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 > 第267章 第三艘大船提上日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7章 第三艘大船提上日程

卫18和卫19是什么情况?

卫宏一清二楚,他自己可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全都是黄浦造船厂看在省一级安全部门副职的面子上,不然能够建造航速在25节的渔船就已经不错了,还想要35节,极限航速更是超过40节。

想都不要想!

更为重要的还是,他一早就有计划,组成最佳组合出海,也就是卫19作为单纯的综合补给运输船,不再定义为渔船级别,例如说这一次出海,都让卫19来收网,他是不想卫19来做这些,只当补给与运输船即可,收网还是其他的,不再需要用到卫19!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还要一艘与卫18同一级别的纯粹渔船。

是的!

卫19注册的时候,其实也是归类为渔船,也确实配备了一些渔船上该有的东西,也可以收网,还能辅助帮忙执行双船拖网的任务,注册为渔船没毛病。

可终究还是综合补给运输船!

再订购一艘与卫18一模一样的纯粹渔船。

组成三船出海的配备,形成最佳出海船队组合。

这样一来,新船可就需要同样达到最高35节航速了,有了卫18和卫19的前例,想来黄浦造船厂那边没有问题,可要是加上孙仁和秦程也要订购鱼获转运船,同样要求极高的航速,就有一些难办了。

除此之外!

最要命的还是第三艘与卫18同级别的纯粹渔船,已经被他提上日程,全因这一次出海收获太丰厚了,鱼获处理完,唯一的悬念是鱼获的总价值是否可以突破2个亿,他的保守估计,将所有的鱼获都处理完,总价值绝对不会低于1.8亿元。

给自家二叔的分红,以及他身上剩下的大几百万元,不到1000万元的样子,让他可支配的资金超过1.5亿元,他已经计划好,会拿出来4000万元注资到卫村股份有限公司里,将注资总额来到5000万,剩下的5000万元就不着急了,这样一来,他可支配的资金也还剩下1.1亿元左右。

欠黄浦造船厂的钱有1.9亿元,还上1亿元,还欠9000万元,已经可以让他再下一艘渔船订单了。

如果是欠着1.9亿元,再去找黄浦造船厂下多一艘船的建造订单,不说黄浦造船厂是否愿意,他自己都没那个脸去说,不好意思呗。

但还掉1个亿元,欠9000万元,再下一艘船的订单就完全不同了,有这个底气不说,黄浦造船厂那边也肯定会答应,就因为他的偿还能力无需怀疑,交付卫18和卫19才多久?满打满算半个月左右,原本约定是半年的时间,这就还了欠款超过百分之五十,这偿还能力拉满,面对这样的客户,巴不得来多几个呢。

这才是最难办的地方。

“我也说句实话吧。”

卫宏没有任何的掩饰,将为难都写在脸上,满是真诚:“我可以订这两艘船,不是我自己的面子,是碰巧遇到相关部门的一个大佬,是他的面子才有的,只是与人家的关系有多铁也没有,两位都是与渔港码头打交道的,应该很清楚渔民出海的一些情况,茫茫大海可有不少古古怪怪的东西,所以…”

后面的话已经不需要再说下去,只见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又道:“我只能说我尽力,去找黄浦造船厂那边说一下,这样吧,5天,5天之后我要去粤州市那边,造访黄浦造船厂,两位要是有空的话,跟我一道去,到时候面对面来,看看黄浦造船厂那边的态度怎么样?就我个人的猜测吧,要达到35节的可能性不高,但因为是鱼获转运船,大吨位的话,建造到航速30节,还是有一定可能的,鱼获转运船嘛,一般都是在近海海域航行,也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加一台发动机就可以实现了。”

“好,五天之后,我跟着一块去。”孙仁第一时间就答应了,难得的好机会,他可不会错过。

“我也肯定去。”

秦程跟着表态,颇有深意的打量卫宏一眼,话中更有深意:“卫总恐怕造访黄浦造船厂没那么简单吧?”

“还债是其一!”

卫宏也不藏着掖着,这两位打交道的次数不少,他也希望可以继续合作下去,且有些事情也不需要保密:“其二是下新船的订单,三艘船出海才合适,两艘船说是船队,有些不好意思说出来,要是三艘的话,说是船队,可就名正言顺了,更重要的还是这一次出海,只有两艘船,确实发现不少不便之处。”

“……”

“……”

孙仁与秦程两人闻言都沉默不语,实在是这位年纪轻轻,其野心和迈的步子太大,换成别人,步子迈这么大,早就扯到蛋玩崩了。

偏偏人家还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们也听说了,订了两艘船,还有投资村里的渔港码头,让其负债累累。

结果呢?

一次出海,就解决了大半的债务,现在都在计划着要再购买一艘新船,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一两年之后,是不是会有十几艘大船组成的庞大海捕船队了呢?

还真别说,完全有这个可能,至少按照这个节奏下去,顶了天也就是两年时间,卫宏就可以办到。

作为鱼商!

他们是乐意看到卫宏崛起,因为他们一早就跟卫宏打交道,在人家没有真正发家之时就建立了联系,打好坚实的基础,巴不得人家崛起,他们也跟着受益,因为有源源不断的鱼获,还是特别大量的鱼获,他们自己的业务,事业版图也会跟着快速崛起。

“等去了黄浦造船厂,探一探他们的口风再说吧。”

卫宏也没有将话说死,也没有保证一些什么,不过他感觉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眼下这些都是次要,这两个鱼商过来这边,是为了第二批鱼获而来。

此时此刻!

从码头上的鱼获也逐渐转运过来,挑鱼获于他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更何况!

过来的不仅仅是两大鱼商,还有来自港岛的那位黄姓鱼商,以及魏少杰也先后过来了。

可有不少的事情要做,其中就有对账的一个环节,人家港岛的黄姓鱼商可没有第二批鱼获,已经一口气在码头上拿完,需要结下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