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妙法莲华经 > 第28章 第28集《妙法莲华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章 第28集《妙法莲华经》

丑二的“会权归实”。

我们上一堂课把这段文字简单地消释过,现在我们把它做一个总结。会权归实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一开始学佛没有遇到《法华经》,可能那个时候遇到《法华经》也没听懂,所以我们就一股脑地落入了因果的修证。那么现在听到《法华经》以后,要怎么样对接?就是怎么把权法引到实法?这个是关键。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理观的智慧要生起。权法要会归到实法,你先要有实法的观照才有办法会归。你都没有实法观照,你跟谁会归呢?所以,当我们在事相的修学的时候,我们要多一个理观的智慧。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这个公案应该大家都知道,很有名。就是马祖道一禅师,这个临济宗大祖师开悟的因缘。马祖禅师一开始是亲近怀让禅师。怀让禅师其实一看到马祖禅师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人善根深厚,必成大器,所以对他就特别地关照。

马祖禅师为什么叫道一?因为他很喜欢打坐。他有事没事的时候也不跟人家讲话,就双腿盘起来打坐。有一天,他也是在禅堂打坐的时候,怀让禅师就要点拨他,就跑到他面前,问他说:欸,某某人,你为什么老是打坐?你图个什么?马祖禅师说:我图作佛。怀让禅师说:哦,不错,很有志向。他也没说什么,就走了。

第二天马祖禅师又在禅堂打坐。怀让禅师就拿一个砖块,又拿一块抹布,坐在他的前面就擦那个砖块。第三天马祖禅师打坐,他再往他前面,还擦砖块。擦了几天以后,马祖禅师受不了了,就跟怀让禅师说:师父!您老人家老拿那块布去擦那个砖块干嘛?他说:我要把这个砖块磨成镜子,磨砖成镜。马祖禅师说:这是个砖块,你怎么擦也就是一个庄严的砖块,怎么可能成为镜子呢?怀让禅师说:磨砖不能成镜,你打坐怎么会作佛呢?

他说得没错,打坐会让一个人寂静。你调身、调息、调心,其实打坐是让你的身心寂静。你作佛要理观,不是法门的事修就会作佛。每一个法门有它的功能。比如拜忏,拜忏可以消业障,但是你说拜忏能够作佛,那你这个就扯太远了。是吧?但是,如果你加上理观,那拜忏可以成佛!你加上理观,打坐也可以成佛!但是,你要没有理观,那对不起,打坐就是打坐,你不要跟我扯上作佛,这扯太远了,打坐就是安定其心。这个时候,怀让禅师就说了:牛车不行,这个牛车它不走,你是打牛,还是打车?这个时候马祖道一禅师闻后开悟。

重点不是那个法门,而是你在修法门的时候,你的内观的心性有没有生起来?内观真如那个心性有没有生起来?

就好像我们常常说,禅宗的公案里面还有叫“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本来无一物”被选上了,接祖师位。为什么?这个不是法门的高下。本来无一物!诸位!你擦灰尘,你的目的是干什么?如果你的心专注在灰尘,那你就是“犹是阶下汉”,你就是因缘果报的修证。“本来无一物”的好处就是,他站在镜子的角度来面对灰尘,这是他高明的地方。这样懂吗?因为他站在镜子的角度来看灰尘,他知道他本来没有灰尘,生命就在这一念之间。他能够站在这个角度,他整个生命那就完全反转了。

诸位!我们现在有无量无边的过去,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就是,时至今日,我们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业力、无量无边的生死要了,现在的关键是你怎么处理你的因缘所生法。如果你今天跳入了因缘,去“时时勤拂拭”,当然我也相信,“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但是,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如果你今天能够站在一念心性——我本来没有烦恼,所以我要断烦恼;我本来没有生死业力,我努力地去忏悔业障;我本来没有生死,但是我努力地念佛求生净土。恭喜你!会权入实!你的进步叫做不可思议。所以,解决生死就在你一念之间,看你用困难的方式解决,还是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反正,你认为它真实的,它就变成真实的。事情就是这样。你愿意执着它真实的,那你就果然落入因缘所生法。因缘带给我们的冲击,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你执着它是真实的,它果然变成真实的,它就是真真实实的生死业力。

