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妙法莲华经 > 第87章 第87集《妙法莲华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7章 第87集《妙法莲华经》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九十六面,我们看丙三,流通段。

前面的经文,从<方便品>一直到<授学无学人记品>,总共有八品,是迹门的正宗分。这以下从<法师品>到<安乐行品>有五品,是属于迹门的流通分。

迹门的正宗分主要的就是三周说法,使令我们会权入实,把三乘的权法会归到一佛乘的实法。会权入实,它的重点并不是要你改变你修学的法门,这点要注意。以前你喜欢持戒,你还是照样持戒;你喜欢拜忏,你照样拜忏。权法的法门是不改变的,那么改变什么呢?改变的是我们的知见,就是我们修行的观念。我们必须从一种三乘的知见,而提升到佛陀的知见,就是一种观念的改变。

基本上,三乘的修学,它的知见就是因缘观。三乘的因缘观是很广大的,包括了十法界的染净因果。我们因为杀盗淫妄的因缘而堕落到三恶道,因为五戒十善的因缘而生到人天,因为四谛十二因缘而成就涅盘寂静,也因为六度的因缘而成就菩萨的功德,就是整个十法界的染净因果。

因缘观的好处,先讲好处。它的好处在于,它会从十界的差别相当中让我们产生一种明确的取舍。很明确,什么东西是我要追求的,什么东西是我要舍离的。从因果的取舍,使令我们怎么样?不断地增上。你不取舍你哪有增上呢?这个是因缘观的好处,透过取舍而增上。

因缘观的缺点——这不是它本身有缺点,是我们凡夫的心有所得去修因缘观,就产生了缺点。什么缺点?就是产生坚固的法执。

这个法执,我们从禅宗的公案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它是什么相貌。禅宗的二祖去参访初祖,说,弟子心不安,请和尚安心。初祖说,将心来,吾与汝安!

就是,你从因缘观,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心不安定。当然你能够发觉你心不安定,那你也是有修行了。一般凡夫是不知道自己心不安定的,就是烦恼很难调伏嘛。烦恼是这样,你要不管它,它也不会管你,那大家就和平共处,就是心随妄转。但是你要去对治它的时候,它一定会抗拒你,有时候烦恼就更加的粗猛。所以,从因缘观的角度,你会发觉烦恼的活动特别地炽盛,这第一个。

第二个,三祖去参访二祖,他怎么说呢?他说,弟子业障深重,向和尚忏悔。那禅宗的公案都是这样,只有一个思想——回光返照,你不要顺着因缘去观。有回光返照之后,哦,罪业觅之了不可得。

也就是说,从因缘观,对我们凡夫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会陷入烦恼的思考跟业力的思考。所以你从因缘观修学,你会得到一个结论:烦恼难调伏,业障太深重。

如果我们一个凡夫,一辈子只知道诸法因缘生,好处是你今生会进步;但是你的缺点是,你的格局太小了。因为你把自己定义作生死业障凡夫,所以你落入了一种生死业障的框框里面。你变成怎么样?自我设限。就像《楞严经》说的,当我们修因缘观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变成水泡,就是你会被你的因缘框住。而落入因缘对我们是不利的。

从修行的角度,你要论因缘,那烦恼和业力一定比你的修行更大。如果要讲人生经验,你要落入因缘所生法,你就不是烦恼跟业力的对手了。它长时间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而你想用短时间的法门、短时间的修行去处理它,就因缘论因缘,那你就不是它的对手了,你就很被动了。

就是说,当我们落入水泡的思考的时候,那你就是一个水泡了,你每天的纠结就是,欸,我今天烦恼淡薄一点,今天业障少一点。欸,过了几天,懈怠了,烦恼又开始活动,业障还是依旧存在。所以你就永远在烦恼跟业力里面牵扯不清了。这就是因为你因地发心不正。你不能站在烦恼跟业力的角度来当作你起修的本因。

那怎么办呢?所以佛陀必须要怎么样?会权入实,把三乘的因缘观回归到一心真如,就是先找到你的宝珠,摩尼宝珠。就是说,无量劫来,从因缘的角度我们是非常弱势的,因为我们大部分都在颠倒当中,只有少数的时间在修学,所以你不能从因缘的修学来跟它对抗,你弄不过它的。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把你的强项拿出来,把你的摩尼宝珠拿出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说,我们烦恼再重、业障再深,这个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因缘所生法。我们要回到生命的原始点,就是清净心、菩提愿,就是所谓的称性起修。这很重要!称性,不能称因缘。

