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万域仙踪 > 第56章 修行才是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任何一个修仙者来说,修行就是王道。

世俗中的一切都是烦恼,都是阻碍。

所以,修仙者基本上都是避世的。

只有在没有打扰的环境中,才能无尽的感悟道的真谛。感受那种沟通天地的意境。

我目前修的还是自身体内的环境。

只有对自身达到绝对的了解,才能沟通外界,感悟天地道则。

所以,我现在是修己身。

我在师父的加持下,锻炼了自己的肉身,将自身锻造成铜皮铁骨。

虽然是依靠天材地宝达到的,但还没有达到那种同境界无敌的程度。

在同境界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但是,在后期锻炼之下,我的铜皮铁骨还能再加强。

我的任督二脉也是在师父的帮助下打通的。这使我一下子不再需要经年累月的去完成这个过程。

而且,我在了结食用灵果产生的因果时,经梦公子的指迷成就了神魂体,又使我省了不知道多少个劫数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如今,我还学了外家功夫。

算是如虎添翼。

来到这个世界三年有余了,我算是过了一个不错的童年,和同龄人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修炼,在烟火气息中成长。

这和我在山中修行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我的十二岁生日都没有人给我过。

当初金顶真人问我生日的时候,我说的是不知道,离家的时候没有记住。其实我是怕大家给我过生日。

麻烦。

我只对修炼感兴趣。

我在运转周天的时候,对自身全身经脉进行了深挖。

对于运转周天,我还是觉得靠师父教给的办法来。

在青梧仙人那里的手札里看来的运转周天的法子,虽然感觉很有道理,可是,我也不能一个运转就以年月日记吧。

还是不以干支节气为准绳的好,就以运转次数算。

我感觉,青梧仙人手札里的运转周天的方法是沟通外界的运转方法,以后可能会用到。

我这个是纯粹修体内世界的,和外界基本不勾连。

采集外界的清气转化成自身的真气的过程也不受影响。

修行的时候,通过一定的诀窍,将外界清气引入体内,再经过自身体内的经络脏腑的淬炼,形成自身真正的真气。

真气再对自身进行强化,使自身更加强大。

最先强化的是经脉和穴位。

经脉分总经和附属经,总经分阳经和阴经。

阳经和阴经都有外表经和内部经。

每一条总经都能和别的总经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闭合的经脉体系。

附属经是和总经相连的一些经脉,也和总经一样是大经。

只不过,附属经脉只是一些断续的经脉,并不和其他经脉互相连接,而是和总经中的一些经脉汇合,互相呼应。

还有一些经脉,只是某些修行道路上探索出来的大经,暗合一些规律,并不和总经以及附属经脉一致,而是单独存在,叫法也各有不同,我们叫散经。

当然,这些散经毕竟是在体内,总是和各大小经脉有相合之处。要是单独修炼这些散经,也对其他经脉没有影响。

大经之下还有中经,小经。

大经也叫正经,所以,中经和附属经脉,以及这些散经,叫做奇经。

医者在这些经脉之中总结出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奇经八脉。

实际上的正经,不是十二经脉这种能概括了的,十二经脉这种只是这些正经里的一些比较容易发现的经脉规律的投影。

对于世俗人来说,这些投影已经够用了。

对于修仙者来说,这些投影,完全没有意义。

小经也叫络脉。

络脉数量不可胜数,是为了能够更加顺畅的流通真气,有些络脉还能根据修行者的意志修改路线。

还有一些络脉,是体内世界的随意构成,也可以不叫络脉。

这些络脉只是一些普通经络,时有时无,随时形成,随时消失。

这些络脉可以储存极少量的真气,也就是这些真气,要是积累太多,能自行渗出体外,修仙者就是这么被别的修仙者感知到的。

所以,这些络脉中的真气,是需要被消化的。

大经分阴阳经,之所以这么分,是这些不同的经脉连接体内的脏腑。

脏腑也分阴阳,阴脏能炼化出属阴的真气,阳脏能炼化出属阳的真气。

阴腑能储存属阴的真气,阳腑能储存属阳的真气。

真气分出阴阳后,在任督二脉汇合相融合,形成纯正的真气。

这些纯正的真气最后从丹田导入气海,气海中储存真气的同时,也在演化真气,真气在气海中从气态转化成液态,再转化成固态,固态再次演化,形成有色真气,先是银色,银色真气可以强化铜皮铁骨。

银色真气还能演化成金色真气,金色真气能修出金身。

金色真气演化成紫色真气。

紫色真气可以返璞归真,形成无色真气。

无色真气,就可以自然形成神只,显化于外。

此时,就算是真仙了。

当然,银色真气以上就可形成神只,只不过会阻碍修行,因为会消耗真气,这时的神只不是从容形成,需要不间断的维护才能存在。

之所以有人及早形成神只,也是对修真的一种执念。

神只形成以后,修仙者的能力就会大大提升,算是一种捷径。

神只不消,神体不灭。

神只出现以后,修仙者能自身圆满,沟通外界的时候就到了,可以及早进入天地人阶段。

要是能顶得住诱惑,自然从容形成神只。那么,就是极致圆满。沟通的就是突破到天地人之外的环宇之中,达到的境界也是无限的。

但是,说起来容易,修仙者在修行到一定境界后,会陷入桎梏之中,很难突破,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突破。

