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冒杜眼见公孙瓒轰然倒地,心中瞬间涌起一股绝望和恐惧。他深知自己已无力再战,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在他的观念中,投降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他相信汉人向来有优待外族降者的传统。
然而,冒杜显然对林北政权的政策知之甚少。这个新兴的政权秉持着“三司”政策,对于投降者的处理并非简单的宽容或杀戮,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配到捕奴司、教坊司、战利司中。
历史上,皇甫嵩曾坑杀十万投降的黄巾军,这一事件成为了汉人对待汉人的典型案例。然而,林北政权却巧妙地避开了这类问题,他们坚持以法治国,对待反抗者毫不留情,将其视为叛乱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那些仍在白马义从等人周围的平州士卒们,目睹了冒杜的投降和公孙瓒的倒下,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欣喜。他们不由自主地开始退却,但并未完全散去,而是依然将白马义从等人包围在一个紧密的圈子里,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将严纲等人困在其中。
这些平州士卒们注视着林北,等待着他的指示。没有上级的指示,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严纲环顾四周,只见周围的平州士卒们个个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地盯着被围困在中间的自己和同伴们。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茫然感。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了不远处那具倒地的公孙瓒尸体上,那曾经是他的主公,如今却已命丧黄泉。严纲愣愣地看着这具尸体,仿佛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脑海中一片空白。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是继续反抗,还是选择投降?这两个念头在严纲的脑海中反复纠缠,始终无法消散。反抗意味着可能会面临死亡,但投降又是否真的能保全性命呢?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与此同时,平州士卒们并没有给严纲太多时间去犹豫。他们依旧保持着紧密的包围圈,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显然是在等待着严纲做出一个决定。
而在包围圈的一角,冒杜和他麾下的乌桓游骑已经选择了投降。平州士卒分出一部分人前去接受他们的投降,冒杜等人就这样成为了平州军的战利品。
或许对于这批乌桓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能够骑着马匹上战场了。一旦被送到捕奴司中接受教育,他们很可能会被训练成优秀的步卒,从此告别骑马作战的日子。
在土垠城的城墙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兵变正在悄然上演。
关靖,这位忠心耿耿的将领,决心坚守土垠城,竭尽全力为公孙瓒做出最后的贡献。尽管公孙瓒此时已经命丧黄泉,但关靖对自己的决定毫不后悔。
然而,命运却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原本与关靖一同坚守土垠城的世家们,在得知公孙瓒的死讯后,内心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他们开始心生异志,原本的团结瞬间瓦解。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世家们,此刻也不再犹豫,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局势已经变得十分明朗,继续死守土垠城显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打开大门,敞开怀抱去迎接平州军,这无疑是目前最为明智的选择。倘若继续联合关靖一同坚守土垠城,等待城外平州大军发动攻击,那么当平州军因为城内的顽强抵抗而遭受重大伤亡时,林北的愤怒之火必然会倾泻到土垠城内的每一个人身上。
到那个时候,即使各个世家门在中途选择投降,恐怕也难以平息林北的怒火。而且,对于那些情绪激昂、义愤填膺的士卒们来说,林北很可能会迫于无奈,同意他们进行“不封刀”的行动。如此一来,土垠城内恐怕会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最终变成一座死寂的空城。
既然迟早都要归顺平州军,那世家门为何不主动献出城池,以此作为谈判的筹码,去争取更多的利益呢?毕竟,现在镇守城墙的并非正规军队,而是各世家的家丁。这些家丁们向来只听从主家的命令,又怎么会因为关靖一人而违背主家的旨意呢?
“关靖!你已经走投无路了,不如和我们一起投降林北吧!”邹丹率领着一众家丁,步步紧逼,逐渐向关靖靠近。
此时的邹丹,脸色极为复杂,他的表情中既有对关靖的不屑,又有对他的讥讽。在邹丹看来,只要能够成功拿下关靖,那么他就有十足的把握在献出这座土垠城之后,为自己谋得一个光明的前途。
然而,面对关靖那张冷峻如冰的面庞,邹丹毫不退缩,再次高声喊道:“关靖,你可别太自私了!就算你自己一心求死,也别牵连这满城的百姓陪你一起送死啊!请求你,给大家留一条生路吧!”
邹丹的话语仿佛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入关靖的内心深处。关靖的身体微微一颤,似乎被邹丹的言辞所触动。然而,他的脸色依旧冷峻如霜,没有丝毫的动摇。
关靖一言不发,突然猛地转过身去,脚步匆匆地朝着城墙走去。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重担。
眨眼间,关靖已经来到了城墙之上,他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跨上了城墙上的墙垛中间位置。站在高处,他俯瞰着下方的邹丹,毫不掩饰地说道:“邹丹,你的那点小心思,我又岂能不知?自古以来,忠臣从不侍奉二主!”
话音未落,关靖突然将头高高扬起,仰天悲叹,那声音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凄凉:“主公啊!公孙伯珪!我关士起前来继续辅佐您了!”
他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带着无尽的不舍和决绝。说完这句话,关靖的内心已然坚定如铁,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只见他毅然决然地向前迈出一步,身体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从高耸的城墙上直直地坠落下去。
这一步,不仅是他身体的移动,更是他内心的抉择。他以这种决绝的方式,成全了自己那颗忠诚而坚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