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我在万界填补遗憾 > 第139章 张翠山:义母郭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声呼唤虽然不大,但在寂静的场地上却显得格外清晰。

只见张翠山闻言后,毫不犹豫地快步上前,稳稳当当地站在了众人面前。

他转过身来,面对着张三丰,恭恭敬敬地弯下腰去,行了一个标准的躬身礼,口中郑重其事地喊道:“师父!”

此时,张三丰面色平静如水,淡淡地开口说道:“翠山,今日这些武林同道前来,皆欲向你问询那金毛狮王谢逊的下落。”

话音刚落,张翠山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仿佛心中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挣扎。

张三丰见状,再次不紧不慢地开口安慰道:“翠山,为师知晓此事关系重大,全凭你自己心意。若你愿意讲出实情,那便如实相告;

倘若你不愿提及,此地乃是武当,为师尚在人世,断不会有人能逼迫我武当弟子去做不情愿之事。”

这番话虽然说得云淡风轻,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和坚定却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直直传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冷哼,原来是昆仑派的何太冲大声叫嚷起来:“张真人您固然武功盖世,但若我等在场数千人一拥而上,我就不信您在真气耗光之前能把我们全部杀光!”

此言一出,场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

“金毛狮王和晚辈有八拜之交,义结金兰。谢逊身在何处,实不相瞒,晚辈原也知悉。但我武林中人,最重一个‘义’字,张翠山头可断,血可溅,我义兄的下落,我决计不能吐露。”

“此事跟我恩师无关,跟我众同门亦无干连,由张翠山一人担当。各位若欲以死相逼,要杀要剐,便请下手。”

“姓张的生平没做过半件贻羞师门之事,没妄杀过一个好人,各位今日定要逼我不义,有死而已。”

张翠山这番话一脸正气,江湖之人,出卖朋友就是大忌,别说正道人士,就是邪魔外教都瞧不起你

只见那杨宇慢悠悠地从地上站起身子,他那副模样要多懒散就有多懒散,活脱脱一个街头混混般吊儿郎当地向前走去。

一边走着,他还不忘大大咧咧地伸手往自己胸前一掏,竟然摸出了一瓶丹药来。

杨宇随手将那瓶丹药扔到张三丰面前,然后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张真人,您瞧好了,这可是上好的小还丹!要是打斗得累了,吃上这么一颗,保管您体内的真气瞬间就能回满!”

他这一番话喊出来,可把在场的众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了。尤其是何太冲,心中暗骂不已:好,老子不过就是放几句狠话吓唬吓唬人罢了,你倒好,直接拿出这等神药送给张三丰,难道真想看着他把咱们全都杀光不成?

而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空闻方丈突然开口问道:“这位施主,不知您手中怎会有出自我少林的小还丹呢?”杨宇听后却并不答话,只是微微抬起手,朝着天空指了指。

空闻方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仰头望去,这才发现头顶上空竟有一只体型巨大的神雕正在盘旋翱翔。

看到此景,空闻方丈不禁失声惊呼起来:“难不成……你竟是那神雕大盗的后人?”

“妈的!果真是你们少林叫出来的名号!你这秃驴完蛋了!张老道,等会儿打起来,少林就交由老子来收拾!”杨宇怒不可遏地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空闻大师的鼻子,口中更是毫不留情地大骂道。

站在一旁的张三丰则只是淡淡地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如此甚好,老道我与少林之间确实有些渊源,实在是不愿意与他们动手。”

说罢,他那双深邃而睿智的眼眸缓缓扫过全场众人。

紧接着,张三丰朗声道:“在场的诸位,是否都与何掌门持有相同的想法呢?”

话音刚落,场上顿时陷入一片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张三丰身上。

就在这时,只见峨眉派灭绝挺身而出,高声喊道:“张真人,我们峨眉派与贵派武当向来关系友好。今日这场纷争,峨眉派决定保持中立,绝不参与其中。”

“况且,峨眉派的郭襄祖师在她六十岁时便卸下了掌门之位,而后又在外游历江湖长达二十年之久。当她最终返回峨眉并圆寂之时,曾向前任掌门留下遗言,言明武当的张翠山乃是她的义子。按照辈分而论,我等理应尊称他一声师叔。”

此语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场中的各大掌门皆是面露惊容,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就连一向沉稳的宋远桥,此刻也是忍不住朝脸色憋得通红的张三丰投去关切的一瞥,心中暗自叹息一声:看来今日师父怕是真的要大开杀戒了,毕竟谁不知道他老人家对那郭襄女侠暗恋了八十多年呐……

没错,这便是杨宇于《神雕侠侣》之中所留下的一记后手。

杨宇对于郭襄是否仍会如原着那般,一见杨过便误了终身之事并不知晓。

他仅仅留下一封信笺,嘱咐郭襄倘若能够存活至张三丰收纳其第五名弟子之时,需悄悄将此第五弟子收作义子。

依据《倚天屠龙记》的原着所述,郭襄年逾六旬便已离世,而那时张翠山甚至尚未诞生。

但如今看来,由于杨宇在《神雕侠侣》中的这番作为所产生的影响,尽管郭襄最终依旧选择了出家,但却并未再被儿女私情所困扰,反而是因此得以延年益寿,足足多活了二十余个春秋。

此刻,张三丰面色苍白,身躯微微颤抖着,满含期待地向张翠山发问:“翠山,此事当真如此?”

张翠山赶忙拱手行礼,恭声回答道:“师父,当年徒儿年仅九岁之际,的确曾在武当山下拜过一位义母。只是,徒儿亦无法确定那位义母究竟是否正是郭襄祖师啊!”

言罢,张翠山似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之物,伸手探入怀中摸索一番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小巧玲珑、比成人拳头还要略小一些的木制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