念佛可不可以往生?这个题目很多人在讨论。其实这个是因人而异。你要执着这个生死,对你来说你根本没办法往生的。你执着生死是真的,你就很难往生了。不是阿弥陀佛不救你,关键是你把它当真,你这个业就没办法带,关键在这里。你没有办法带业往生。

所以,往生其实是双方的准备。阿弥陀佛创造一个感应的因缘出来,但是我们自己怎么样把过去的业做一个收尾,这不是靠拜忏的。诸位!你无量劫来所累积的业力,你老人家就花个几年时间,要处理你无量的过去,你完全靠事修,你怎么弄得过它?你想想看,你怎么弄得过它?我们扣掉吃饭、睡觉,你无量劫来的业力,你今生就把它解决掉,那因果怎么算?但是,你要有理观的智慧就不一样了。你把事情拉到一念心性,那所有的业都可以带。

理观的好处好就好在哪里呢?我不跟你谈因缘,谈因缘我是吃亏了,但是我们承认有因缘的存在。知道吗?安住一念心性,但是我们不否定因缘。我们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叫做如梦如幻。我没有说它没有,我只是说它无自性。如梦如幻就是说,你可以改变它,但是你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这个就是会权入实,就是你站在真实的角度来看一切法,这个是成佛的捷径。

本经讲的就是这些。为什么佛陀敢讲出一句话“皆已成佛道”?佛陀站在真如的角度来看,尽管你这个人一天到晚在因缘里面混,你迟早会觉悟的,你迟早会回家的。你一旦回家,这个事情就好处理了。这个就是会权归实的道理。

子三、颂劝信 分二

佛陀讲完权法实法,再会权入实以后,佛陀劝我们对前面的妙法要深信不疑。这个地方有两个重点。

丑一、举果劝信

第一个,举果劝信。佛陀把他果地的功德秀出来,跟大家做个保证。

若人信归佛 如来不欺诳

亦无贪嫉意 断诸法中恶

故佛于十方 而独无所畏

我以相严身 光明照世间

无量众所尊 为说实相印

当然,把因缘所生法拉到一念心性来处理,这种思想真的很难接受,我们一般人不容易了解。佛陀要证明这个法是可行的,佛陀用两个角度:

第一个,有他内在的功德,内功德清净故。他说,“若人信归佛”,假设你对佛陀有信心,你就应该知道,佛陀有一个很重要的功德:“如来不欺诳”。佛陀要么不讲话,一旦讲,一定真实语。第一,没有欺诳;第二,他没有贪嫉意,佛陀没有嫉妒。好像说我不想让你知道那么多,怕你比我好。不可能!佛陀没有这种嫉妒的意思。“断诸法中恶”,佛陀内心所有的欺诳、嫉妒的心,一切的恶法都断干净了,所以佛陀说法的时候能够无所畏惧,因为佛陀没有缺点、没有过失。佛陀讲这个的时候就是“如是”,就是一念心性众生本具。佛陀讲这句话的时候他无所畏惧,因为他心里面没有过失。

第二个,从外在的庄严功德来说。前面是从他内心的清净,第二个从外德的庄严。“我以相严身”,我修了这么久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且放大光明照世间。作为无量众生所尊敬的佛陀,我用我的尊贵的果报来讲实相印,讲到一念心性众生本具。

我以我内在的清净、外在的功德来保证,这个事情是实相印。

从果地功德,意思就是,佛陀以过来人的身分表示:此是真如,汝应知;此是真如,我已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宗教跟哲学最大的差别:哲学家会讲出一个道理,但这个道理怎么做、能不能做得到、有没有可行性,没人知道。但是佛陀讲一个道理,一定是可修性、可证性,一定是可以证的。佛陀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陀自己是过来人,举果德来劝信。

