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从上山到上朝 > 第三百八十一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气 一场雨也没带来多少凉爽

心情 坐着看两边斗法

刑部成为大焦点,

尚书空缺侍郎上。

两边斗法在场外,

我在这里坐着看。

杨景林被押回王都已然三天。今日,是提审他的头一天。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御书房的案几上,我正批改着奏折,忽然才想起,自俞法宽死后,刑部尚书之位便一直空悬着,刑部的诸多事宜,都由刑部侍郎上官文杰操持着,这次杨景林的案子,自然也落到了他肩上。

其实,我并不怎么担心这个案子会出什么大乱子,之所以一直放任不管,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探一探朝堂结党的情况到底严重到了何种地步。我在御书房里,安安心心地等着,等着有人来把今日提审的情况告诉我。至于这个人究竟是谁,我心里也没个准数。

刘文海今天估计也是为了躲清闲,也待在我的御书房里。他悠哉悠哉地坐在一旁,品着香茗,看着我处理政务。

“陛下,您似乎一点儿都不担心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啊?”刘文海一脸好奇地问道,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眼神里却透着探究。

我放下手中的笔,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我怎么能不担心呢?要是真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不管是哪一方,我都得用雷霆手段去打压了。一个是我儿子,一个也算是朝中重臣,唉,都有些不忍下手啊。”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满是无奈,脸上也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愁容。

刘文海听了,没有回应,只是轻轻笑了笑,端起茶杯,缓缓喝了一口茶,那神态仿佛在说,这朝堂的纷争,他早已见怪不怪。

午后,阳光愈发炽热,整个皇宫都被笼罩在一片金黄之中。刑部侍郎上官文杰和侍中杨景宇一同来到了御书房。我与刘文海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既有对他们到来的期待,也有着对朝堂局势的了然。

“说说吧,今天什么情况?”我开口问道,眼神在他们两人身上来回打量着。

上官文杰看都没看杨景宇一眼,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臣奉旨审理杨景林一案。今日第一次当堂审理,毫无进展呐。主要是御史台提供的证据都是些传言,根本没有实际的证据。原本臣想着,要是御史台再拿不出证据,就可以放人了。但是呢,刑部官员在查访中发现,杨景林的确在各地有几处房产,来源不明,所以……”上官文杰说到这儿,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看向我,眼神里带着一丝询问的意味。

“既然查到了,那就继续查,只要别冤枉了杨景林就好。”我给出了自己的态度,语气平和却又不容置疑。

与此同时,我不着痕迹地看向杨景宇,只见他听到我这话,似乎受了些惊吓,脸上微微变色,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

等上官文杰退下后,我直直地看向杨景宇,笑着说道:“怎么?你们杨家还真有见不得人的事吗?”这笑容里,带着几分调侃,也有着一丝试探。

杨景宇立马“扑通”一声跪到我身前,脸上满是焦急与惶恐,说道:“陛下,杨家行事向来磊落。只是上官侍郎所说的理由,臣觉得过分牵强。朝中各个大臣,谁没点不为人知的私产呀?”

我听到这里,心里有种想笑的感觉,转头看向刘文海,问道:“你有吗?”

刘文海“哈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而肆意,回应道:“陛下有,臣就有。”

我也跟着大笑起来,在这笑声中,朝堂的严肃氛围似乎都被冲淡了几分。笑罢,我不忘伸手扶起跪在地上的杨景宇,说道:“景宇啊,只要杨家持身中正,朕不会让人随意污蔑你们杨家的。”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里却透着让人安心的坚定。

杨景宇听后,连忙谢恩,然后退下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暗暗思忖,这杨家,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呢?