就是说,我们修行的第一点,要告诉自己:我本来没有烦恼,我本来没有业障。你要从这个地方产生信解,你才好修行。就是说,因地心影响你的果地觉。你的因地错了,你整个格局都错了。你必须要找到跟诸佛菩萨同一个因地,你才有可能变成诸佛菩萨的结果。就像《楞严经》说的,你不能拿沙去煮饭,你这个沙煮了半天,你是热沙。就是你不能陷入一种烦恼业力的纠结当中。所以,称性起修,就是你要相信你自己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拜忏的时候,欸,本来没有业障。那这个因缘呢?因缘变成怎么样?变成假观。就是天台智者大师说的一心三观。

就是说,我们站在一念心性本来即空——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因缘,那么这个因缘变成怎么样?是你心中因缘所现的十法界十如是的假相。所以,你站在真如的角度来面对烦恼,它变成如幻如化的一个假相;你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业障,它也是一个如幻如化的假相。所以问题就不是断,而是改变,我只要改变我的内心的活动。它本来就是诸法因缘生,它当然会诸法因缘灭,你不用在过程中去跟它纠结。所以,这个观念改变以后,你的修行的格局就不一样了。你是站在一种清净心、菩提愿的格局,来面对你过去的无量的因缘,那你这个时候修行是主动了,化被动为主动了。

所以佛陀花了半部的《法华经》来讲这个观念。就是说,因缘的——三乘的修法,是可以修的,但是你不能安住在因缘。它可以当作你在修行当中的一种调伏的过程,但是它不能当作你的因地,当因地你就完蛋了。所以,我们几乎花了一半的时间,来解释为什么你要回归到你的本来面目才开始修行。因为因缘法不能当因地,因为它是生灭的。你的本质是生灭,你修了半天,你就永远是弟子心不安,弟子业障深重。因为你一开始就走错了。

所以我们在整个前面八品的三周说法当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摩尼宝珠的观念——摩尼宝珠不是要放在你内心的深处,你要把它拿出来跟你的因缘互动。就是实法。

接下来的五品,佛陀就要我们落实到身口意了,怎么样称性起修,怎么样从一佛乘的思考来开展你的菩萨道。前面只是一个理论的论述,这以下从事修来慢慢培养这种观念,从事修。这以下佛陀从流通分的五品来解释。

我们看附表第二十六,<法师品>,这是流通分的第一品。这个地方有两段。

一、解释品目

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四则是自行,解说一种是化他。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法师之称,虽通佛世及佛灭后之弟子,但以佛灭后,受持宏通妙法者难,故本品多以佛灭后受持宏通之人,名为法师。

这一品讲到<法师品>,它的法师指的是五种修行的法门,都可以称为法师。

第一个法门,受持。这个是整个修行的基本功,叫做受持。蕅益大师解释这个受,他说这个受是一种信,信力,一种信仰的力量。当然,大乘佛法的信一定是包括解,它不可能完全只是信,而是一种信解的力量。这个持,是一种念力,就是忆念不忘的一种忆持的力量。我们刚开始在学这个三周说法,知道会权入实的观念以后,我们要对这种观念产生信跟解,而且把它放在心中忆持不忘。这是基本功。这个受持是从前面迹门正宗分的学习而来的。

那么受持完以后,接着呢?读跟诵。你开始要怎么样?读,就是看着经文来读;诵,就是把经文背下来,做一个背诵。就是面对经文做一个净法熏习。

第四个,解说。这个地方是指利他,为他人解说其中的义理。因为你替别人解说的时候,你也可以随文入观,某种程度也能够自利,也能够利他。

第五个,书写。书写就是手抄经文。

蕅益大师说,四个是自行。这四个是指受持、读、诵、书写,这四个是偏重在自利的功德。为人解说是偏重化他。这个是讲五种法师。

那么为什么叫法师呢?因为你受持的是《法华经》的法,它可以轨范我们,引导我们会权入实。那么为什么叫师呢?因为他能够教育、引导我们。虽然法本身是可以引导我们趋向于一佛乘,但是“体不自弘”,它没办法自己弘传,它是一个文字,所以弘通必须有人来做这件事情,所以“五种通经皆得为师”。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法师它在这个地方的定义,不是单指出家众,不是这个意思。你听完《法华经》,你每一天诵一品,你就是五种法师了,以下的功德你都有分了。后面佛陀赞叹五种法师的功德,你都是有分的,这说的就是你了。就是说你先从前面的迹门正宗分当中,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你知道怎么样把你的真如观跟因缘观作一个互动。互动就是你要站在一心,一心三观,把因缘观当作你的假观,就是它是你心性受熏以后产生的假相。你从这个地方开始读、诵、书写、解说,那你就是五种法师了。

