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待君琢玉 > 第11章 大乱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嘛!既然皇帝已经定下了基调,那么接下来众人自然也就可以畅所欲言地展开议论啦!

此时,张璁心中暗自窃喜,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可是一个难得的讨好皇帝、借机向上攀升的绝佳时机啊!

于是乎,他毫不犹豫地抢先一步,敏捷的从人群之中跳了出来,并迫不及待地开始发表起自己的言论来。

只见那张璁一脸谄媚之色,微微躬身向皇帝行礼后,便慷慨激昂地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陛下此番举动,实在乃是出于一片至纯至孝之情呐!想当年,陛下您自从登上皇位、继承大统之后,无时无刻不以孝道作为治国理政的准则。您不仅为皇考恭穆献皇帝以及圣母章圣皇太后正名,还特意于嘉靖三年之时下令将湖北的安陆改为承天府,更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精心修缮显陵。这一桩桩一件件之事,无一不充分展现出陛下您对孝道的尊崇与践行啊!”

“而如今呢,陛下您心怀仁孝,想要让先祖的陵寝距离京城更为靠近一些,如此一来便能方便前往祭奠,这完全符合人之常情嘛!所以说呀,微臣坚决拥护陛下将显陵向北迁移的英明决策,因为此举既能进一步彰显陛下您的无上孝道,又能够凝聚天下万民之心,实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也!”

工部尚书听闻此言后,瞬间如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满脸涨得通红,一双眼睛瞪得浑圆,怒气冲冲地指着张璁大声吼道:“好你个张璁啊!你这无耻之徒、奸佞小人!简直就是我大明王朝的一大祸害!我真是悔恨至极啊,当初杨慎等人怎么就没能将你彻底打死呢?让你今日还有机会在此妖言惑众!”

而一直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嘉靖帝,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庞,此刻也因为工部尚书这番激烈的言辞而渐渐沉了下去,仿佛有一层阴云悄然笼罩其上。

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凌厉地射向工部尚书,冷冷地说道:“你个工部尚书,朕命你们前来乃是商议正事,你却总是揪着过往之事喋喋不休,成何体统!难道除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你便再无其他可言之语了吗?”

工部尚书或许也是察觉到自己方才的言语已然激怒了圣上,心中不由得一惊,额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连忙低下头去,不敢与嘉靖帝对视,同时迅速转动脑筋,思索着如何才能转移话题,平息皇帝陛下的怒火。

“微臣斗胆进言,对于陛下欲将先祖之陵北迁一事,微臣并非全然反对。然而,想当初显陵扩建之时,所耗银两甚巨。况且,先祖陵寝至今已历经数十载风雨沧桑,早已安然坐落于这龙脉宝地之上,尽享其福泽庇佑。若是此时贸然迁动,恐怕会惊扰到先祖英灵,进而影响我朝国运之昌盛啊!”

“再者说,这北迁工程规模庞大,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堪称巨大。如今,我朝北疆正面临外敌入侵之威胁,急需修筑边墙以御敌;而南方沿海一带又有倭寇肆虐,亟待加强海防安定海疆。无论哪一项事务,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方可成事。”

所有他顿顿了继续说道:“如此情形之下,若再行北迁之事,必然会进一步加重百姓肩上的负担,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啊!”

工部尚书慷慨陈词,说得义正辞严,脸上更是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赤胆忠心的忠臣模样来。

一些大臣在听完工部尚书的话语之后,顿时群情激愤,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张璁,那架势仿佛要用滔滔不绝的口水将其淹没,让他这个所谓的大奸臣永无翻身之日。

然而,张璁可不是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他就像一只怎么都打不死的小强,面对众人的指责与攻击,毫不畏惧地展开了凌厉的反击。

张璁挺直身躯,目光炯炯地环视着周围那些气势汹汹的大臣们,大声说道:“诸位大人啊!你们仅仅因为听到工部尚书的几句片面之言,便毫不犹豫地全盘否定显陵北迁这项重大举措。难道你们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吗?”

“显陵北迁之事,诚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它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且影响深远的呀!”

“首先,此举能够充分彰显当今陛下的一片赤诚孝心,从而凝聚天下万民之心。”

“其次,我们完全可以趁着这次迁移显陵的契机,大力修缮沿途的道路设施,进一步加强南北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如此一来,无论是朝廷派兵南下抗击倭寇,还是北上抵御外敌入侵,都能得到极大的便利。”

“再者,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昌盛。”

“说到资金问题,咱们大明王朝地大物博,物产资源极为丰富,黎民百姓更是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我坚信,只要经过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又怎会担心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呢?更何况,这可是一项弘扬孝道的正义之举啊!我深信广大百姓必定会全心全意地予以支持。”

“而尚书大人你呢,只是一味强调民力和财力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却全然不顾及此项举动对于国家大义以及民众向心力的重要意义。这般想法,岂不是有失偏颇吗?”

