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房子的吸引力是巨大无比的。

自打沈默吐口同意盖家属楼的消息传出去,一直到八五年的夏天,他的工作,顺利到超乎想象。

各机关、单位,为了能蹭上建家属楼的东风,无不是小心翼翼,力求把工作做到圆满,主动加班的大有人在。真有了几分为人民服务的成色。

就怕办不好事,惹了沈书记不高兴,取消了家属楼计划。

再加上,过了年开始,到县里来投资的,从外商到省内客商,再到本乡本土在县里挣到第一桶金打算扩大生产规模的,太多了。

厂子三五天就多一个,三五天就多一个。

在家务农的家户,把地种到地里,用不上那么多人侍弄了,家里有闲余劳动力的,到县里打工,那工作可是太好找了。

越来越多读书不成的孩子,到了十六七岁上,干脆就到厂子里干活,挣得比种地多多了。

就是这样,洼金县的工人还是不够用,只要不是又懒又怂非得在家死挺着,但凡有点上进心,没有找不到活干的。

工人还是不够,咋办?

沈默去市里、去省里开会的时候,就跟别的县市领导宣传,招工人呐。劳动人输出也是输出,挣了钱一样改善生活水平。

县城里,越来越多外地来务工的工人,租房、买房。

人多起来,吃喝拉撒呢。

市场越来越活跃,良性循环起来,税收越来越多,从民间到政府,越来越富是既定事实。不用等年底,全省干部都有共识,今年洼金县的Gdp肯定要冲到第一名的。

越是好,越从众,所有人都往洼金县奔。

发展的快,基础建设,就开始跟不上了,到了必须得改善的时候。

公路开通之后,循环的更快,奔来的商人更多。

一年就把几百里的路修起来了,也算是超级速度了。

这还真不是工程队糊弄。主要是干活的人多。

周边的老百姓,很多主动帮忙干活的。不为别的,路修好了,他们种的菜才好往出运啊。

没路的时候,明明菜下来,有那么些厂子收,只要运过去,没烂,就不愁卖的,价还不低。

可生生的就是运不出去,天气好的时候,太晒了菜会烂。阴天下雨,土路走不了车。

能把人急死。

等不及的,可不直接去义务帮忙,干点能干的,帮着运运石头啥的。

人多力量大,路修的才快。

收费站建起来,总共三个收费口,一百公里一个,过路费三块,有洛清微提醒着,沈默给洼金县内的收费站从最开始就立了规矩,农副产品车通过不收费。

派了专门入驻收费站,宣传一年,务必传到所有老百姓都知道这规矩了人能撤回。

别看收的过路费不归财政,可有了这致富路,财政的收入明显见涨。

财政局的马局长整天笑得跟弥勒佛似的,腰杆子挺的倍儿直,谁见了不得叫声财神爷,牛气呀。

在这种利好的大环境下,不把家属楼的事提上日程,好像确实说不过去了。

“院长,咱们院现在也是盈利机构,不指着财政补贴过活了。是不是也能资格申请建家属楼啊?不给批的话,咱自己集资盖也行啊。”

中医院食堂里,吃午饭时,大家伙七嘴八舌的,跟洛清微要房子。

从县委大院批了第一栋家属楼开始,好几个局里都有了建房的资格,还都在一个大院,就在政府隔壁,哪个单位的人头都不够建一个小区的,一栋都住不满,可不是就都建一起嘛。

“咱跟着卫生局走,王局申请了,估计能批,到时候就看是去政府那小区,还是咱们自己找地方建。那是领导的事儿了,咱等消息就行。

八成是得集资,具体怎么定现在不知道。大家伙都着急,领导知道呢。”

王局连着往家里跑了八天了,追着沈默屁股后念叨,要地,要钱。

钱肯定是没有,各个单位都要钱,有多少也不够花的。地可以批,房子怎么建,自己想折去。

卫生局的地,就在县医院的南墙外,只隔着一道墙,在墙上打个门,就能进家属院。

当然,这是后话,现如今那些旧房子还没拆,只是图纸上有那么个地方。

卫生局里开会,洛清微是党组成员,也要列席。

消息肯定更灵通一点。

“建几栋啊?县医院一百多人,咱们现在也三十多人了。再加上局里的,卫生所的,防疫的,林林总总也得三四百口子呢。”

高大夫掰着手指头算人头,怕自己抢不上。

“下周报名,看有多少人要房子,能拿出这笔钱的。按统计出来的人头数建。”

“得多少钱啊?”

“一楼一百五十块钱一平,每上一层多十块钱。五十平,七十平,一百平三种规格。”

“哎哟妈呀,一百五一平,五十平的就得七千五。这可是要老命了,现在工资涨完,不吃不喝一年能攒下两千块钱。把我骨头渣子卖了也拿不出来这么些钱呀。”

王护士当场就表示买不起。

她一个月工资一百八十块钱,已经比去年涨了一倍。本来日子过得挺滋润的,想着投个五十平的小楼,两室一厅,一家三口够住了,老人来了,跟孩子一间挤挤也能住得开,多好的事儿。

一听这价儿,吓人。

非要买,也不是买不起,家里有四五千的存款,再把亲戚朋友借一遍,也能凑上。

就是不爱背着债过日子,闹心。

各家的情况,洛清微能不知道嘛,干脆做一把好人,“大家按各自家庭情况报名。钱不凑手的,我可以先帮着垫上,啥时候有了慢慢还就成。”

都传说她一年挣多少多少的,到了关键时刻,不出点血,说不过去。

反正三十多个职工,就是全找她借钱,借一半,有二十万顶天了,借吧,有借有还就行。

她又没有啥用钱的地方。

她这一说,好了,各个都报名,原来能凑出来五十平的钱的,报七十平。人口多的,咬咬牙,报个一百平。

之前家家都是平房,能住楼,都愿意上楼。

“这下好,你这一开口,借钱的把咱家门都快堵死了。”

周日在家休息,没起床呢,家里就来三波客人了。

都是觉得求到门上,脸掉不到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