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一生三万天 > 第42章 寒门学子高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家寨子在盆山街的南端,地势略高于盆山街,气温比盆山街低2-3c,每年冬季的雪总要厚一些。

高星家里姊妹众多,两男四女,高星排行老五。儿多娘苦是真的,在农村,家里这么多孩子,又缺乏劳动力,不受穷挨饿都不可能。

高星两岁那年,大哥都才十二岁,还算不上劳动力。家里的劳动力就父亲和母亲。

母亲养育众多儿女,还要下地劳作,加上极度营养不良。在生下第六个孩子后卧病不起,三两个月便撒手人寰。

那时候,妹妹还在襁褓中。

母亲一过世,妹妹就过继给了三爸家。三爸家只有两个儿子,三婶正好喜欢姑娘,就把失去母亲的小女婴抱回家养着。

高星父亲本就无力养育襁褓中的女儿,爽快地把小女儿过继给了弟弟家。

待到大哥和大姐长到可以与父亲一起参加劳动,其余孩子就全部撵去上学了。高星父亲在这一点上算是有远见的父亲,他觉得读书的孩子将来必定是能出人头地的,包括女孩如此。

论读书出人头地这一点,二姐的机会比较多。

二姐可是一个让全家引以为傲的角色,一年级开始,门门功课第一,年年有奖状,奖状都贴满了家里的墙壁。

二姐励志要考上市里的师范学校。

家里除了高星和二姐没有被父亲打过,其余孩子都被打过的。

高星是幺儿,只有被宠爱的份儿,自然不会挨打;二姐是孩子们中最优秀的一个,也是舍不得打的,也没有理由打。

放学回到家里,高星放下书包就出门找小伙伴玩去了。

二姐放学回家后的任务是为全家人准备晚餐,家里一对木桶太大,二姐没法像大人们那样用扁担一个人就挑起两桶水。所以只能和四姐一起用一根木棍抬水,一顿饭至少也得抬三桶水才够用。

四姐力气小,总是和二姐抬着水,一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尽管二姐总是想法子把水桶的重量往自己的方向倾斜,可四姐稚嫩的肩膀上还是压出了红红的印痕,二姐都心疼了。

可那又有什么法子呢?

二姐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二姐也跟大姐搭档抬过水,大姐也跟大哥搭档抬过水,在还没有足够大的力气一个人挑水的时候,都要经历一段跟其他兄弟姐妹搭档抬水的时光,这是所有农村孩子都要经历的。

二姐虽然小,但是二姐在对这个家里作用可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二姐,一家人的一日两餐就没有着落。

晚餐得二姐准备,早餐也得二姐准备,因为爹爹和大哥大姐天刚蒙蒙亮就要下地,很晚才收工。

二姐起早做饭,吃完早饭领着弟弟妹妹一起去上学。

就是这样,二姐学习成绩还是这么棒。这怎么能不让人佩服呢?

高星之所以最崇拜二姐了。看着家里的土墙上,满满地贴了一墙壁奖状,高星每晚睡觉前都要去瞻仰一下那一片闪闪发光的奖状。

这些奖状是能对高星起着激励的作用的,因为太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奖状,高星一改贪玩的性子,努力地追赶着班里名列前茅的孩子。只可惜,怎么努力他都超不过最前面的三个人。

高星很是纳闷,据他观察了一段时间,这三个稳居前三名的人恰恰是班里最捣蛋的,连上课都最是不认真,下课也不曾见他们温课,考试的成绩却稳在前面,不可动摇。

自己暗自奋力追赶了一段时间,超了前面所有人,却怎么也超不过前三名。

二姐就像班里这前三名一样,从不见她在家里温习过功课。她在家除了睡觉时间,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根本挤不出一丝时间给学习的事儿,却还能稳保第一名的宝座,二姐真是太神了,太了不起了。

每学期开学,学校都要在开学仪式上颁奖。高星总是能自豪地看着二姐上台领奖。

下了学,高星就迫不及待的奔到二姐面前,从她书包里翻出奖状,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到了家里,高星就守在灶台前,等着二姐把粘稠的米汤过滤出来,他端了米汤亲自刷在土墙上,然后亲手地把奖状贴上去,小心抚平每一条褶皱,一脸的敬仰之色。

二姐小学毕业那年,从村里小学考进了镇上的盆山中学。二姐班里就二姐一个人被盆山中学录取了,其余都分别去了各地的中学就读。

盆山中学是甘阳县所有中学中仅次于甘阳县一中的学校,升学率很高。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从盆山中学考上省属中专,市师范校的名额大多都被盆山中学的学生占据了。

只要考上盆山中学,将来端上铁饭碗是十拿九稳的事。

二姐考上盆山中学,家人都高兴,一家人都自豪。爹爹和大哥还喝了一顿酒,以示庆祝。

可惜这样举家欢乐的事情并不能得到所有乡民的祝福。像他们这样家境贫寒的人家,还是孤儿寡父的家庭,让三四个娃上学是少见的,也让人费解的。

就是让这么多娃娃都去上学这件事情,也会引来乡民一些莫名的不满的。这是不知道碍了别人什么事儿,但就是无由地受到障碍。

高国发这个孤寡男人怎么不像别的男人那样,赶紧娶一个如意的女人,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呢?