那张璁站于朝堂之上,昂首挺胸,侃侃而谈,其言辞犀利,条理清晰,说得那叫一个振振有词。

原本那些义愤填膺、群情激愤的大臣们,此刻竟然被他这一番话语给噎住了,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驳。

于是乎,整个朝堂开始陷入一片嗡嗡的小声议论之中,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而那位工部尚书更是气得满脸通红,浑身颤抖不已,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空谈误国,空谈误国啊!”

他瞪大双眼,怒视着张璁,仿佛要将对方生吞活剥一般。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户部尚书慢慢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步履沉稳,神情自若地来到大殿中央,恭恭敬敬地对着嘉靖皇帝行了一个大礼。

接着,他抬起头来,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张大人方才所言,虽有些许偏颇之处,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之人皆惊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那位工部尚书,当听到自己的同僚居然赞同张璁的观点时,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差点没当场晕厥过去。

只见他伸出一只发抖的手,直直地指着户部尚书,口中哆哆嗦嗦地喊道:“你……你……你这个奸臣!竟敢附和此等谬论!”

然而那户部尚书仿若未闻一般,对工部尚书的话语置若罔闻,只是自顾自地继续侃侃而谈道:“诚然,如今我朝国库已然空虚不堪,这无疑乃是当下所面临的一大棘手困境啊!要知道,此次北迁显陵之事,绝非朝夕之间便可完成的易事,其所需要耗费的银两数目,更是不可小觑。”

“倘若我们不顾一切、强行去筹措这笔巨额资金的话,恐怕会激起民众的强烈不满情绪,进而导致国家根基产生动摇。依微臣之见,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应当是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并节省开支,逐步积累起足够的资本来充实国库。唯有如此,待到国库充裕之时,再来商议这北迁显陵之事方为上策。”

嘉靖皇帝听完这番言辞之后,不由得眉头紧紧一蹙,心中暗自思忖道:好你个户部尚书,倒真是个左右逢源的老好人呐!竟然两边都不想得罪,就这般和起了稀泥,果真是官场中的一条老油条!

一旁的张璁闻得此言,其面色亦是微微一变,原本还想跨步出列再度进言,但未曾料到竟被嘉靖皇帝给中途打断了。

“张璁啊,朕深知你一心忠于朕、忠于大明,这份赤诚之心朕甚是感动。然而,此次迁陵一事,实在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呐!所以呢,朕觉得你不妨先听听其他爱卿们的看法和建议,再做定夺也不迟呀!”嘉靖皇帝语重心长地说道。

听到皇上都这么讲了,张璁纵然心中有再多的想法和坚持,此刻也不敢再有丝毫的执拗。

只见他连忙恭敬地拱手行礼,诚惶诚恐地回应道:“微臣谨遵圣言!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嗯!”嘉靖帝微微颔首,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表示满意。

随后,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扫视着下方站立的一众大臣。

最终,他的视线定格在内阁首辅夏言的身上。

“夏阁老啊,关于这显陵北迁之事,不知你意下如何?朕倒是很想听听你的见解和主张。”嘉靖帝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问道。

夏言微微欠身,他那如渊渟岳峙般的身躯透出一股沉稳之气,深邃而明亮的目光平静地望向高高在上的嘉靖帝,然后不紧不慢、字斟句酌地缓缓开口道:“启奏陛下,微臣认为关于显陵北迁这件大事,应当深思熟虑、从长计议才好。”

“张大人之前所说的那些话,强调了此举能够彰显孝道、凝聚民心,这一点确实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然而,工部尚书所担忧的民力与财力问题,也并非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户部尚书所提出的开源节流、充实国库的策略,实在称得上是一个稳健可行的办法。”

“依微臣之见,可以首先命令户部和工部相互协作配合,仔细查清目前国库的实际状况,全面评估一下北迁所需要耗费的资金数目,并且共同深入探讨是否存在其他更加节省成本的方法途径。与此同时,还可以责成礼部着手开始筹备相关的祭祀活动等各项事宜,借此向全天下的黎民百姓充分展示出陛下您的一片赤诚孝心,率先凝聚起民众之心。”

“等到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完备,国库也变得充裕丰盈的时候,再来实施显陵北迁这件事情,方才是最为妥当明智的上策呀。这样一来,不但不会有损于陛下您的孝顺之名,而且也不至于伤害到国家的根本根基,就连广大民众的力量也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留存。”

嘉靖帝听完夏言这番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的话语之后,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随即开口称赞道:“呵呵,夏阁老,你可真是一心为朕谋划国事的肱股之臣呐!”

