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姨接到女儿的电话还以为是落下什么东西,就问道:“燕儿,你是不是又丢三落四了?”

“妈,没有.......”刘燕便把刚才和许松的聊天,以及许果的态度,和自家老妈讲述了一番,末了道,“妈,你和爸早点儿退休去魔都吧,就你们俩在家,我实在是不放心。

尤其妈你还低血糖,万一自己在家晕倒了,多危险?去了农场那边,最起码里里外外的不断人。

就算我们忙不在家,别人也会留意到,妈,你和爸好好的,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妈和爸商量一下,尽早下决定好不好?”

这消息对刘姨说来的突然。

心里又特别的温暖和欣慰。

人家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果不其然的。

儿子毕业先是在京城找了工作,后来结了婚,回石市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发展前景不太大,就又去了京城。

后来儿媳也跟了过去,渐渐的,日子也算是蒸蒸日上。

孙子出生的时候,儿子希望她能辞职去京城帮忙照顾孩子,她拒绝了,不是不心疼儿子,而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

女儿的婚事还没解决,丈夫还要工作,她那么一扔走了,家里的事咋办?若是等看完孙子再回来,什么也晚了。

但她也没不管,跟儿子提出,一个月补贴他们五千块钱,让他们找个保姆帮忙带孩子。

儿子说五千不够。

她就又加了一千,说再不够,让他自己贴补上。

然后,自此儿媳便不上班了,等于她们老两口把钱给儿媳,由儿媳自己来做保姆照顾孩子。

对此,她也没有意见,与其让外人照顾,还不如儿媳照顾更放心呢。

只是,即便如此,儿子却仍是一肚子不满,觉得老两口不重视他,才用钱解决问题。

尤其是女儿离婚住回娘家以后,儿子和他们的相处,不能用水火不相容吧,也差不多。

去年过年都没回来。

甚至她每个月给他转钱的时候,都是秒收,且无回复。

要说不寒心那是假的,毕竟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他从小不爱干活,她也没苛责他。

就觉得男孩儿嘛,不会干家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有一次和老伴去儿子家时,看到儿子系着围裙忙碌的样子,才知道,不是会不会干,是想不想干。

要说儿媳家条件特别好,儿子不得不低头,她们也认了,偏生的,儿媳家是农村的,亲家两口子连养老保险都没有,事事指望着儿媳。

小区里有个和儿媳一个村的婶子,见了她的时候说他儿子在岳父母那边名声可好了,岳父母逢人就夸女儿给他们找了个好女婿。

说以前觉得只有一个闺女,命不好,现在才发现,他们比那些有儿的命好多了,女婿对他们细心又贴心,每次去都买许多吃的用的,有空就带着女儿回去看他们,外孙也和他们亲,他们可知足了。

她问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区别对待?她不是要和亲家攀比,而是不明白,一手养大的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儿子说,岳父母只有一个女儿,他娶了他们的女儿,自然就要一心一意的孝顺他们。

“那我们呢?”她问。

“妈,你怎么那么小心眼呢,你们有工作,有工资,以后有高高的退休金,还有大燕和你们生活在一起,我回来不回来,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说完这些,儿子还沉着脸表示,“真论起来,我岳父母和我们是一个锅摸勺子的,妈你和爸呢?你们是和妹妹一个锅摸勺子的。

我是您亲儿子,您应该清楚我的性格,我一向是别人怎么待我的,我就怎么待别人,既然我在你们心里不重要,那就没必要强求。”

听听,这都说了些什么话?

她又问:“那我们每个月给的钱算什么?”

“妈,最初是你不想去看孙子才给的补贴,后来孩子上学了,不还牵涉接送?没办法,只能我媳妇继续在家带孩子,你补贴不是应该的?”

她当时都愣了,怎么也没想到儿子会是那样的说辞:“给钱的时候应该,旁的就不应该了?”

她儿子一脸的无所谓:“那你也可以不给,就当没儿子没孙子好了。”

她是做妈的,终究是狠不下心,每个月该给钱还是给了,但也清楚的知道,老了指望儿子是不可能的。

先前她最担心的是女儿,万一有一天,她和老伴走了,女儿能依靠谁?

没想到,女儿命好,竟然最终还是和许松走到了一起,许家两口子的人品,她完全信得过。

现在,眼瞅着女儿真的过上幸福生活了,她就和老伴商量着,开始给自己攒钱,为将来养老做准备。

他们不指望儿子,但也不拖累女儿。

这也是明知道领导希望她早点儿退下来给年轻人让位子,她却装糊涂的根本原因。

她还不到拿退休金的年纪,退下来拿那点钱,心里更没底了。

要说心里不难受,那是假的。

毕竟人上了年纪,除了担忧身体的问题,还渴望和子女的团聚,让他们过的和孤寡老人似的,心理上,还是很难过的。

老伴儿就劝她,想开点吧,谁能想到儿子长大了会是这样的性子?女儿倒是好的,但女儿好不容易找到幸福,他们可不能成为破坏女儿幸福的罪魁祸首。

经过这些日子的心理调适,她总算是稍稍适应些了,却没想到,女儿突然给她送上这么爆炸的喜讯!

她一直可羡慕可羡慕亲家两口子了,谁能想到,这把年纪了,突然啥啥都顺起来了,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跟着儿女帮忙。

现在,她好像也有了这样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是女儿为他们争取的!

以她对许家人的了解,他们绝对不是牵强的答应,而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接受他们两口子!

如果能帮上女儿,又能和女儿外孙生活在一起,那真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好事儿!

一刻不耽误的,刘姨拨通了老伴儿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