杨景宇走后,御书房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我和刘文海闲来无事,便摆开棋盘,对弈起来。棋盘上,黑子白子交错纵横,仿佛是朝堂局势的缩影。

我盯着棋盘,手里捏着一枚白子,迟迟没有落下。心里想着,这一步若是走错,怕是满盘皆输。再看刘文海,他也皱着眉头,紧紧盯着棋盘,眼神里透着专注与思索。只见他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权衡着每一步的利弊。

“陛下,您可得小心咯,臣可不会手下留情。”刘文海忽然抬起头,笑着说道,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挑衅,仿佛在说,这一局,他势在必得。

我轻笑一声,说道:“你尽管放马过来,朕可不怕你。”说着,将手中的白子轻轻落下,那“啪”的一声,在安静的御书房里格外清脆。

刘文海看着我落下的棋子,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也落下了一枚黑子。这一来一回之间,棋盘上的局势愈发紧张起来。我们两人都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在棋盘上置对方于死地。每一步棋,都像是在朝堂上的一次博弈,暗藏玄机。

就在我们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高敬之来了。他一脸严肃地走进御书房,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事禀告。”说完,便双手递来一份奏折。

我接过奏折,快速看了看,说道:“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高敬之默默起身,退出了御书房。

我将奏折交给刘文海,他看后,又是一阵大笑。我没好气地说道:“朝廷开始有歪风邪气了,你这个做丞相的,还能笑得出来?”

刘文海躬身回道:“陛下,臣只是觉得这些手段都过于简单了。看着他们这么斗法,我猜时间拖久一点,怕是下三滥的手段都要用上了。”

高敬之的奏折中说:杨景林案,御史台的清流们觉得是一个挣名声的好机会,所以搜集证据也格外卖力,他们也就抓住一点,杨家这么大的家族,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什么污点;而杨家似乎也开始担心这些了。

两方越是这样,我越是不会干预。我说道:“刘丞相觉得接下来应该如何啊?”

刘文海摸了摸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那就看着他们斗吧。只要不过分,陛下都可以任由事情发展。”

“好,那朕就坐着看。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来来。”我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仿佛在看一场精彩的好戏。

这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杨景林一案,不过是个导火索,引出了朝堂深处的种种暗流涌动。我作为这天下之主,要做的,便是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控好朝堂的平衡。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景林案的调查还在继续。御史台和杨家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各种证据、传言不断涌现。朝堂上,大臣们也分成了不同的阵营,有的支持御史台,有的为杨家说话,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

我坐在朝堂之上,看着下面吵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们,心里暗自冷笑。这些人,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一涉及到自身利益,便原形毕露。我扫视着众人,眼神在几个关键人物身上停留片刻,试图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辞中,看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一天,下朝后,我回到御书房,刚坐下,便有太监来报,说御史黄品求见。我微微皱眉,心里想着,他这个时候来,又有什么事呢?

“让他进来吧。”我说道。

御史黄品一脸严肃地走进御书房,行了大礼后,说道:“陛下,臣有重要发现。”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双手递给我。

我接过文书,仔细看了起来。原来是他们找到了杨景林与一些官员勾结,谋取私利的证据。我看完后,没有说话,只是将文书放在一旁。

“陛下,如今证据确凿,杨景林罪无可恕,还请陛下严惩。”御史黄品言辞恳切地说道。

我看了他一眼,说道:“此事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等他退下后,我陷入了沉思。这份证据,若是真的,那杨景林确实犯了大罪。可这背后,又是否有什么阴谋呢?我叫来了刘文海,想听听他的看法。

刘文海看完证据后,说道:“陛下,这份证据看似确凿,但臣总觉得有些蹊跷。这御史台,会不会是想借此机会,打压杨家,壮大自己的势力呢?”

我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有此疑虑。这朝堂之上,人心叵测,朕不得不防啊。”

就在我们讨论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说杨家找到了证据,证明御史台的一些人收受贿赂,故意陷害杨景林。这一来二去,案子变得更加复杂了。

我看着这不断变化的局势,心里有些无奈。这朝堂,何时才能真正太平呢?我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

日子又过了几天,杨景林案终于有了新的进展。上官文杰再次来到御书房,向我汇报调查结果。

“陛下,经过臣的深入调查,发现杨景林确实存在一些不法行为,但御史台也并非完全清白。他们在调查过程中,也有一些违规操作。”上官文杰一脸严肃地说道。

我听后,沉默了片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继续斗下去。上官爱卿就在辛苦几天让他们在斗一段时间,但是爱卿你要记住,一定要立身中正啊。”

上官文杰听后说道:“陛下信重,臣自当奉旨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