丑二、举因劝信

第二个,举佛陀因地所发的愿来劝信。

舍利弗当知 我本立誓愿

欲令一切众 如我等无异

如我昔所愿 今者已满足

化一切众生 皆令入佛道

佛陀又换一个角度来劝信,说,你们要知道,舍利弗!我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我可是有发愿。发什么愿呢?欲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像我一样,成就一样的功德,平等不二。现在正如我过去所发的愿,“今者已满足”,这个愿已经满了。为什么呢?我“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就提出一个疑问说:其实很多人还没有成佛道,佛陀为什么说满愿呢?这个地方是约佛陀这一期的教化。就是说,佛陀他这一期教化,从他老人家三十成道到最后八十岁入灭之前,根熟的众生应该度的都已经度了,没有度的也种下得度因缘。所以从这一期教化来说,其实佛陀已经是“今者已满足”,他的愿满足了。就是佛陀在他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中已经满愿。就是说,众生善根不成熟,这不能怪佛陀,佛陀能够做的就是这样子。这就是从因地的愿来说,佛陀的确发这个愿。

以上是以果地跟因地来劝信:一念心性是众生本具,应该安住。

子四、举五浊 分四

丑一、总标五浊障大

若我遇众生 尽教以佛道

无智者错乱 迷惑不受教

前面我们看佛陀为实施权,佛陀是针对众生的根机来论断为实施权。那么这个地方佛陀约大环境。整个大环境,也是佛陀施设方便的一个考量。就是说,今天我在五浊恶世遇到了这些众生,假设我一开始就开权显实,说,诸位,你们不要追求人天果报,也不要追求出世涅盘,我告诉你们直接成佛之道,安住一念心性,尽教以成佛之道。那么这样子有什么问题?两个问题:

第一,“无智者错乱”。善根不成熟人,他会错认消息。他说,哦,一念心性超越因缘所生法,好!那这样子就执理废事,就“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他否定了因果。那这样子就糟糕了,还不如回到权法更好。这是第一个问题:他会产生一种错乱。

第二个,“迷惑不受教”。前面是执理废事,这以下就相反,执事昧理。他有所得心很重,你不满足他的需求,你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他可能就怀疑、诽谤,他不受这个教化。

丑二、别明五浊障大

也就是说,佛陀在五浊恶世当中,他遇到的众生的问题更复杂,所以我们看丑二的“别明五浊障大”。

我知此众生 未曾修善本

坚着于五欲 痴爱故生恼

以诸欲因缘 坠堕三恶道

轮回六趣中 备受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长

薄德少福人 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 若有若无等

依止此诸见 具足六十二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我慢自矜高 谄曲心不实

于千万亿劫 不闻佛名字

亦不闻正法 如是人难度

这个地方,佛陀就以一个晚年的佛陀,回忆他当初刚成道时的佛陀在说法之前遇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佛陀就为舍利弗讲清楚当时是什么环境。我们看看佛陀刚出道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什么环境。

“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我知道很多的弟子都是从外道转过来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很多很多,缺乏这种大乘的善根,只有外道跟小乘的善根。这种善根的人,对五欲的果报是很执着的,“坚着于五欲,痴爱故生恼。”一方面贪爱,一方面执着。这个“痴”就是,他这个贪还不是一般的贪,是很坚固的,所以他产生了恼。贪爱心的结果就是“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得到的时候就是怖畏,怖畏失去;失去的时候就忧恼,所以他这个心很粗重。“以诸欲因缘”,对这种贪爱的因缘,他很容易堕三恶道,在轮回六道中备受种种老病死的痛苦。就是说,因为他对三界果报的贪爱,要么造罪,要么修善。如果他有造罪的因缘就堕三恶道;如果他修善,修善没有到三恶道,轮回三善道,但也是“备受诸苦毒”。

所以,这说明了众生浊。众生在当时的环境对果报的贪爱,产生很严重的颠倒。

我们看命浊,就是寿命的障碍。“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那么他受胎的时候,五浊恶世是一种胞胎,它可不是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这种胞胎是慢慢地由小变大,而且“世世常增长”,这种辗转相续无有穷尽,一生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薄德少福人”,这种没有福德,没有善根的人,“众苦所逼迫”。就是这个寿命短暂,他没办法长时间地修学。所以佛陀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给他一个安定的法,因为时间紧迫了。这个命浊,寿命短暂。