夏言听完之后,又缓缓地从队列之中走了出来。

走到殿前中央位置时,他停下脚步,面向嘉靖皇帝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然后声音清朗而坚定地说道:“皇上,此乃微臣份内之事,理当如此。”

嘉靖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先是落在了夏言身上,静静地凝视着他片刻,接着又将视线转向一旁站立的吕芳。

然而,他那威严的面容之上并未流露出任何明显的情绪波动,让人难以揣测其心中所想。

站在一旁的吕芳此刻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完全摸不透嘉靖皇帝的心思。

面对眼前这种局面,他着实有些不知所措。

虽然他伴君多年,但此时此刻却也无法猜透这位圣上内心深处究竟有着怎样的盘算和意图。

一种莫名的寒意悄然爬上了他的后背,令他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嘉靖皇帝慢慢地转动着头颅,目光环视了一圈殿中的大臣们。他看到众人皆低着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似乎都在对刚刚发生的事情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见此情景,嘉靖皇帝皱了皱眉,眼神变得愈发犀利起来。

沉默片刻之后,他突然开口点名道:“严侍郎!”

被点到名的严嵩心头一颤,赶忙向前迈出一步,躬身应道:“微臣在。”

嘉靖皇帝看着严嵩,语气平静地问道:“你身为礼部官员,而且还是这件事的发起之人,对于当前的情况,你有什么见解呢?”

严嵩听到这话后,心中略作思量,随即脚步匆匆地从整齐的队列当中迈步而出。

他来到御前,先是恭恭敬敬地朝着高高在上的嘉靖皇帝深深鞠了一躬,而后直起身来,面色凝重而又谦逊有礼地徐徐开口说道:“启奏陛下,微臣认为夏阁老刚才所言之语甚是妥当啊!此次显陵北迁一事,不仅关联着陛下您的一片赤诚孝心,更与国家的大计以及百姓们的生计紧密相连,实在不是能够草率决定之事啊!”

“那张大人着重强调了孝道和民心这两个关键因素,其拳拳之情确实令人感动且怜悯;而工部尚书所担忧的民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可言;再者说,户部尚书所提出的关于开源节流的主张,更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紧迫要务呀!”

“微臣虽然身为礼部官员,然而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是心知肚明的,深知其中利害关系重大,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处事才行。所以呢,微臣完全赞同夏阁老所提出的策略,不妨先让户部与工部相互协作,共同展开全面深入的评估工作。”

“至于我们礼部嘛,则可以协同钦天监一同对新皇陵的位置进行仔细地勘察和选定,随后再举行祭祀祷告仪式。如此一来,两边的事务都不会被耽搁延误,可以同时推进,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嘉靖帝闻得此言,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如同弯月一般,勾勒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那双深邃而犀利的眼眸缓缓扫过在场的一众大臣,众人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纷纷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稍作停顿后,嘉靖帝用不紧不慢却又透着威严的声音说道:“诸位爱卿所言之语,朕已然悉数知晓。关于显陵北迁这等大事,确实需要慎之又慎地处理。夏言和严嵩所献之策,甚合朕意,让朕深感欣慰啊!”

说罢,他稍稍提高了声调,接着吩咐道:“即刻传朕旨意,命户部与工部通力协作,详细评估此次北迁所需耗费的资金数目;礼部则要协同钦天监一同对新的皇陵地址展开全面的勘测和选址工作,并举行相应的祭祀祷告仪式。”

就在此时,原本打算宣布退朝的嘉靖帝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只见他再次开口说道:“吕芳,拟旨一道。擢升严嵩为礼部尚书一职,令其会同钦天监全权负责显陵的勘测选址以及后续一系列的祭祀祷告事宜,不得有误!”

话音落下,整个朝堂之上一片肃穆,无人敢轻易出声。

吕芳站在朝堂之上,突然间像是醍醐灌顶一般,终于明白了嘉靖皇帝那深不可测的心思。

然而此时,最为冤枉和无辜之人当属暂代礼部尚书之职的张侍郎了。

从头到尾,这位可怜的大人甚至连一句申辩之词都未曾有机会说出,便莫名其妙地被剥夺了官职。

直到此刻,他仍然满脸惊愕与茫然,仿佛置身于一场无法理解的噩梦中。

\"退朝!\"伴随着小太监尖锐而响亮的高呼之声,犹如一道惊雷划破了奉天殿内原本凝重的气氛。

众大臣们纷纷回过神来,开始井然有序地退出这座象征着无上权力的殿堂。

他们或是低头沉思,或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但每个人的脚步都显得有些沉重。

阳光透过宫殿的大门斜射进来,照亮了众人离去时的身影。

吕芳跟随着人流缓缓前行,心中却依旧翻涌着对嘉靖皇帝决策的揣测和思考。

而那位倒霉的礼部尚书,则如同行尸走肉般木然地走着,他的脑海里或许还在不断回忆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试图从中找出一丝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