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府中的事就交给你了。”
苏玉神色郑重,目光中满是信任,将手中象征府中事务的令牌递到花容手中。
这令牌入手沉甸甸的,承载着一府上下的繁杂琐事,也承载着苏玉对花容的全然托付。
花容眼眶微红,双手紧紧拉住苏玉的手,指尖微微颤抖,话语中满是担忧与不舍:
“你一定要好好的,千万注意安全。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平安归来。”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苏玉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温柔,语气坚定:“我定会平安回来,你莫要太过忧心。”
不言快步走上前,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拍了拍胸脯说道:
“花姐姐,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和碧桃跟在公子身边这么久,定会全力护公子周全,绝不让公子受一丝伤害。”
碧桃用力地点头,眼神中透着坚毅:“是啊,花姐姐,有我们在呢。”
“好了,更深夜寒,你们早点回去歇息吧。”
苏玉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与关怀。
花容松开手,一步三回头地往自己房间走去。
苏玉望着她的背影,伫立良久才转身回到自己房间。
这一夜,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屋内,苏玉和花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各自为彼此的事担忧着。
第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进院子,碧桃就匆匆推开苏玉的房门。“公子,该启程了。”她的声音清脆,带着几分急切。
苏玉刚好穿好那件藏青色的外衫,正站在铜镜前仔细整理着发冠。
他手法娴熟,将每一根束发的丝带都打理得整整齐齐。
听到碧桃的声音,他头也不回,只是应道:“好,我们先去城南等大皇子。”
整理好发冠,苏玉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房间门口。
路过花容的房间时,她脚步顿住,目光透过那扇紧闭的门,仿佛能看到屋内花容还未消散的愁容。
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却都化作轻轻的一声叹息,而后抬脚毅然离开。
晨曦微露,天边泛起鱼肚白,城南的早市在朦胧的晨雾中逐渐热闹起来。
苏玉和碧桃坐在马车里,马车滚滚向前,巧妙地避开行人。
碧桃打开帘子,好奇地打量着热闹的早市,自从搬进沁园后,她就很少出来街市上闲逛,也很少再看到这般热闹的街头。
正襟危坐的苏玉却没有闲心融进这份热闹中。
她闭上眼睛,心中暗自盘算着此次行程的种种细节,从路线到可能遇到的状况,一一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不多时,他们就率先来到城门口,马车停在路边,一行人静静地等着大皇子殿下和工部侍郎肖霆的到来。
没一会儿,大皇子的马车也到了这里,苏玉听到声音,连忙下马车走到大皇子的马车前,恭敬地行礼:“臣苏玉,参见殿下?”
大皇子掀开帘子,声音沉稳地说:“苏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此次巡查,任务艰巨,关系重大,要多有劳你了。”
苏玉恭敬回答:“殿下放心,为朝廷效力,乃臣分内之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嗯。。”大皇子殿下非常满意苏玉的说法,不住地点头,“苏大人向来顾全大局,为国为民分忧,做事应当不用本皇子多说什么。”
他顿了顿,眉头开始紧锁,眼里闪过一丝嫌弃:“只是,肖大人。。。”
苏玉左右观察,并没有发现肖霆的身影。
“肖大人许是路上耽搁了。。。我们要不,再多等等?”
她看见大皇子眼里的不满,连忙替来迟的工部侍郎肖霆找借口。
不料大皇子听到这话,更加恼怒,但面上却不显怒气,只有些不满地说道:“连此等重要之事都能姗姗来迟,真是不把父皇和本皇子放在眼里。”
“殿下息怒!眼下反正还早,咱们要不还是再等等吧。。”
大皇子不再多言,嘴唇抿成一条直线,放在膝盖上的手慢慢捏紧。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看到一辆暗灰色的马车匆匆赶来,停在苏玉的马车旁边。
帘子掀开,只见一个略显肥胖的身子从马车里面艰难地挤出来,还未到跟前,就一脸歉意,气喘吁吁地说道:“抱歉,来迟了,来迟了。”
他满脸堆笑,脸上的肥肉随着笑容挤在一起,站在大皇子的马车面前,嘿嘿一笑:“殿下,臣在路上耽搁了,不是有意来迟的,还请殿下恕罪。”
大皇子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若是放在平时,他定要好好追究。只可惜现在时间紧迫,他只能在语气中带着威严地呵斥:“肖侍郎,时间紧迫,此次任务关乎重大,下次切勿再误。”
肖霆知道大皇子做事向来严谨公正,循规蹈矩,于是连忙点头称是,用袖子擦了擦额头冒出的汗珠,赔笑道:
“是是是,殿下教训得是,下官下次定不会再犯。”
他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对着大皇子点头哈腰,肥腻的脸上在大冬日里还挂着两滴汗珠。
大皇子看见他那副令人作呕的嘴脸,立马把目光移到面前,目视前方,抬起手随意地摆了摆。
肖霆又连着点几个头,嘿嘿几声,扭着肥胖的身子,在下人的搀扶下往自己的马车里钻。
苏玉向大皇子点点头,往自己的马车那边走去,一个箭步跨进马车里,然后转头对不言吩咐:“路上小心些,多注意观察。”
“是,公子。”
不言低声应答。
三辆马车,肖霆的在最前面,大皇子的在中间,苏玉的在最后面,再后面就是他们随身携带的东西。
两边则由护卫守着,并排前行。
一行好几十人,稍作整顿后,便沿着官道往城外进发。
一路上,马蹄声阵阵,节奏明快。
阳光渐渐升高,照耀在大地上,扬起的尘土在金色的阳光下清晰可见,仿佛一层金色的薄纱。
行至一百多里时,四周的气氛陡然变得诡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