这五种法师,理论上是通于佛在世跟佛灭后,你都可以做五种法师。但是经文里面所赞叹的五种法师,偏重在佛灭度以后。为什么呢?古德说,因为佛灭度以后,受持弘通妙法更难。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你要能够修学一佛乘思想,更难。所以本品多分以佛灭度后受持弘通的人名为法师。

所以《法华经》的修学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从自受用。自受用当然就是你在家里面佛堂依法为师,你透过受持,来读、诵、书写。第二种,就是你走出去的时候,跟你的同参道友,把你上课所听到的观念,善巧方便跟对方分享,乃至一个偈颂都可以。就是以法师人,你做一个利他的工作。那么你做这两件事情的其中一件,都是<法师品>今天所摄受的对象。

二、经文要义

(一)上来八品,三周说法,是迹门正宗。自本品至<< 安乐行品> > ,是迹门流通。前者得悟妙法,三根受记。然欲登法王位,必经法师位,故次于授记之后而有此品,以示成佛之径也。

这一段是先把这一品的由来作一个解释。说“上来八品”,从<方便品>到<授学无学人记品>,这“三周说法,是迹门正宗”,主要是建立一种信解的观念。那么,自本品的<法师品>到<安乐行品>总共五品,所谓的法、宝、达、持、安五品,就是“迹门流通”。

前面是悟一佛乘。你了解了把万法——十法界因果回归到一心,那么你就有资格受未来的成佛之记,这是三根受记。但是这个受记以后,你今天要能够有多快的时间,这个快慢,那就落入到事修的实际的操作了。所以佛陀必须讲,“欲登法王位,必经法师位”。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不是像禅宗的根机,一闻千悟。我们悟了以后,我们要慢慢怎么样?要长养圣胎,要净法熏习,要不断地让这个摩尼宝珠的力量慢慢加强,就必须要有一些事修的方便。所以佛陀在授完记以后,“而有此品,以示成佛之径”。

就是说,你不是把《法华经》学完以后就大事已办了。你学完《法华经》是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这个道理怎么样落实,怎么样跟你的修学对接,那你必须经过法师位,就是这五种法的修学。

这个地方是说明佛陀为什么要安立<法师品>,就是帮助你快速地成佛。

(二)本品五种法师,可摄为三业,受持为意业,读诵解说是口业,书写是身业。以三业自修,即自行法师;以三业教人,名化他法师。

这五种法师,依古德,可以摄为三业的修学。因为我们过去造业是怎么造业?当然是身口意三业造业。那现在要怎么样?要把它转变。所以我们必须要透过这个身口意的修学,来反转过去的身口意的过失。

比方说受持是意业,这最重要。你心里面要知道什么是真如观、什么是因缘观,那这之间怎么样对接。这个是意业。第二个是,读诵解说是口业,你要出声,去创造一个音声来读诵解说。书写就是身业了,这是身体的造作。

以三业自修叫做自行法师,以三业教人就是化他法师。不管自行、化他,都不离开身口意三业。这是第二段,用三业来配对五种法师。

(三)此品法师,专指大乘法师。然利物以慈悲为首,处世以忍辱为基,度生以无我为本,是故佛在本品开示,弘经三轨:慈悲,则生一切善;柔和,能遮一切恶;观空,能自净其意。依此自行化他,堪作法师。尽未来际,弘通妙法,续佛慧命。

<法师品>不但是指自利,更重要的是强调你是大乘的法师,你要有一些利他的妙行,所以佛陀开出了弘经三轨。就是在末法时代,你想发心弘传《妙法莲华经》,乃至于一个偈颂说给你同参来理解,怎么办呢?三个原则:

