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海有些烦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他们只能任人鱼肉?
他看向郑静姝,问道:“弟妹可有主意?”
郑静姝在走神,听到谢振海的话,咽下嘴巴里的糕点。
“我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她在想另外一件事。
新县令要来,那萧容时呢?
他只是一个农官,根本没有话语权!
郑静姝最在乎的是这个!
而且,按照萧容时说的,新县令若真的是太子党,那她们的生活会难过很多。
郑静姝也不是没有想过搬去岭南府,那里有林博涛罩着,一切都好行事。
但她的人手都在绿萝村,李安康他们可无法和她一起搬走。
再者,原本是她在这里的。
因为害怕离开,也太不甘心了些。
谢振海诶了一声,坐下来:“你都没有办法了。”
她都想不出来,这回是真的难了。
萧容时想敲谢振海的脑袋,他道:“你没事多去星宇那边走动走动。”
谢振海下意识反问:“去做什么?”
萧容时不想说,可他不说,谢振海不会明白。
“太子想为难我们,不敢光明正大来,还处处受限。我的官职虽低,但好歹是皇帝封的。”
“若是给人查出他想杀我,没有容人之心,你说,他的太子之位能稳固吗?”
“詹星宇在清平县,往上岭南府有林博涛,都能算是我们的人。太子想要动手,也得好好掂量。”
谢振海感觉被堵住的脑子突然通了。
诶,当初他练武,就是因为不想看书。
变成芝麻汤圆馅的读书人,心眼真多啊。
他埋怨萧容时:“你早这样说不就好了,白白害我担心!”
萧容时:“……”
他懒得说话。
“大当、大哥,詹公子求见。”纪五本要叫谢振海大当家,想起谢振海的吩咐,忙改口。
何文乐与何兰蕙被抓,锦水赌坊处于关停状态。
如今谢振海也不想去当什么劳什子大当家,还不如跟着郑静姝做生意,打打杂,赚点钱实在。
“请他进来吧。”
所谓说曹操,曹操到。
“不用请了,我自己来啦!”詹星宇摇着折扇,满面春风走来。
于谭拿着东西跟在后面。
“谢大哥,萧大哥,郑姐姐!”
“你们来清平县也不去找我!”
詹星宇很是自来熟,谢振海是萧容时和郑静姝的大哥,那在他这里也是大哥。
他也就跟着叫了。
“星宇来了,来,坐!”谢振海哈哈一笑,让人给詹星宇倒茶。
郑静姝问道:“星宇,你不是最近忙着看书,怎么有空来了?”
想着他认真看书,就不去打扰他了。
不然会去看看他。
詹星宇合上扇子叹气:“我也不想看的,若不是为了应付家里人,这书我就丢了!”
“这不,我知道你们来,想到另外一件事,就先来了。”
他喝口茶,脖子往前伸:“林伯伯给我传信了,他说,清平县要有新县令了!”
说着还卖个关子。
“你们知道这新县令最终定是谁吗?”
谢振海听到这里就生气:“还能是谁,不就是太子的走狗。”
太子狠毒,以后太子绝对不能上位。
谢振海努力想他在京城里还认识那些人。
还得要能出一把力的,最好能把现在的太子拉下马!
郑静姝摇头而笑:“我们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是谁?还是你说吧,别卖关子了。”
萧容时瞧着詹星宇一脸欣喜的模样,却是隐隐有些猜测。
詹星宇拍着大腿,高兴道:“还能有谁?当然是咱们的萧大哥了!”
他得知这个消息别提多兴奋了。
这不,迫不及待就来告诉他们。
“林伯伯说,太子返京后,这圣旨就下来了,皇上应该是对水稻良种很满意,这才大力嘉奖!”
谢振海这回是真的哈哈笑了。
刚刚担心的事情,现在就有了结果!
“星宇,你这消息最好!”
他对詹星宇大肆表扬。
詹星宇也一副“我最棒”的骄傲模样。
郑静姝意外又惊喜,她朝萧容时看过去,两人相视而笑。
不用担心新县令为难。
很快,旨意下来,萧容时正式走马上任。
郑静姝她们不知道,关于选用萧容时当县令,是经过各方博弈定下。
太子党和四皇子党争权,最后选了萧容时这么一个两不沾边的人。
萧容时无权无势,就是和林博涛关系不错,但林博涛也不是太子和四皇子的人。
于是尘埃落定,暂时定下。
太子也不担心,在他计划中,萧容时很快就要死。
不会碍到他什么事。
绿萝村众人欢喜。
别的村都是出秀才,但秀才只是有个功名在身,她们村是有人直接当官!
萧容时成了清平县的县令,绿萝村一下子在周围的村子闻名。
有些小伙子就是入赘都想来绿萝村。
那些大姑娘们相看时听说是绿萝村的,都会优先考虑选择。
萧容时成为县令,这事情带来的影响比郑静姝预想的还要大。
为此,郑静姝与萧容时跟李安康说过,让他多约束好村里的人。
不能败坏整个村子的名声。
李安康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召集大家,说若是有人做出违反律法、违背道德之事,将绝不留情。
郑静姝一家以后要在清平县,原先的沈府郑静姝和萧容时都不想住。
只能另选地方。
谢振海看中他谢府隔壁,本来想推荐给郑静姝她们,但要价太高,他给否决了。
“我那天去拜访,见到一位老太太,她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谢振海摇头。
这位置不算中心地段,顶多是大,那也是一千两封顶。
那位白发老太太叫到五千两。
听谢振海这样说,郑静姝忙摇头拒绝:“太贵了,我们可以换个地方。”
她之前也有意隔壁房子。
但五千两是绝不可能的。
她也想着平时多住在村里,暂时不需要买房,再慢慢看看。
郑静姝不卖,隔壁那老太太反而等不及了。
家人抱怨。
“阿娘叫价也太高了,人家想买,都被吓走了!”
“是啊,这房子当初买下才五百两,咱们一千两就回本了。”
而且那么破旧,现在也不想住。
最重要的是,即使打扫出来,也不能住人。
除非重新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