再看当时的邪见。那佛在世的时候,邪见很厉害,九十六种外道。众生在佛陀没有出世之前,“入邪见稠林”,就像一个人走入稠林走不出来,或者执着有——常见,或者执着空——断灭见。“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九十六种外道等于是六十二种邪见,要么着空,要么着有。也就是说,他不但是寿命短暂,他心中还有坚固的邪见。

再看他的烦恼。“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对于五蕴生起的假相,他过去生享受过这种五欲的快乐,就把它抓在心中不愿意弃舍。或者“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懈怠的人是贪爱,有德的人是高慢,就是心中不正直,就这两种的烦恼:要么贪爱,要么高慢。

我们再看看劫浊,劫浊等于总结了。“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所以,烦恼邪见的结果,就很难在三宝中栽培善根,“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这段经文等于是佛陀回顾他老人家一生的弘法。我们平心而论,其实佛陀在其他诸佛当中,他方便法的比例是蛮高的,尤其是声闻法讲得很多,怎么样厌恶生死、怎么样调伏烦恼、怎么样拜忏。你看阿弥陀佛他这一生说的法。阿弥陀佛他不讲人天乘,他也不讲二乘,他不告诉你怎么了生死,他只是告诉你怎么成就功德。那释迦牟尼佛相对他这一期的教化,他破障的法门讲得特别多。佛陀必须要交代:不是他愿意这样做,而是环境使然。你叫其他佛来也是这样做。就是面对五浊恶世,大家寿命很短,他已经没有太长时间去教化。佛陀必须在一种急迫的情况之下,“安隐众生故”,所以小乘法讲得特别多。

我们从现实环境来看。诸位!你现在平心而论,看看佛教界。你看你要是说拜忏,哦,很多人;说要加持,那更多人;你要是说来听经修止观,可能就不多了。为什么?众生是这样,离开痛苦比追求功德更急迫。要我看,如果佛陀生长在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出生,我看他的法还得往下降,那就不是声闻法为主,我看是人天乘为主了。就是说,为实施权,要降到什么水平,佛陀说你不要怪我,那是众生的共业,我的目的是要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佛陀也只能看因缘办事。

就是说,今天,舍利弗尊者!你不要怪我讲声闻法来摄受你,因为我的环境就是这样子。佛陀的弟子很多都是外道过来的。你看舍利弗尊者,大外道,他领了五百人修外道。目犍连尊者也是大外道,也领五百人。佛陀的弟子有很多的比例都是外道。外道的法执很重的,你跟他讲真如本性他没办法接受。你要执着法执,我就丢一个法,先随顺你。你要执着法,我就丢一个涅盘法让你执着。就是说,当时的环境,先说小乘法是佛陀不得已的。

丑三、为五浊故说小

是故舍利弗 我为设方便

说诸尽苦道 示之以涅盘

这地方是做总结了。所以,在这种五浊恶世出世的佛陀,也只能够把真实语先隐藏起来,施设方便,方便说。说什么呢?说如何消灭痛苦的方法,而指示一条涅盘的道路。当然,在末法时代,除了小乘的涅盘,我觉得净土法门也很重要。这个环境越来越糟糕,你不能留在这里了,要赶紧先走,你换一个环境。

这个五浊恶世魔强法弱,不像正法时代。我们看正法、像法时代的法,那个时候祖师的流通,他们相对来说还比较好一点,就是慢慢地积功累德,修大乘法还多。越到末法时代,离开五浊恶世就变成急迫了,就是先离开再说了。不管是涅盘也好,净土法门也好,变成是很多人主修的一个方便了,因为环境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

丑四、为大故施小

我虽说涅盘 是亦非真灭

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

佛子行道已 来世得作佛

前面佛陀是说明他为什么施设小乘法,这以下就鼓励声闻人说:你们也不要挫折;我虽然是讲涅盘法,讲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但是其实你们也没有真实地灭度。为什么呢?因为从一念心性的角度,“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本来就无生。本来就没有生死,哪有什么了生死呢?那就是一念心。“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就是迷悟的问题。迷惑,一念心性就出现生死的假相;你觉悟了,一念心性就出现涅盘的假相。

