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哪里就不务正业啦!再者说了,惹您老人家生气的分明是另一边的我呀,您来找我算哪门子账嘛!”此刻,小小的朱棣像只受惊的兔子一般,紧紧地躲在朱标的身后,小心翼翼地探出个脑袋来,满脸都是不服气的神色,嘴里还嘟囔着。

“嘿哟,他难道不是你吗?少给老子耍滑头,有本事别躲在你大哥背后当缩头乌龟啊!”朱元璋刚刚一阵猛跑,这会儿才停下脚步,微微喘着粗气,但那股一直憋在心头、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的闷气倒是消散了不少。只见他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地站在朱标跟前,大声呵斥道。

“爹,如今这老四确实不知情,况且他也没干啥坏事。您就大人大量,消消气儿吧。”朱标瞧着眼前这两人一个追一个躲的滑稽场面,原本沉重的心情竟也在不知不觉间轻松了许多。他连忙出言劝解,生怕这父子俩再闹起来。

“罢了罢了,重八,咱们暂且先听听那天幕之上到底会如何言说吧。”马皇后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禁无奈地摇头轻笑一声,随后缓缓开口劝道。

“好好好,听妹子的便是,这次就饶过你这小兔崽子。”朱元璋听到马皇后发话,当即不敢再有二话,乖乖地走到马皇后身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并示意朱标也一同落座。

众人纷纷抬起头,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那天幕,满心期待着接下来将会发生些什么。

悠然恰如其分地谈论起有关出海的事宜,然而就在这其中,她竟意外瞥见了朱元璋留下的评论。于是,她下意识地瞄了一眼时间,发现距离此刻并没有过去太久。略微思索一番后,她暗自思忖道:“稍等片刻,再讲述一下相关情况也好。”

紧接着,悠然缓声道来:“诸位听我细细说来,这些便是关于出海的种种情形。自从郑和率领庞大船队浩浩荡荡地下西洋之后,时光荏苒,将近百年光阴匆匆流逝。在此期间,葡萄牙人的足迹悄然踏上了澳门这片土地。曾经,那片广袤无垠的海洋之上,驰骋着威风凛凛的三保船;

而如今,这片海域已然被来自欧洲的人们所掌控。至此以后,在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长河之中,航海领域的主导权逐渐落入了欧洲人的手中。众多欧洲国家犹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争先恐后地驶向远方,开启了海外殖民扩张的征程。其中,有一个国家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野心,在地球上大肆侵占他国领土,以至于其所拥有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地。正因如此,这个国家被誉为‘日不落帝国’,只因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片被它所占有的土地正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说到此处,悠然不禁微微叹息一声,心中暗忖:她着实希望天幕之下的那些帝王们能够审时度势、锐意进取,从而作出变革之举。毕竟,在华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卓越非凡的皇帝,难道以他们之能,还无法成就这般惊天动地的伟业吗?若真能如此,那么这“日不落帝国”的殊荣,理应归属华夏才最为恰当啊!

“日不落帝国?”汉武帝刘彻望着眼前的画面,心中满是震撼。那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之名,意味着太阳的光芒能够普照其所有的土地,太阳在此处将永不西沉。

刘彻凝视着天幕,清晰地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模样。他深知,除了广袤无垠的大汉疆土外,在远方还存在着如此辽阔的大地。如今目睹他国竟能有这般成就,当他看到天幕之上所展现出的日不落帝国那遍布全球的领地时,刘彻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地方,内心深处的野心如同一颗种子开始萌芽,并迅速生长,仿佛只需一个合适的契机,便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与此同时,唐太宗李世民同样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上的地图,口中喃喃自语道:“你们快看,这些地方,日不落帝国!朕坚信,我大唐的威武之师亦能达成此等壮举。”说罢,他转头望向台下的一众朝臣,尤其是那些曾与他一同浴血奋战、打下这片江山的臣子们,眼中闪烁着兴奋而坚定的光芒。

然而,就在此时,魏征听闻此言后,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直言不讳道:“陛下,当前大唐的重中之重乃是改善民生,至于海外之事,时机尚未成熟。”

