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 第342章 连基本的步骤都没搞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2章 连基本的步骤都没搞定

虽然面对众多听众让他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很快便调整过来,把这些人当作自己学生般对待,开始讲解杂交玉米与基因突变的概念。

接着,为了增加互动性,李明挑选了台上三对年轻人作为志愿者配合示范教学,分别给他们设定不同的名称:长短、大小、倒与不倒。

这种方式使得台下观众兴致盎然。

他生动有趣且简单易懂地介绍了遗传学中的显性和隐性规律以及基因重组的基本概念。

在深入浅出地讲解完毕杂交玉米的具体过程之后,会场上一片寂静无声,众人消化所学内容,深刻感受到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及智慧。

最后,在进入基因突变的主题时,他从最基础的定义出发,邀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周教授发言,周教授用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基因的作用机制,这让李明深感钦佩。

当讲授完胰岛素结构及其相关联的遗传因素时,连一些年长的学者也难掩好奇,站起身来靠近前排倾听,希望能更清晰地理解这一创新理念。

这场讲座不仅展示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新方向,也点燃了许多听众心中对未来探索科学的希望之光。

因为连基本的步骤都没搞定呢!

“这是我昨晚想到的。”

李晓阳望着黑板上的两条线,毫不掩饰地把未来人的发现占为己有。

但是话说回来,这个世界那些关键人物的存在与否也说不定,总不能指望可能不存在的人来推动科学进步吧。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给自己上一道保险。

是的,这就是李晓阳的自我安慰,并且似乎挺有效果。

在黑板前,李晓阳讲得头头是道。

台下众人听得出神,仿佛在海绵中汲取知识般津津有味。

“我们假设基因是由两条线组成,上面有许多编码,就像26个字母打乱顺序后排列。”

李晓阳随手写出26个大写字母。

“基因在复制过程中,有一个物质能够精准判断其形态,并与配对。”

李晓阳又写了26个小写字母。

“每个小写字母对应一种氨基酸。

当符号与编码匹配时,这些氨基酸会按固定顺序排列并连接成一条多肽链。”

“当这些多肽链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蛋白质。”

待众人理解后,李晓阳再次走到最初写的内容旁:“如果这最初的26个大写字母突然发生变化,会怎样呢?”

“第一部分变,其他部分也会随之改变吗?”

“而这种现象!”

说着,他在“突变”

这个词下方重重划了一条线,“我们称它为突变”。

听众再次陷入沉默,奋笔疾书记录每一个字。

“在研究杂交实验时,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某株植物的雄性突然表现出不育的情况……”

李晓阳随后按照预定内容进行讲解。

台下,邓院长身边的两位老专家无奈地看着这一幕。

“院长,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留下来啊。”

“是啊,他这些观点虽大胆,但却很有道理。”

“我觉得只要有他协助,在三五年内,国内生物学将大幅超越国际水平。”

“院长,老张说得没错,你得争取让他留下来,实在不行我们去找上级帮忙。”

周围的人都一个意思:无论如何也要留住李晓阳。

这种人才,兼职太可惜了。

邓院长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愿意。”

“但这人在哪里都不太平稳。”

随即解释了一个工厂的事情,几个专家听完,觉得学术研究不应只为金钱考虑,但仍不得不现实面对。

老人突然抬头说:“不对啊。”

“什么不对?”

“这么大件事,上面居然不管吗?”

邓院长摇头,“你们没看到最后发表论文的人名?心中有数就够了。

毕竟愿意和我们打交道的人不多啊。”

大家听了低下了头。

邓院长默默加了一句:“要不然,怎么给这么多稿费呢。”

……

四合院中,秦京兰抱着槐花在这散着步。

不知不觉间开始设想入住隔壁的可能性,她现在越来越看好许大山。

不过依堂姐秦淮兰的意思,还需要多考察一下,证明她确实喜欢许大山,并不是因为嫁不出去才凑合。

秦京兰觉得可以继续等待几天以增加她的份量。

未来要在这个城里安定下来,秦京兰内心自然欣喜,遂走向院子门口。

“真是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帮外人欺负男人。”

远处传来唠嗑声,秦京兰循声看去是赵大妈在嚼舌根。

“二妈说的是谁?”