所以,“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就是说,其实你们所修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虽然你们不知道,但是佛陀有不可思议的方便,在权法里面有一念心性、真如的熏习,它也是成就一个成佛的资粮。你们只要改变心态,把你们自己那种法执丢掉,继续往前走,你们前面也没有白费的,是可以对接过来的,不是前面修的都错了。因为什么呢?从“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的角度,你修的法门都是成佛之道,就是会权入实了。

子五、颂不虚

我有方便力 开示三乘法

一切诸世尊 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 皆应除疑惑

诸佛语无异 唯一无二乘

佛陀等于是前面跟声闻人交代,他当初是怎么样地为实施权,在什么环境之下说的涅盘;最后开权显实,做一个总结。

说,我有种种的方便力,来开示三乘的法门。“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不是我这样子。其实每一尊佛说的法,究竟都是成佛之道;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佛陀开出了声闻、缘觉、菩萨的差别。“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就是你们不要有疑惑了,不要以为说你们走错了。你们看到华严的菩萨功德这么深,你们迟早会得到的;而且你们前面走的路也没有错,它也在你的真如当中开显某一方面的真如本性,只要你们改变观念。

“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今天我释迦牟尼佛这样讲,来生的佛也是会这样讲的,因为只有一佛乘,没有大小乘的差别,这个只是一个过渡,“究竟归一乘”。就是,三世诸佛的通则,都是先为实施权,最后开权显实。即便前面的权法,佛陀没有说会归一念心性,但是你们都没有走错,心性的熏习都存在,你们只要接上就可以了。

到此,释迦牟尼佛把他今生所说的法做了交代。这以下,佛陀为了印证三乘跟一佛乘是同一条道路,他引过去佛。他说你想想看,过去佛也是这样子做的。

癸二、颂过去佛分二

子一、略颂开显

过去无数劫 无量灭度佛

百千万亿种 其数不可量

如是诸世尊 种种缘譬喻

无数方便力 演说诸法相

是诸世尊等 皆说一乘法

化无量众生 令入于佛道

佛陀以他的智慧眼、以他的宿命通,来看过去的无量劫当中,也有无量诸佛出世乃至于灭度。这当中,这些无数佛,也是用种种的教法来教化众生。“如是诸世尊”是怎么教化呢?用种种的因缘、譬喻乃至于无数的方便力,来演说种种的差别相。这些佛陀一开始也没有马上就说一念心性本来具足、你们就应该把自性功德开显,他也没有这样做。过去的佛也是讲三乘法门、五乘法门,从因缘上去修因证果,也是有所得;到了最后才会归到一念心性,化导一切众生,“令入于佛道”。就是,佛陀的说法都是先开方便门,最后再示真实相。不但我如此,过去佛也如此。

子二、广颂开显分二

丑一、总明方便助显

又诸大圣主 知一切世间

天人群生类 深心之所欲

更以异方便 助显第一义

过去伟大的佛陀,他们也是知道一切世间天人众生,长时间在轮回当中,已经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倾向,各有各的喜欢。有些人喜欢涅盘寂静,有些人喜欢功德庄严,有些人喜欢人天果报。那佛陀必须怎么样?恒顺众生!所以“更以异方便”——这个“异”就是不同的因缘,来摄受他们;然后等到根机成熟,障碍破除,再开显一心真如。过去佛是这样子做的。

丑二、别示开显之相 分二

那么什么叫“异方便”呢?这以下就详细的说明,“别示开显之相”。就是,什么叫异方便来开显第一义呢?分两段。

寅一、约众善显缘因功德

第一个,“约众善显缘因功德”,就是缘因佛。我们成佛有三因:正因理性、了因慧性跟缘因善性。“约众善显缘因功德”,就是从修善法里面去成就成佛的资粮。这个地方分成七科。