第一个,入慈悲室。你要有慈悲心。不管他对你怎么样,不管他的反应怎么样,你为了慈悲,你要有一种利他的心。

第二个,着忍辱衣。后面会说到,妙法在末法时代弘传是很困难的,因为众生他也不是冲着你来,他有烦恼、有业力。你今天的法进去他的心中,对于他的修学是帮助很大,但是他有时候起烦恼。烦恼起现行的时候,他会对你做非法的行为。所以你要怎么办呢?安忍,安忍不动。你要有忍辱衣,有衣服来保护你。

第三个,坐法空座。站在无所得的心,以无我无我所的清净心来安住,坐法空座。

所以佛陀在讲本品,开示弘经三轨:慈悲则生一切善;忍辱柔和就断一切恶;观一切法空,安住清净心,自净其意。这就指身口意。“依此自行化他,堪作法师。尽未来际,弘通妙法,续佛慧命。”

这个<法师品>的结构,经文结构是这样:它的前半段,佛陀是讲怎么做一个法师,偏重在自利,自受用。修学《法华经》,成为一个自受用的法师,当然佛陀也赞叹,也讲到方法。后半段,佛陀专门花了半品,来讲怎么样做一个弘扬《法华经》的法师,就讲弘经三轨。前半段讲自利,后半段讲利他。

这个是一个简要的说明,把这一品作一个扼要的说明。

丙三、流通段 分五、丁一、法师品;丁二、见宝塔品;丁三、提婆达多品;丁四、劝持品;丁五、安乐行品

我们回到讲义,看丙三的“流通”段,就是迹门流通。这地方有五品,就是丁一的<法师品>,丁二的<见宝塔品>,丁三的<提婆达多品>,丁四的<劝持品>,丁五的<安乐行品>。

这五品讲了四件事情:一个是方法。就是修学《法华经》的方法。第二个,讲功德。佛陀一再地赞叹你今天做这五种法师的功德,自利利他的功德。第三个,讲引证。过去哪些菩萨因为修《法华经》而成大成就的,佛陀引用实际的例子来取信于我们。就是佛陀说的这个道理,是有实际的根据的,引证。第四个,佛陀劝修。劝我们大家能够自利利他。最后佛陀慈悲地劝我们,劝修。

<法师品>当然是一个总相。先解释方法跟功德,这是<法师品>。<见宝塔品><提婆达多品>偏重在引证,引用多宝佛、提婆达多来引证,<劝持品>是劝修,这三个是别明。第三段,丁五的<安乐行品>,是把修行的方法跟功德作一个总结,讲得更详细,就是怎么做五种法师,怎么样把它落实到身安乐、口安乐、意安乐跟誓愿。就是怎么以身口意三业跟誓愿来操作这个五种法师,让我们成就安乐。这个安乐不是指人天的安乐,是大般涅盘的安乐。这就是迹门五品的情况。

丁一、法师品 分二:戊一、叹美能持法人;戊二、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法师品”。<法师品>有两段。第一段,叹美能持法人。佛陀先赞美能受持《法华经》的这个人,先赞美人。后段再赞美法。

戊一、叹美能持法人 分二:己一、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己二、明授道之师功深福重

赞美人当中分成两段。

己一、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 分二:庚一、佛世弟子;庚二、灭后弟子

禀道就是你能够自受用,你能够受持《法华经》,你的未来功德深、福报重。这个地方又分成佛世跟佛灭。

庚一、佛世弟子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就是佛陀讲完三周说法以后,就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佛陀以下的开示,主要是要告诉这八万个法身菩萨,因为这八万个法身菩萨是未来在末法时代弘传《法华经》的法身菩萨。佛陀要鼓励他们未来在末法时代来弘传《法华经》。

那么,佛陀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这八万大士,而要假托药王菩萨呢?这个“因”就是假托。古德说有两个道理:因为药王菩萨久修法华,修学精进。因为药王菩萨他就是主修《法华经》的,所以他对《法华经》修学特别精进。第二个,他燃身供养,奉法真诚。他曾经把身体烧掉供养《法华经》,表示他是为法灭身,奉法真诚。就因为这个药王菩萨有两大功德,所以佛陀就假托药王菩萨,但重点是要告诉这八万的法身菩萨,鼓励他们来弘传。