这里的男人死了老婆都会在短时间内就到处寻摸年轻的女人,都巴望自己能娶一个年轻一点,更年轻一点的女人。

至于孩子,生死有命,顺其自然,不饿着冻着,活着长大,当爹的也算仁至义尽了。谁还有什么话说?

可是这个高国发居然一个人继续把家支棱起来,还把这么多孩子撵去读书。他到底咋想的?他到底要干啥子?

乡民们既不理解高国发的做法,也有嫉妒的,还有无端的愤懑的。背地里就愤愤地说:

“都过得像叫花子一样了,还供这么多娃儿读书。这样家庭的娃儿有什么资格去读书?有什么资格考工作,端铁饭碗?简直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好好笑哦。”

高家二女子考上盆山中学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更是引起一片喧然。因为大家心里都有数,考上盆山中学的娃娃,端铁饭碗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凭什么呀?村里最穷的家庭,连个当家主母都没有的家庭?

其中最数村里家境富裕的罗老爷尤其看不惯高国发的做派,无端的看不惯。

罗老爷这么有钱,家里的四个娃也只让最小的一个去上学了,其余都留在家里,一边帮忙干农活,一边找点副业,挣点钱。

罗老爷的家训一向是把发家致富列为第一条的。

读书有什么用?读书会废了娃娃发家致富的能力和机会。

罗老爷站在为高家的现实情况考量的角度,把高国发喊到跟前去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国发,你当真要把你家二姑娘送去盆山中学读书吗?你咋想的?人家比你家境好的人也没有让这么多孩子读书,你不清楚你自己什么底子吗?我这样的家底子,我都没供这么多娃去读书,你凭什么呀?你跟谁较劲儿呢?一个丫头,读了小学还要读初中,还想端铁饭碗,你做白日梦吧?我家都养不出来一个铁饭碗呢,你算什么?”

做思想工作的罗老爷,越说越激动,激动处,面色就涨潮,脸上的横肉就泛红,嘴里唾沫星子四溅。

高国发只是虚心地接受着罗老爷的教导,除了不住点头称“是”,他无法跟罗老爷做任何辩解。

罗老爷不理解他的做法不奇怪,但是他不理解罗老爷为啥这么激动,又为啥那么的生气?

他不明白,也不敢问。罗老爷在他们高家寨子是有钱有势的人物,他读过书,外出闯荡做生意老多年回来的。

高家寨子是因为以前住民全是高氏族人,所以名称高家寨子。但那真的是以前的事,现在高姓的村民不多了,只有几家了。高氏族人在这里曾经的旺盛时期已经过气了。

罗老爷他不是村长,但是比村长管用,他的意见和建议,村里人百分之百的采纳。

所以,他来给高国发作思想工作来了。

罗老爷擦去嘴边干涸的白色唾沫,平息了一下自己莫名膨胀的情绪,心平气和地道:

“你家二姑娘就不用去读初中了,回家帮忙种地吧,改天我帮你们物色一个好人家,让她嫁人吧。我有个侄儿子是民兵连长,与你家二姑娘正好相配,我来安排他们见一面,你我两个就把事情说定了啊。”

“罗老爷,我家二姑娘还小,还小。婚事不忙说吧,大点再说。”

高国发惶恐地道。内心万般抗拒,嘴上却不敢明着拒绝。

“又没有说现在就成婚,先说在你心里,你先认下这门亲再说嘛。书就不用去读了,女娃家长时间读书会移了性子,以后你管都管不住了。”

“我回去问问我姑娘的意见吧,孩子自己的事还是问问她自己再说。”

“问什么问,你这个当老子的还做不了主了?改天我去跟她说,不信她还敢跟我犟。你这个爹就是太惯孩子,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啊?”

高国发面露为难之色,不好说什么,只得哼哼哈哈地打着敷衍告辞了罗老爷。

第二天,二姐突然被父亲送去了舅舅家,说是去舅舅家帮工的。

舅舅家离这里几十公里的路程,还不通车, 步行十多个小时才到。

罗老爷来过家里,说是来找二姐说事。大人都不在家,高星告诉罗老爷二姐去舅舅家帮工了,并不知归期。

假期结束,二姐顺利进了盆山中学就读。

罗老爷气急败坏地冲进高星家里,指着鼻子把高国发骂了个狗血喷头。

高星心里恨极了这个罗老爷,看到一言不发光挨骂的父亲,心疼不已,然自己又深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