卯一、约六度法

若有众生类 值诸过去佛

若闻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进禅智等 种种修福慧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过去佛出世的时候,也没有马上开显一心真如。他怎么做呢?他先讲六度来摄受众生。“若闻法布施”,先讲六度法门,听到佛陀赞叹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乃至于禅定智慧的功德,使令我们在六度当中修福修慧、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佛陀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人到哪去了呢?这些人也没有停留在六度的功德,“皆已成佛道”。佛陀用他的智慧来证明,这些人虽然一开始没有进入真实法,但是现在以佛眼来看,他们都成佛了。诸位!这是现量的真实境。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为什么事修还是可以成佛,只是迟早问题。我们举受戒好了。你看菩萨戒,有几个受菩萨戒的知道说,“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没有吧?绝大部分人受菩萨戒,就贪那个菩萨戒的功德。有人说,你不知道,你要没有受戒,你持的戒就不圆满,你持的善法就不圆满;你今天受了戒,你所修的一切善法叫做波罗蜜。他说,哦,原来这样子,那我同样做一件事情,我应该去受戒。他就去受戒了。

受戒以后,缘境发心,得到戒体。得到戒体以后他就有一个愿望,他曾经“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他心中可是有目标的。我们以前修善的时候是漫无目标,看心情,我现在想修善就修善。现在是从“我想要修善”变成“我一定要修善”!他有一种誓愿力。

这个誓愿力再加上行动力。好了,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辗转相续,能静妄源,他的有所得的烦恼就轻薄了。他虽然一开始认为只是在持戒,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他的心慢慢地改变了。他从有所得心,慢慢知道其实持戒只是借相修心,通过持戒的法来开显我内在清净的功德,所以“皆已成佛道”。

就是,你即使不知道,它也是往这个方向走。这个是佛陀高明的地方,他能够设定一个法……就是说,你本来是肚子痛,佛陀就有本事,让你这个药吃了以后,把你的肚子痛治好了,乃至于所有的病都治好了,还身体健康!你说,欸,我一开始是肚子痛。是的,你一开始向佛陀求的时候,只是想要求六度,但是佛陀的法门绝对不是只给你六度而已,他是“皆已成佛道”。佛陀的法是“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佛陀这是讲过去的实际例子。

卯二、约悲恋心

诸佛灭度已 若人善软心

如是诸众生 皆已成佛道

我们看看过去佛灭度以后,这些弟子们的悲伤、仰慕,这些人也得到很大的加持。说在诸佛灭度之后,“若人善软心”,对这个佛陀有一种悲伤、仰慕之心。就是这一念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就是这么一点的善念,都能够让它慢慢地回归真如。

蕅益大师强调,因为这个地方他不是只有善根。诸位!其实他这个善根很浅薄。相对六度来说,六度他还有布施、持戒,有某种程度的实际的行动。而这些人只是一念的悲恋心,所以善根力其实是薄弱的,资粮力也是薄弱。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吗?因为他跟佛陀结缘,关键在这里。跟佛陀结缘以后,他是有因缘力,他生生世世就能够遇到有佛的教化,他就会慢慢进步。所以,时至今日,就算他刚开始只是佛陀灭度以后一念的善软心、悲恋心,但是现在“皆已成佛道”。

卯三、约供舍利

诸佛灭度已 供养舍利者

起万亿种塔 金银及玻璃

砗磲与玛瑙 玫瑰琉璃珠

清净广严饰 庄校于诸塔

或有起石庙 栴檀及沉水

木櫁并余材 砖瓦泥土等

若于旷野中 积土成佛庙

乃至童子戏 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我们看经文,释迦牟尼佛又讲到另外一件事。说过去在诸佛灭度以后,有人发心供养舍利子。这个可能多分都是居士,因为出家众就是结集经典,在家居士就是供养舍利子。怎么供养法呢?“起万亿种塔”,很多很多的塔。这当中可能有金银玻璃,这个玻璃就是透明的水晶;或者是砗磲,就是青白色的贝壳;玛瑙,就是红色的化石;或者玫瑰,就是红色的宝石;或者琉璃珠,就是青色的宝珠。以这种七宝的庄严来“清净广严饰”,排列庄严这种种的塔庙。这个就是条件比较好的了,这个人可能是国王、大富长者,用七宝盖的塔庙来供养舍利子。