他怎么说呢?他说,药王!佛陀是指名道姓,他的对象是药王菩萨,其实是说给八万大士听的。他说,药王菩萨!你看到大众当中,有无量的这些五乘的弟子,包括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等,这就是天龙八部。这些都是干什么?修人天乘的。还有谁呢?还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他有的是求声闻乘,追求涅盘。辟支佛也是追求涅盘,是利根的声闻,修十二因缘。还有菩萨乘,修六度的功德,来追求佛道。总而言之,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还没有会权入实,他们还活在因缘的思考,人天的思考或者三乘的因缘思考。这些人,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法华经》的教授,使令这些人闻《妙法莲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那么我就可以给他授记。因为他未来“当得”——决定可以成就无上菩提。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法华经》的一个基本的修学的目标,叫做闻跟随喜,就是闻持跟随喜。

我们先解释闻持。

这个闻持,蕅益大师说,它是一种文字上的初解。我们刚开始学习妙法当然是从文字相,说是“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我们原来的心是清净心。那既然是清净心,我一天到晚怎么还生起那么多念头?那不是你的心。诸位!那叫妄想,那个叫“前尘虚妄相想”,就是外境刺激你的时候你产生的第一个反应。那跟你的心没有关系,那是生灭的。如果这是你的心,那你不知道死过多少遍了,它现在哪里?它就是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你发一顿脾气,结果呢?结果那个瞋心跑哪里去了?觅之了不可得。如果它是你的心,它要恒常存在。所以你从文字相知道,喔,原来它不是你的心,那是生灭心,那是一种暂时的感受跟想像结合产生的一种作用,受、想、行这三种功能。那么我们刚开始学习《法华经》,明白这个道理,是从哪里?从文字相,这个叫做闻持。这是初解。

然后呢?然后就是随喜。

你这个道理明白以后,你回到你家开始读诵思惟,做一种深入的观察。把这个文字相,透过观察,消化成你心中的智慧的光明。你不是文字理解而已,你是真的有体悟了,就是随喜。你开始怎么样?随顺、欢喜,产生法喜。

随喜,蕅益大师说,它是什么标准呢?就是说,能“于一念心中,广解一切心及一切法皆是佛法,无有障碍”。能于一念心中,就是你的清净心,就是你的真实的心,这是真实的你自己。就是过去不管你起颠倒,不管你持戒,它永远存在的,就是在于这一念心。

然后你这一念心,你能够了解一切心、一切法都是佛法,就是在心性里面去思惟因缘法。什么叫一切心、一切法?比方说,你用布施的心来修布施的法,所以你内心当中会出现富贵的果报;你用持戒的心修持戒的法,然后你自己的心会出现尊贵的果报;你用忍辱的心修忍辱的法,你自己的心就显现出庄严的果报。所以你自己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布施,是心显现富贵的果报。

所以你开始怎么样?你开始试着把因缘所生法跟你的真如本性作一个交流。就是前面说的,你把你的摩尼宝珠拿到市场上交易,用你的真如的心去创造因缘,再从因缘的修学当中来回馈你的真如,让你显现你的功德。就是印光大师经常讲的这句话,就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把真如本性释放出来,然后呢,“无不还归此法界”。

你不断地思考,叫做随喜,你对这个理论的随顺、欢喜。

这个就是佛陀讲出的受持《法华经》的两大目标。不管你透过受持、读、诵、书写还是演说,总之你对《法华经》的修学,要达到两个重点:第一个,闻持,基本的信解;第二个,深入的观照,随喜。

这个就是佛陀先讲“禀道”,受持《法华经》的这两个目标是要先达到的。

庚二、灭后弟子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前面是指佛世,就是佛在世的时候,你要怎么修《法华经》呢?闻持、随喜。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到了末法时代,佛陀不在了,五浊恶世,大家烦恼粗重,环境恶劣,那怎么办呢?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也是闻持,乃至于一偈、一句,而产生一念的随喜,我也是给他授无上成佛之记。

欸,这个地方就特别妙了。诸位!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妙法的奇怪点在这里了。佛陀在世跟佛陀灭后,产生的修学效果完全一样。这跟我们因缘所生法的理解不一样。因缘法它是怎么样?它不同的条件创造出来,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举布施作例子。你想想看,你对佛陀布施跟对一般人布施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佛陀是无上福田嘛。所以这怎么回事呢?答案只有一句话,叫做“一如无二如”,因为你今天是站在真如的不生灭心来起修的。当然,你要讲因缘所生法,那一百个人修布施,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种心外求法修来的东西,那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不可能说你修的布施跟他修的布施功德完全一样,不可能的。

