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卖那个药,不是长久之计,也不能老私下里卖。也没个合格证,没个户口的,等到制度完善,就违法了。

攒够了创业资金后,洛清微找到大学领导,主动捐献药方给学校,建议学校创办校办企业,成立保健品公司,建生产车间。生产保健品。有这药方子,完全可以稀释成口服液,养生酒啥的。

既有药效,又能长期服用,细水长流,挣得更多。

校领导高兴呀,这是送政绩上门。

如今是全国向钱看,各单位都想着创办企业挣钱,等着拨款发工资,那就是等死,工资都发不全额,更别说福利了,那是想屁吃。

他们正不知道能干点啥的时候,这不是就送上门了,还是正对口的产品。保健品,还是现成的药方子,只要实验室论证一下,确定功能和副作用,合格了就能上马的项目,医科大学还不手拿把掐嘛。

这可比建药厂强太多了,他们没那么大的实力,设备就买不起,银行也不可能给他们贷那么些钱。但是保健品嘛,用不上啥选进设图,十万八万的就能把架子支起来,这点儿钱,还是能解决的。

校长是个护短的师长,把创办保健品公司的策划案交给上级部门审批的时候,明确提了,这是学生自己研发的药方,得给洛清微至少一成的利润算提成。

洛清微这名字,在医疗系统还是很有用的,她亲妈孟南汐烈士是一方面,还有孟二舅的影响力。很多领导都知道她的身份,小时候吃百家饭嘛。

一看是她的方子,都没卡,就给签了字。

当时领导班子开会的时候,孟大夫就在呢,他既是医科大学的副校长、教授,又是保健部门的专家,还是上级部门请的顾问,身上的衔多了去。

校长一说出捐方子的同学名字时,人孟大夫就说了,他外甥女可不是专门弄这药出来挣钱的,是在古籍里翻到的半拉古方,写功效的书页丢了,她自己试着做的药,还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改良。做好之后找他看,他是老大夫了,一眼就看出是啥功效的。这玩意儿放他们家人手里没啥用,他们家人也没人用得上。

但方子确实是好方子,那么白放着怪可惜的,不如回报母校。

在场听的领导,嘴上一个劲儿的夸洛清微识大体,有公心,讲奉献,啥话好听说啥呗。

心里呵呵,平时老孟那话少的,三杠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这一下解释这么多,还特别强调他们家没人用得上,咋那么不信呢?在座的,谁还不是学医的了?男人到了五十岁以上,都一个样儿。没点力不从心,那是怪物。

呵。

但是该举手大家都很痛快,造福全民的事儿,肯定得支持。

话又说回来了,自家单位产的东西,员工拿点试用装,勇敢的为单位奉献自己,亲身试药,是不是也合理?

真那么好,别说一成的利,给人家孩子两成,也应当应份。

洛清微能要这个钱嘛,只说等厂子盈利,用这个钱的一半做奖学金。另一半改善学校环境和师生待遇。

原来校长是想着,没多少钱,学生有这个心,是好事儿,哪怕是能多给食堂改善改善伙食,也很好了。

可头一年建厂,只生产出一小批保健酒,就供不应求,挣了小十万。今年是第二年,厂子里恨不得二十四小时轮班倒,生产的口服液和保健酒,卖到了全国各地。才大半年的时候,净利润已经过两百万了。

这还是受原材料不足的影响,要是原材料供上,都不敢想,得挣多少钱。

也就是说,分给洛清微的钱,该有二十万。奖学金十万,剩下十万,给教职员工发福利。

啥奖学金能用得了十万啊?三百块钱都是一等奖学金了,再加上每月的十几块钱补助,根本花不完。

现在的大学生,没学费,每月还发补助,完全够生活的。节省的孩子,一个月还能攒几块。再加上奖学金,比一个工人一年挣的都多。

十万块钱,够给上千个孩子发奖学金了。总共学校里还没有三千学生呢。

教职员工全校不到三百人,这是把打扫卫生的看大门的全算上的数儿。与其一人发百八十的奖金,还不如来点更实在的。

校长现在腰杆子硬得不得了。已经在吹风会上暗示,要盖新家属楼了。不用他说,主管校办工厂的副校长直接就提了,新家属楼,得单独给洛清微留一套大房子。这个谁都没意见,全票通过。

就这么着,卖药这个事儿,算是推出去了。

彭大军接着卖保健酒,给校办公司做代理商,挣的还是那一份钱。但这回能光明正大的挣,挣得还更多。人家现在也是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彭总了。

二表哥,拿着原始资本,找药厂做代理,往各地送药,后来带着做医疗器材。二舅在卫生系统桃李满天下,大大小小的医院,各级卫生部门,都有门生故旧,别人往医院里送药送机器不容易,对二表哥来说,真就是打个招呼的事。也没啥拖欠,挣得是跑业务的辛苦钱,但是利润丰厚且稳定。

怕给二舅丢脸,质量他是不敢马虎的。

挣了钱之后又做房地产,京城确实是批下来地了,要盖商场,位置特别好。

特区那边儿,是盖商品房。

“房子建起来不打算往外卖,您是不知道,那边儿现在每天都得好几万人过去打工。人多得没地方住,咱盖几栋楼,就往外出租,坐着收租金就不是小数儿,源源不断的进钱,几辈子人够嚼用的。”

嗯,这个老太太知道,报纸上全是特区的热闹,新闻也天天播。

“那铺这么大的摊子,老多钱了吧?”

“是啊,所有我二哥接下来的两三年都不会再扩张商业版图,得稳一稳,回回血。特区那边儿房子盖得可快了,听说一天能盖一层楼。咱那楼就七层,半年怎么都能住上开始收租了。”

她们这么聊着,大伯母在旁边听,别的她不懂,可是手里握着房子收租,这是旱涝保收的。这个她能听懂啊。

“你俩舅舅没给你二哥安排工作?就让他这么在外面漂着?当个体户?”

到底没忍住,还是问出来,孟家那两位可是大领导,都不管亲儿子,亲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