下方站立着的那些武将们,目光自然而然地被远处那片广袤无垠的领土所吸引。他们的眼眸之中闪烁着光芒,宛如星辰般璀璨夺目,而这光芒与李世民眼中的如出一辙。对于这些武将而言,为国征战乃是他们存在的最大意义,每当有新的疆土展现在眼前时,内心深处的热血便不由自主地沸腾起来。

然而,就在他们欲开口表达心中所想之时,一个身影却突兀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正是那直言敢谏的魏征!众人见状,只得纷纷闭上嘴巴,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毕竟谁都清楚,如果此时贸然出声,恐怕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如同指责陛下那般严厉的斥责。

李世民看到魏征站了出来,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显然对他此刻的举动感到极为不满。但尽管心中不悦,他也深知魏征所言不无道理。如今的大唐正处于最为关键的时期,任何决策都需谨慎对待。

“好了,朕知道了。朕不过是随口问问你们罢了,眼下时机未到,但这不代表日后当大唐风调雨顺、国力昌盛之时,我们便不能有所行动。”李世民强压下心头的不快,缓缓说道。

魏征听闻此言,微微躬身行礼,回应道:“陛下英明,臣等定当谨遵圣意。”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边的秦始皇也将目光投向了天幕之上。只见那画面中清晰地展示出了日不落帝国辽阔的领土范围,与之相比,自己的大秦帝国所占有的疆域似乎显得有些狭小。秦始皇凝视着这一切,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之中……

“朕不仅要一统六国,还要让我大秦的旗帜飘扬于世界的每一寸土地!”秦始皇嬴政昂首挺胸地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天幕上那一片片广袤无垠的领土。他心中的豪情壮志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般,炽热而不可阻挡。

然而,若论及野心与能力,永乐年间的明成祖朱棣亦是当仁不让。此刻,朱棣同样凝视着天幕上方的那些疆土,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他已然心知肚明。尤其是郑和下西洋之事,尽管此时尚未启程,但朱棣深知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和潜力,更不用说天幕已经说出来下西洋所带来的一些利益和影响。

遥想当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至海外各国,引得数十个小国纷纷派遣使节前来大明觐见。然而,朱棣心中明白,这种表面上的繁荣不过是短暂的辉煌。如今,当天幕展现出另一种可能——殖民时,朱棣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果敢的决断力,朱棣坚信,只要充分利用这天幕所提供的信息和指引,大明必将迎来更为灿烂的明天。无论是拓展海外殖民地,还是彻底解决北方边境那些屡屡犯境的鞑靼部落,朱棣都有着十足的把握和信心。

不过下面的悠然说出的一些事情,让朱棣有点面色大变。

“这便是我所要讲述的有关海洋之上的部分事情。哦,对了!方才我偶然瞥见了洪武帝提出的那个问题。正好这个时间还比较充裕,而且这件事情我也知道一些,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叙说一番永乐大帝的过往历程吧。”悠然缓声言道,其面上似笑非笑,流露出些许难以名状的微妙神情。

原来啊,她内心深处藏着那么一点儿小小的恶趣味——关于永乐帝朱棣那些深埋已久的隐秘之事,如今即将被公之于众啦。不过呢,悠然心底里倒也存有一份良善之意,她期望通过此番讲述能令对方领悟到一个道理:不管如何,永乐大帝朱棣的丰功伟绩都是无法抹去的;他那卓越非凡的才能更是举世皆知、令人瞩目;况且当初促使他走上这条道路的缘由实则情非得已。只盼望着他可以抛下心中那份执拗与执念,安心地做好真正的自己便足矣,毕竟在悠然眼中,他永远都是那位最为出色的永乐大帝。

就在此时,身处永乐年间的朱棣正端坐在一把雕花檀木椅上。听闻悠然所言之后,他那张原本波澜不惊的面庞上瞬间闪过各种复杂难辨的神色,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又光芒乍现,但最终所有的情绪皆缓缓沉淀下来,化作一抹坚定不移之色。仿佛无论前方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何种局面,他都已然做好万全之策,胸有成竹地去应对一切未知的挑战。然而,对于自己往昔所行之事究竟能否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认可和接纳,朱棣的心中却着实没有十足的把握……