但是真如,因为你是称性起修,它没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你只要能够安住真如,它是超越因缘、超越时空的,所谓的“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

就是说,诸位!你现在用一念心性来修学,叫做信解、观照,信解真如、观照真如。诸位!等到你成就初地以后,你还是信解、观照。那你说这两个所观境有没有一样?完全一样。你不能够说我凡夫修的这一念心跟我成佛的心不一样,不可能!只是怎么样?它的量不同。它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你现在用文字来信解、观照你这一念清净心、菩提愿,跟你成就初地的时候,它的本质完全一样。就好像说,你看到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是同一个月亮,只是十五的月亮它的量比较圆满,它的数量比较大,但是本质完全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说你对真如的修学,是没有管什么佛世、灭后的了。真如本性它根本不怕什么五浊恶世,因为它是回光返照,它是回到你生命的原始点。那你要从因缘所生法的角度,那这个环境就很重要了;没有一定的环境,有些法是修不起来的。但是你的真如本性,它是超越时空的,所以佛灭跟佛世的功德完全一样,都是蒙佛授记,完全一样。这一点要知道。

己二、明授道之师功深福重 分二:庚一、长行;庚二、重颂

前面的“禀道”是指自受用,自受用两个目标:闻持、随喜。这以下就讲得更广了,讲到自行、化他了,整个授道包括自行跟化他。这个地方有两段。

庚一、长行 分二:辛一、别明;辛二、总明

辛一、别明 分二:壬一、明现世;壬二、明来世

这个别明指的是各别的相状,就是人有上下、时有现未。这个人有上品法师、下品法师,这个时间点有佛世跟灭后,这个就有差别了。前面的“禀道”是从自受用的角度,佛在时跟佛灭后是完全一样,但是要讲利他的角度,那这个因缘就不太一样了,就有上品、下品的差别,有现在、未来的差别。就别明。

壬一、明现世

就是佛在世的授道法师是怎么情况。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

这个地方我们先分成三大段,就是总说、别明跟结示。

总说又分成两段:第一段是标示修学方法,第二段是列明过去因缘。

先看第一段的总说,“标示修学方法”。

那么《法华经》的修学方法,从自利利他的情况来说有五种,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师。这五种的修学,比如说读诵,也不一定要读诵整部经文,只要一偈一句,一个偈颂。一个偈颂是能够诠释一个完整义理的最小单位,你不能只受持半偈,因为这个义理不完全。比方说佛陀讲中道,讲“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是不完全的,它一定有下一句,“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你要讲真空,一定要讲妙有。所以它的最小单位就是一个偈颂,就是四句偈,这样子能够把整个义理完整的表达出来。

你对于四句偈以上的经文产生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是第一个,就是透过这五种法门来修智慧。

这以下修福德。

或者说你必须怎么样?对于这个《法华经》的妙法,敬视如佛。心存恭敬,犹如见到佛陀,修十种供养。

第一个,花。你用鲜花,或者是人造的这种缎带花等等来庄严妙法。这第一个。你在读经的时候,旁边摆一些香花来供养《法华经》。第二个,香。这个是指的沉香片,一片一片的沉香。你点这个沉香片,在你诵经的时候,读经的时候来供养《法华经》,香。璎珞。你用七宝的璎珞串成一个圆圈,挂在《法华经》的前面,来供养《法华经》,用璎珞来供养。第四个,末香。这末香就是比较微细的香粉,点这个香粉。涂香,这个涂香就是液体的香精油。烧香,就是点我们一般说的线香,烧香。缯盖。这个缯盖就是用五色的布,把它做成一个袋子来装这个经本,缯盖。幢幡。我们在《法华经》前面可以装一些幢幡宝盖来装饰《法华经》。衣服。我们用一种清净的布料做成盖经布或者装经的袋子等等,衣服布料。

前面八个都是属于身业的供养,这以下“伎乐”,就是口业的赞叹,比方说我们听经之前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用伎乐、用音乐来赞叹妙法。这口业。

第十个,合掌恭敬,就是意业。你在诵经的时候,有些地方该合掌,来表达你对它的恭敬皈依。

这两种,一个是修慧,一个是修福。一个是透过读诵增加你观照的智慧,第二个是透过十种供养来修福,还有修恭敬。这个我们后面再说。它不但修福,还修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