此时,及早形成神只,也是一种突破的途径,但不是真正的突破,而是为突破延长时间。

这种方法突破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难度也是很高的。

所以,最后形成无色真气,是极其不易的。

我的师父就是无色真气。

这种无色真气和最先吸收进来的真气是不一样的。

最先吸收进来的真气,虽然也是无形无色,但是,因为是气态,还很稀薄,所以看不出颜色来。

实际上,这些真气是杂色的,需要炼化,才能纯化。

我现在吸收进来的就是杂色的真气。

这些真气在我气海中演化,可能会出现丝丝缕缕的银色真气,但是这些真气在我体内运行之后,可能都强化了铜皮铁骨。

所以,形成银色真气,才是我初始阶段修行的主要目标。

据说,银色真气的形成,需要不间断的炼化无数的杂色真气。

因为,我的气海还不大,不能储存太多真气,还达不到形成银色真气的规模。

我现在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强化自身,自身得到强化,气海才能增大,才能容纳更多的真气,才能形成银色真气。

如今,我的真气要维持体内现在形成的世界,包括我的铜皮铁骨,我的储物空间,还有我的神魂体。

所以,我需要无数的真气。

真气来自外界,算是来自自然里,来自天地,天地形成清气,被我利用,算是夺天地造化。

当然,我要是将来陨落了,我体内的真气就会释放出来。这时,就会有别的修仙者来采集这些真气。要是没有修仙者来采集,那么这些真气会回归天地。

天地之中,会有生命体吸收这些真气,这些生命体要是吸收足够多真气,会演化成天材地宝。

没有被吸收的真气,就会分解,形成清气,回归天地。

如果我不陨落,那么,这些真气就会属于我。在桎梏突破之前,真气将是我行走在修真界的底气和本钱,我可以靠真气突破。

要是我突破不了,我还有办法从其他渠道重新修行,直至我消耗完所有真气。这种情况出现的话,修真界应该到了枯竭的时期了。

除非我自愿放弃。

再说到穴位。

穴位一般是指体表的穴位。

穴位是经脉在体表的交汇点,是经脉沟通外界的出入口。

其实,体内也有穴位,叫内穴。

内穴是修真者修行到一定境界后才能激活的穴位,是修行某些秘术的基石。也有修仙者有某些秘密手段,开发内穴。

现在的我,只能修行外穴。

我师父应该会开发内穴的手段,但是他没有教给我。

这也是防止我贪多嚼不烂。

我现在能利用的外穴,只有四大穴,和一些常见穴,其他的穴位,我还没有实力去利用。而且,很多功劳还是来源于我学到的外家功夫。

所以,一些穴位,根本就没有用到有用的地方。

人体穴位,遍布全身。

有的是沟通外界的穴位;有的是联络经络的穴位;有的穴位形成阵法,能护卫全身;有的穴位联系某些法相;有的穴位应验人的命格;有的穴位暗合天地规则;有的穴位暴露人的时运;有的穴位可以治病养生;有的穴位可以断生死;云云。

也有一些穴位看似无用,确是另一些穴位的备穴,只有某些穴位没有了,这些穴位才能激活。

还有一些散落的穴位,有其特定的作用。

也有一些穴位,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穴位的存在,好像是为了掩盖某些穴位的存在。

有一些穴位,就是以穴位的形态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还有一些穴位,无从知晓其用处。

总之,人体穴位,驳杂繁复,不能一言而尽,把自己需要的穴位用好了就行了。

修行常用到的穴位,除了入门的四大穴,就是分布在任督二脉的穴位,分布在手脚、关节、窍道旁、肌肉骨骼某些特定部位的穴位,还有一些特定的穴位。

剩下的就是一些密穴。

清气从体外通过呼吸吐纳,和大穴吸收,进入经脉,通过经脉,进入任督二脉,吸收入气海,就是真气。

此时的'真气还不算是真正的真气。

真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是炼化了。

将气海中的真气通过任督二脉运行周身,将真气分出阴阳两股真气,阴阳两股真气在任督二脉汇合,形成纯正的真气,储存入气海。

纯正真气在气海中形成一团淡淡的气雾,有杏仁那么大小。

实际上这些真气经过气海自身演化,会有极其稀少的银色真气形成,所以才显示出淡淡的气雾,要不然是看不出颜色的。

还没有提纯的真气,被这团气雾排斥在周边,这团气雾只融合纯正的真气。

其实,最开始修炼,是不会出现气雾的。

气雾的出现要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提纯。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形成了气雾。

真气全部被提纯后,就是再次进入任督二脉,运行周身。

运行真气,除了任督二脉外,就是体内大小经脉和脏腑。真气在这些经脉和脏腑中运行,对全身进行濡养,让经脉更加粗壮和顺畅,脏腑也更加强大,筋骨肌肉更加壮实。

铜皮铁骨得到强化。

神魂体更加明了。

气海不断扩展。

再次吸取外界清气时,更加游刃有余。

真气在体内运行的时候,还要借助一定的手诀,使真气运行更加顺畅,运行路线更多。

那,为什么要施加手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