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曹操一直保持沉思姿态。
随着时间流逝,众人开始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倒不是认为曹操肚子里没货,相反,见曹操思考这么久,这是要长篇大论的节奏。
众人不由期待起来。
面对一道道期待目光,曹操憋了半天总算开口:“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一开场就忘词了,曹操强装镇定,把问题抛给程昱,“仲德应该知道这句话出处。”
程昱精神一振,以为曹操在考校他,回答道:
“这句话出自《韩非子·五蠹》,其核心在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批判复古思想,治世当有新论,不能墨守成规。”
曹操击掌称赞:“说得好,就以此作为今日论题,大家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众人也没有怀疑,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相当热烈。
曹操却是如坐针毡。
随着讨论内容深入,他发现越来越难理解他们谈话的内容,与他们格格不入。
而荀攸、程昱为表尊重,时不时询问曹操建议。
曹操只能陪笑附和。
煎熬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熬到结束。
临走前,荀攸隐晦提醒曹操:“主公精神似乎不佳,还请保重身体,告退。”
目送荀攸拱手退出房间,曹操眼神有些恍惚。
他哪里是身体不好。
相反,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每天抽点时间查滥竽充数,然后待在书房看书。
结果就是虚度光阴,正事一件没干。
如果不是荀攸提醒,曹操根本没意识这点,潜意认为这种生活就是他的日常。
不知不觉中改变认知,令人防不胜防。
曹操心中微微一沉。
当机立断配合荀攸说法,谎称生病不出门,什么都不干,总比不懂装懂坏事要好。
第二天,丁夫人听说曹操生病过来探望他。
“夫人来了,坐。”
曹操手持竹简,看了眼丁夫人指着对面,目光又回到竹简上,神情十分专注。
丁夫人上下打量曹操,见他面色红润,一点不像生病,皱眉问道:“你在搞什么?”
曹操淡淡道:“有点事,这些天不能见人。”
闻言,丁夫人脸上狐疑之色更浓,目光稍稍下移。
很快露出恍然之色。
“呵~”
一声冷笑表达多种情绪,丁夫人转身就走。
刚出门迎面碰上曹昂和曹丕。
“拜见母亲。”
曹昂拉着曹丕行礼。
丁夫人微微颔首,“你们这是去哪?”
“孩儿听说父亲生病,带丕弟过来探望。”曹昂回答。
丁夫人柳眉微挑,“老毛病了,不必担心。”
曹昂疑惑:“什么毛病?”
丁夫人摇头,“有些事情你不懂,不要随便打听,去看你父亲吧。”
说完径直离去。
等丁夫人走远,曹丕小声说:“大哥,夫人说的话什么意思?父亲到底怎么了?”
曹昂也没听明白,揉了揉曹丕扎的总角,“不知道,见到父亲别说话,我来问。”
“知道了。”曹丕用力点头。
少顷,两人见到曹操。
“子修来了啊,坐。”
曹操指了指下方坐席,态度依旧平淡。
曹昂没有坐,说道:“听说父亲生病,孩儿带着第丕前来探望,父亲病情如何?”
“你们有心了,”曹操扫了眼曹昂和曹丕,眼神平静像在看陌生人,“我很好。”
曹昂仔细观察曹操面色,试探道:“来的路上碰到母亲,母亲说您老毛病犯了。”
曹操握着竹简的手一抖,随即很快恢复镇定,“年少轻狂不晓事,落下了病根。”
曹昂又问:“治不好吗?”
“治不好,”曹操摆了摆手赶人,“这病需要静养,如果没有重要的事,别来打扰我。”
曹昂眼神示意曹丕。
曹丕会意,双手奉上竹简:“这是孩儿的课题,先生夸孩儿写得好,请父亲过目。”
曹操忍着烦躁接过竹简。
一目十行看完。
每个字他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道什么意思。
曹操心情越发烦躁。
连小屁孩的涂鸦都看不懂,这水平已经没救了。
“什么东西,狗屁不通,拿回去重写一百遍!典韦。”
把竹简丢到地上,曹操挥挥手喊典韦赶人。
典韦伸手恭敬请人,“二位公子请。”
“孩儿告退。”
曹昂捡起竹简,牵着快哭出来的曹丕出门。
“大哥。”
等远离房间后,曹丕终于忍不住哭出来。
曹昂安慰曹丕:“父亲生病心情不好,一百遍大哥帮你写,肯定能让父亲满意。”
曹丕瞬间不哭了,“谢谢大哥。”
成功让曹丕破涕为笑,曹昂回头看向曹操房间。
总感觉曹操怪怪的,给他一种陌生的感觉。
好像两人不熟。
父子之间不熟?怪哉。
“唉~”
曹操盯着竹简,看着上面陌生的文字叹了口气。
负面状态越来越严重了,严重到身份方面也开始滥竽充数。
作为丈夫不尽义务,作为父亲不称职,待在这个家里,仿佛是一个多余的人。
“悔不该盗墓啊!”
曹操心中流下悔恨的泪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
滥竽充数效果日益严重,到最后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成了一个巨婴。
偏偏在滥竽充数影响下,他不敢暴露真相。
毕竟东郭先生滥竽充数,害怕真实水平暴露,曹操现在就是东汉版东郭先生。
一个月后。
曹操神清气爽推开房门。
他曹孟德又回来了!
典韦递过来一封信,“主公,军师差人送来一封信。”
曹操一听就知道是陈宫。
打开信一看,原来陈宫猜到曹操在滥竽充数,提前帮曹操把盗墓的收获洗白。
“这个陈公台。”
曹操笑着摇了摇头,“竟敢看我笑话,立刻传令发丘天官,继续挖掘坟墓。”
看到盗墓收获,曹操把懊悔抛到脑后,区区副作用就让他退缩,倒显得他怕了。
而且“惊喜”是概率问题,人不可能一直倒霉吧。
于是,陈宫收到曹操命令后,又挖了一个墓。
有了上次教训,这次他没有选王侯之墓,经过探测,只是一个小国的贵族墓。
曹仁不放心问:“这次应该没问题吧?”
“没事。”
陈宫一边说着,在《盗墓笔记》写下问题。
“墓主人是哪国人?”
纸面上浮现字迹:
【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