“自己想吧。”

赵大妈眼神游离,话中有意无意针对秦京兰。

两人交谈中,秦京兰愈发认为二大妈说的有理。

她开始反思这段时间许大山的行为。

送来的面粉、肉和蔬菜让秦京兰心绪波动,最终下定决心不能再随意给予家人东西了。

这些东西其实是她即将拥有的一部分财产,需要更加谨慎处理。

她决定必须保护家庭资源。

……

掌声雷动,李晓阳走下台,回到座位。

居然已经是午休时间了。

上午两场讲座,其中一场只有一个小时,余下的都是李晓阳一人独撑全场。

听众的问题深入复杂,讨论延时较长,所以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在喝水间歇里,周围已围了不少人寻求解惑。

熟悉声音传来:“李

“你瞧瞧,如今张大川对你多上心啊,前前后后忙得不可开交,对你格外用心。”

“要是你现在就松口答应他,他会作何感想?”

赵琳一边思索一边说道:“他肯定会觉得,这也太轻松了吧。”

“你要记住,男人对待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够珍惜。”

赵琳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

然而回想之前王阿姨提及的内容,现在听来总觉得有几分言不由衷的感觉,心中矛盾不已。

“赵姐?”

赵琳正欲答话,门外再次传来张大川的声音。

赵敏见状立刻露出惊喜之色,反观一旁的赵琳却有些不悦。

“琳儿,你别出去!”

赵敏低声嘱咐了一句,随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快步迎了出去。

厨房里,陈婶儿也放下手中的活计,跟着跑了出来。

赵琳则干脆爬到窗台上查看外面的情况。

只见张大川将一块猪肉递给了赵敏,而赵敏虽表面推辞,但旁边的陈婶儿却早已忍不住抢过那块肉,还带着几分嫌弃的表情。

张大川寒暄了几句便抱着机器匆忙离去。

这一幕看在赵琳眼中,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自己家里的男人整日辛苦奔波赚来的,却全进了别人的口袋,这让赵琳心中愤愤不平:这笔账怎么算都亏!

等到赵敏与陈婶儿拿着肉进屋时,那一块白花花的肥肉映入眼帘,更让赵琳满心郁结——这本该是属于她的肉啊!

院子前,张大川扛着机器匆匆离开。

郑大叔刚从河边垂钓归来,手里提着两条巴掌大的鲤鱼。

虽然如今河中鱼少人多,但能钓到这两条已属不易。

“大川,又接了新生意?”

“嘿,老郑叔,这两条鱼今晚足可以小酌几杯!”

“唉,不过也就是这点小意思,还能撑两天。

可哪比得上您啊,一来一回就买上了猪肉!”

“哪里哪里,这是为人民服务嘛,我还指望表现积极早日争取减刑呢!”

张大川边说着边看时间。

“时候不早了,郑大叔您慢用,我先走了!”

说完便背着设备跑开了。

郑大叔冷冷一笑,拎着鱼返回家中,对屋里妻子说道:“你还搭理他干嘛?这样的人还是离远点为妙,免得日后找上门来纠缠不清。”

妻子在一旁点头附和,“说得没错。

这小子就是个十足的傻子。”

夫妻俩摇头叹息几句后,将注意力转到窗外的一个陌生人身上,纷纷感到疑惑。

另一头,李晓婉骑车一路前行,周围不少人投来目光,或许是因为她的自行车显得有些特别的缘故吧。

穿过狭窄的小巷来到一座古旧四合院门前。

“杨老师,这里的院子真宽敞啊,看起来住了不少人家呢。”

李晓婉赞叹道。

杨小涛引着两人进入院子,期间遇到了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做饭的周母。

简短问候之后,他们便进了屋子。

见到房间内摆放整齐的书架以及各类书籍,刘强与李晓婉顿时来了兴致,随手拿起一本翻阅起来。

杨小涛并未过多打扰,只是安静地在院子里忙着准备晚饭,因为有客人到来,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

片刻过后,三人围坐桌前,开始用餐。

望着眼前一桌简单的菜式,虽知不过是些寻常蔬菜瓜果,但在他们家乡却是难得的奢侈。

想到那些只以粗粮为主食的日子,再看看桌上丰盛的食物,不禁令李晓婉心生感慨。

杨小涛注意到两人表情变化,解释道:“明天还有课程要上,因此没准备酒水。”

对此,刘强连连摆手拒绝,“没关系没关系,这已经非常好了,不用再麻烦。”

席间,杨小涛闲谈之时提到山东地区风土人情,并讲述了自己曾在济南的经历,惹得两人兴趣盎然,时不时发出欢快笑声。

晚饭过后,围绕各种话题热烈讨论至十点多钟方才结束。

最终确认没有需要补充之处后,刘强与李晓婉向主人告辞,在杨小涛坚持护送下才勉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