如果条件差一点,“或有起石庙”,就是可能在农村,看到佛陀有这个舍利子,用石头、泥土盖成的庙。或者用栴檀木,或者沉水木,或者木櫁。木櫁就是一种香木,有香气的木。余材,或者其他的桧木、杉柏等等,乃至于砖瓦泥土等等。这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就是用这种石头等等起庙供养。

第三者,“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更差的环境下,他只是把泥土堆起来。

再下,乃至于童子的游戏,小孩子在地上玩,就是“聚沙为佛塔”,就把它当做佛塔一样来礼拜。那么这些人在这么一个小因缘当中,“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这个就是佛陀有宿命通来回忆过去的事。

当然,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你说供养佛陀的舍利子,跟佛陀结缘,那也是可以理解。那“聚沙为佛塔”,它里面是没有舍利子的,小孩子在玩,把它当做佛塔。就是它本身不是佛塔,你把它当做佛塔,为什么这样子也可以成佛?

古德回答说,童子游戏,聚沙为塔,何得成佛?这个地方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习因;第二个,报因。

这个习就是习惯的习。从善根的角度,虽然这个泥土堆的塔里面没有舍利子,但是他心存恭敬,这就是一念的信心,就是一念的善根。他栽培一个善根,他发自内心的恭敬,对佛陀的恭敬,不管他用什么方式。

第二个,他的因缘力。他的所缘境是佛陀,这个很重要。你要是对其他的伟人去供养,那又不同了,那可能只有一种对他的善根力,没有因缘力。就是,他今天的结缘是跟佛陀结缘哪!你只要跟佛陀结缘,佛陀就有办法度化你。

第一个,他内在有善根力;第二个,外在有因缘力。

就像阿育王一样。阿育王是佛陀灭度以后一百年出世。其实,阿育王在佛在世的时候,曾经做一个城中的小孩子。佛陀那个时候带着阿难尊者去城中托钵,前面就有两个小孩子在玩。其中一个叫德胜,这个德胜就是阿育王的前生,他跟另外一个小孩子在玩。他们两个玩泥土的时候,突然看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他起欢喜心,就把泥土捏成一团(就是他把这个当成一种宝物,其实它是泥土),他就要去供养佛陀。阿难尊者一看他拿这个泥土,就挡在前面。佛陀说,你闪开,让他供养。这个时候,因为他是小孩子,太小,他没办法供养,那么另外一个人就跪在地上,让德胜踩在他身上,佛陀把这个钵放下去,就接受供养。供养以后佛陀授记,他说你以后会成为大国王,护持三宝。你这个同伴,跪在地上给你踩的这个,变成你的大臣。那果然阿育王后来就是孔雀王朝的一个国王,他当时真的是统领了所有印度。后来学佛了,盖了很多塔庙。

诸位!佛陀讲这些,意思就是,虽然心性很重要,但是你们都不要忘了“诸法因缘生”,就是你不要执理废事。诸法因缘生跟法法消归心性都很重要。你们回忆一下,你们当初怎么学佛的?哪一个人一开始就听《法华经》学佛?有没有?举手看看。一开始就听《法华经》的?(有学员举手)哦,不错,善根深厚!不过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唱<炉香赞>,对不对?唱唱<炉香赞>,结果“皆已成佛道”,至少他走上了佛道。

就是说,虽然佛陀前面一直在讲理观的重要,开权显实,但是这个地方就提示我们弟子,不要忽略了因缘,乃至于微小供佛的因缘,乃至于你用泥土的供佛因缘。这个就是说,诸法因缘生跟安住一念心性同等重要。简单讲,权法妙,因缘果报很重要;实法也妙。关键是你怎么把它合起来!

我们怎么样能够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面对一切的因缘,一方面能够开显自性的功德,一方面能够结下三宝的因缘。这就是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所以,佛陀举了很多过去发生的例子,而这些人都是从一种微小的因缘跟三宝结缘,但是现在来看,“皆已成佛道”。这个都是过去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