着确实,年前也就这么几天,孩子想来,收益也不错,有钱不赚,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于是点头应承:“好,我们明天再来。”

于是,李婉宁和刘伯琛就成了镇上的常客,基本上每天都会去上半天,挣上几十文,这有时候一百多文。

每到赶集的时候,刘伯礼上午去找夫子,下午则是在集市上边写边卖,今年大少爷和二少爷没来,他们依旧在家里一天不停的开荒。

因为今年开始准备的早,所以不管是对联还是喜字,或者是腊月二十三要贴的窗花,都有足够的量,从来没有断货。

而且在最后几天的时候,因为要过年,有点儿钱的也想家里装饰的更喜庆一些,连翘的插花加上花瓶也卖的比较快。好一点儿的一天能卖二三十个呢。

好在自从上次接了单之后,连翘就时不时的一直在做,防止后面再有人订大单,虽然像那样二十个的大单后面再没见过,但是三四个、五六个的还不稀奇。

多种项目结合起来,一个腊月下来,喜字礼包对联这一项就挣了五两银子,其他人的手工活和抄书也没有停,赚了能有一两多一点,那些花瓶也赚了有三两多,所以光这一个腊月,入账将近十两银子。

李婉宁看着眼前摆的整整齐齐的十个钱袋子,都有些感慨了,要是每个月都能收入这么多的话,哪里还用愁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啊?

几个大孩子也各怀心思,看着眼前的十两银子,猜测着这些钱的最终用途,这可是能满足两个人读一年书的钱呢。

转眼间已经腊月二十九了,李婉宁特意去买了五斤肉,打算拿出一斤包饺子,剩下做两斤红烧肉,再做两斤肉酱,肉酱做咸一点可以放几天,炒菜放点或者面条放一点,美味至极。

还让杜若杀了一只大公鸡,本来还剩下两只来着,李婉宁想一次性都杀了算了,但得到了刘雅柔的反对。

“母亲,地里的小麦快要收割了,那时大家都很累,还不如在大家很累的时候给吃点好的呢。”刘雅柔说的很有道理,让李婉宁不得不发声支持。

“行,那就下次杀吧。”说完又想起等最后一只公鸡被杀了的话,估计刘雅柔要舍不得了:“柔儿,别伤心,明年我们再买一些。”

想做别的没有,想养鸡,那是一定要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