但是他会向他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他最后的选择是错的。

朱棣静静地凝视着那片辽阔的天幕,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他迫切地想要知晓自己在后人心目中究竟会被如何评说。

思绪飘飞间,悠然的声音在天幕上响起:“永乐帝朱棣,是洪武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降生于应天府,那时正值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之际,朱元璋甚至连瞧上一眼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便匆匆奔赴前线指挥作战去了。时光荏苒,直至数年之后,当朱元璋即将登上皇位之时,方才想起给自己在渡江后所生的那几个孩子取上名字,其中之一,便是朱棣。”

接着,悠然继续道来:“自小,朱棣与他的兄弟们便接受着极为严苛的军事训练。毕竟,身处乱世之中,唯有具备过硬的本领方能自保并守护家国。而与此同时,由于朱元璋对文教亦是相当看重,故而朱棣与众兄弟亦有幸得到了正统大儒们的悉心教导,研习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稍作停顿后,悠然的声音再次传来:“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诸位皇子为王,而朱棣则被册封为燕王。朱元璋深知,元朝之所以走向覆灭,其中一条至关重要的缘由便是君主势单力薄,臣子却权势滔天,以致皇帝得不到藩属势力的有力屏障与协助。正因如此,分封诸王之举旨在令各藩王成为皇帝坚实的守护者,共同维系朱家皇朝千秋万代的统治基业。”

“分封诸王?这后面的皇帝怎会生出如此念头!”李世民眉头紧皱,满脸疑惑之色。要知道,那大汉王朝因着分封之事,引发了多少乱子啊!且不说汉初的七国之乱,单是东汉末年,那些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们就让天下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乱纷争之中。再瞧瞧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何尝不是因着分封而导致了八王之乱等一系列祸事呢?

朱元璋竟然作出这般决定,着实令李世民难以理解。他难道就不曾顾虑过此举会给后世子孙埋下巨大的隐患么?倘若将来继承皇位之人无法有效地掌控这些被分封出去的诸侯王,那么江山社稷岂不危矣?

“陛下,兴许是后来的朝代局势有所变化吧。咱们不妨接着往下看,说不定便能明白其中缘由了。”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一脸忧思,赶忙出言宽慰道。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所言,觉得倒也不无道理。当下点了点头,便将目光重新移回到书卷之上,希望能从后续的记载里找到答案,解开心中的谜团。

“分封诸侯?这究竟是谁出的馊主意啊!简直就是自寻烦恼嘛!”刘彻忍不住抱怨起来。他对分封诸侯所带来的种种隐患和麻烦可谓心知肚明。想当年,自己也曾深受其害,一度受到各方诸侯的掣肘与限制。好在经过一番努力和权谋斗争,如今总算摆脱了他们的束缚,使得局面得到了控制。但即便如此,那段经历依旧让刘彻刻骨铭心。

刘彻很难理解为什么,但是他很对这个政策并不认可,只是后面的事情,还是要多看看为好。

秦始皇没想到后面的皇帝还有人去做这件事情,他记得天幕说过分封带来的一些事情,后面的汉朝不也是因为有明君能够处理这件事情,而且还有自己的计策去真正的解决这件事情,所以秦始皇没想到后面既然知道分封的问题还是要实施分封。他很难理解。

“洪武九年,燕王朱棣与魏国公徐达的长女徐氏喜结连理。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武十三年。此时的朱棣已踏上前往北平就藩之路。按照朝廷制度,每位亲王皆可拥有一支被称为“护卫”的军队,人数则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少则三千之众,多则可达一万五千人之数。从表面上来看,这些亲王们无权干涉地方政务,但在特殊紧急状况下,他们却有权调动所属王国境内的镇守兵马。每逢军事行动展开,诸位王爷均需率领自己的护卫军一同出征。那些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威名远扬的将帅们,即便身担大将军之职,有时候亦不得不听从亲王们的调遣指挥。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无情地转动着。洪武二十五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太子朱标不幸离世。这一噩耗令朝野震动,朱元璋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面对如此变故,学士刘三吾向朱元璋进言献策,最终朱元璋采纳其议,决定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此断绝其他诸王之觊觎皇位之心。

