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然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打开监控看一下细节和过程,这大瓜啊。
“你是不知道啊,我们那天去梅子村,可是谁都没说,果不其然,就在村头那,直接把两人给抓了个正着,那丫头一直捂着肚子说疼,可把你石头哥给急坏了,他二话不说背着就朝县城跑,我们在后面追的上气不接下气。
那臭小子啊,是真的上心,结果呢,人大夫说,有了,肚子里的娃都一个多月了,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啊!”
周岚清越说越气,“你说说,我家千挑万选的,怎么就遇到这样的人啊,你要是看不上我家石头,不好意思直说,那你跟媒婆说一声也好啊,非要一边跟那个劳什子表哥不清不楚,一边又跟我家石头接触着,当真是气死我了!”
这……
很难评啊。
赵欣然想劝几句,周岚清直接将自己的苦水给倒了个干净,“欣然,婶子这次是真的谢谢你了,这里都是我给你石头哥准备的聘礼,这盒子里都是首饰,虽然不是什么金贵的,虽说你现在手里有银子,比不过那些金子的,但你别嫌弃,这都是婶子的谢礼,你挑挑,喜欢什么拿什么。”
手里被塞了一个沉甸甸的木盒子,赵欣然打开一看,里面有银簪子、银手镯和耳饰,她数了数,一共十样。
“婶子,这,不合适吧,这可是石头哥的聘礼啊,怎么能让我来选呢?”
赵欣然将盒子盖好,推回去。
盒子回到周岚清手里,她直接从里面拿了花样最大的两根簪子插到赵欣然头上。
“给你你就拿着,要不是你,婶子家可就里子面子都丢干净了,我们一家记着你的好呢,还有你让石头去收魔芋,我们也是赚了些的,这点你拿着,别嫌弃。”
赵欣然顶着两根银簪子回家,进屋就迎上一脸焦急的朱琴。
“欣然啊,你可回来了呀,刚才朱兰花她们过来说,那女子学堂不开了,是怎么一回事啊?”
那几人都是编织队的,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朱琴脑袋都要被她们给说晕了,好不容易到了饭点,这几人才散去。
“娘,晚上上课太费眼睛,我们调整成白日上课了,这个事情,周婶说她全负责,就等着她通知吧。”
反正吴喜之和谭谷秋都住在家里,她就算是学习,也很方便。
饭桌上,赵欣然难得乖巧。
“爹,娘,我把编织队的事情都交给宋念雨来管理了,以后,咱们就每个月查查账本,核对一下就行了,另外每个月初十,咱们还要给周婶和春桃姐发月钱,一人二两,编织队的事情就让她们三个来负责。
娘,你也要学着管理这些杂事,以后咱家的银子都要你来管,所以我们两个都要一起跟着吴夫子学认字和算术。”
“这,娘恐怕做不来吧,这么多银子,我怎么理得清楚呢。”
朱琴第一反应就是拒绝,现在编织队的成品,每个人一天最少几百文,多的那种可以到一两银子,这些都是需要经手的现银,她担心搞砸了。
“娘,你别担心,不是让你现在就经手,而是要慢慢跟着学嘛,要是哪天我有事情出远门了,这一大堆事情,还需要你来呢。”
赵欣然安抚了两句,继续说。
“爹,你呢,就负责看好我们家里的这个工作坊,现在是北淮叔和孟娥婶在做,后期要是忙不过来,咱们就再多招几个人来,不过现在有两个侍卫,也可以一起做,你啊,就做好监工,把握品质。”
魔芋爽这个零嘴,全家人都喜欢。
“欣然,你从哪里弄来的辣椒,这些有没有种子,咱们也去种一些,到时候直接用也行,卖种子也行。”
赵来福是这样想的,那些调料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哪怕不做魔芋爽,以后也可以卖调料啊。
“种子有的,我待会拿给你,咱们就可以种在后院,或者去把那片地给开出来,先平整以后,再种菜。”
“至于阿远嘛,你就协助爹娘,检查账本,我请了一个账房先生来,到时候他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去谈生意、收账,爹、娘,你们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就直接问,这个账房先生肯定是和我们一条心的。”
“我打算今年九月份的时候,等粮食收完了,我就去郡里,我要去那边做生意,顺便看看,咱家以后能不能搬到那里去。”
搬家这件事对于几人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遥远,朱琴和赵来福都不太愿意,赵家村再怎么贫穷,那也是住了一辈子的地方,要是去了人生地不熟的郡里,也不一定就好住。
“好端端的,怎么就要去郡里了啦,欣然,咱家现在房子也有了,还有编织队和魔芋爽的工作坊,这两项的进项够咱们吃了,就不用去那些烧钱的地方了吧。”
朱琴是第一个不同意的,大城市里生活不容易,吃棵菜都要花钱,哪有在自己家舒服,虽然村里的人喜欢说些闲话,偶尔还会有冲突,吵吵嘴什么的,可毕竟住了一辈子,都有感情了。
“娘,咱们的魔芋爽要卖到其他地方去的嘛,只在咱们永安县卖,市场太小了,不过,你放心,我们经常会回来的。”
说着,赵欣然感觉给阿远使眼色,让他帮忙劝劝。
收到信号的阿远,秒懂姐姐的意思。
“娘,我以后还要参加考试呢,要是我学的好,还会去京城呢,咱们一家肯定是要一直在一起的嘛,难不成我和姐姐都在外面,你和爹还一直都留着这里吗?
娘,咱们目光要放长远些,你和爹在地里辛苦了一辈子了,合该去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到时候,让姐姐给你们几个丫鬟,咱们吃饭都让丫鬟喂。”
一番打趣,朱琴又好气又好笑,夹了一筷子菜塞到阿远的嘴里,“快些吃吧,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完饭,阿远丢下碗就跑的没影,朱琴叫了几声也没回应。
“这孩子,整天就知道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