岁月如梭,洪武二十八年,秦王与世长辞;而在洪武三十一年,就在朱元璋生命的最后时刻,晋王也撒手人寰。至此,朱棣已然成为诸王当中最为年长之人。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和历练,他不仅麾下有着久经沙场、训练有素且经验丰富的护卫军队,而且其实际权力范围早已超越了“列爵不临民”的既定规制。

此时的朱棣,恰似那只羽翼日益丰满的雄鹰,浑身散发出一股令人敬畏的气息,仿佛在默默地积蓄力量,耐心地等待着一飞冲天、翱翔九霄的最佳时刻降临。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这一天,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龙驭宾天,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登基称帝。朱元璋临终前留下遗诏,严令诸位藩王留在各自的封国之中,不得入京奔丧。然而,燕王朱棣心系京城局势,毅然决然地从北平启程前往南京。可惜,当他行至半途时,却收到了朱允炆的诏令,无奈之下只得止步不前。

新帝朱允炆一即位,便采纳了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决定对各地藩王实施削藩之举。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数位藩王先后被剥夺爵位,沦为庶民。其中,周王与燕王不仅为同胞兄弟,关系最为亲密无间。朱允炆身旁的那些谋臣们见状,纷纷进言道:“陛下欲铲除燕王势力,理应首先拿周王开刀。如此一来,便可避免他们二人暗中勾结,联合起兵造反。”

于是乎,建文皇帝朱允炆便捏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派遣曹国公李景隆率领大军星夜兼程赶赴河南。这支军队犹如神兵天降一般,采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迅速包围了周王府。刹那间,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周王府内顿时乱作一团,府中的众人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最终,李景隆成功地将周王朱橚及其全家老小,包括后宫的众多妃嫔一并擒拿。随后,这些人皆被五花大绑,押解进京。不久之后,朱橚被贬为庶民,并连同他的家眷一起被迁往遥远的云南边陲之地。除此之外的还有湘王朱柏不堪受辱,骑马冲入火海协同家人自焚于府内。

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听闻局势已然变得十分紧张之后,心中暗自思忖良久,最终决定采取一系列行动来应对这一局面。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往应天府当作人质,试图以此向建文帝表明自己并无反叛之心。然而,朱棣深知此举只是权宜之计,他本人则继续佯装生病,整日待在府中足不出户。

尽管如此,建文帝并未轻易相信朱棣的这些举动,反而派遣众多眼线严密监视着朱棣的一言一行。就在众人以为这场对峙将会持续下去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齐泰和黄子澄等大臣竟然建议称,应当故意放走朱棣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以此来麻痹燕王,让其放松警惕。这个提议在建文帝面前得到了通过,很快,朱棣的三个儿子便踏上了归乡之路。

紧接着,朱允炆下达诏令,任命张昺担任北平布政使一职,同时又安排谢贵和张信分别掌管北平都指挥使司。这样一来,谢贵得以凭借手中权力牢牢掌控住整个北平地区。不仅如此,朱允炆还另外指派都督宋忠、徐凯以及耿瓛率领各自所部兵马屯驻于开平、临清和山海关等地,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此外,他更是下令调动并检查燕王府的护卫军士,进一步强化了针对燕王的防范措施。

朝廷削夺朱棣王号和逮捕燕府官属的诏书也在这时到达北平。而此时的朱棣,看似癫狂的表象下实则隐藏着深谋远虑。他之所以佯狂,无非就是想要拖延时间,以便能够在朝廷大军抵达之前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为此,他秘密下达指令给自己的心腹护卫指挥张玉和朱能,要求他们迅速集结八百名精锐将士,悄悄潜入王城负责守卫事宜。”悠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