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军婚首长暖又宠,羡煞军属院 > 第153章 人与人之间,差距为何这么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人与人之间,差距为何这么大

四百米,也就家属院到食堂的距离。

他们从家门口往食堂跑,正好去食堂吃早饭。

结果,他们只跑了两百米,就看了一场热闹。

卫龙家门口,院门敞着,一名士兵呆愣愣站着,旁边还放着两桶水。

卫龙拧眉质问:“你谁啊?”

由于过于震惊和气愤,声音不自觉大了几分。

“卫团长,您,回来了。”士兵低声打招呼。

卫龙:?

咋的?他回来了,耽误他们了?

“您不在家,我,我帮忙给嫂子送几桶水。”

卫龙锐利的眸光仿佛要杀人。

趁他不在家,帮忙照顾他媳妇?

哪种照顾?

都已经自由出入他家了。

大早上的,他一睁眼,人都进院了!

士兵尴尬,手都不知往哪里放,他越描越黑,越说越错。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为啥,小杨去巴结付团长就成功了呢?

他帮忙给卫团长媳妇送水,却引来这么大的误会。

辛苦几个月,马屁拍在马蹄子上,有够心酸的。

宋玉兰拉卫龙,带着几分心虚:“你别想的太离谱,我让他帮忙送几桶水怎么了?”

她没告诉他,就是知道他不会同意,他要是好说话,她能瞒着他吗?

卫龙一肚子火气,行,就算他想歪了,单纯送水就对吗?

她当自己是官太太吗?

什么年代了,她嫌他团长位置坐的太稳了?

宋玉兰心里不平衡:“宁晓晓家也有人送水,我怎么不行了?”

付嘉鸣和宁晓晓刚好路过,正巧听到这一句。

付嘉鸣站在门口,冷声道:“小杨和我是私交,晓晓体弱,我出门前请他帮忙,送几天水,有何问题?”

宋玉兰牙根咬的发酸。

人与人之间,差距为何这么大?

她摔门进屋。

宁晓晓和付嘉鸣懒得看别人家的闹剧,没等卫龙过来搭话,继续跑步。

他们跑得很慢,中间又休息了一小会,跑到食堂,宁晓晓都没觉着累。

“我觉着还能再跑一圈。”

付嘉鸣:“我们先打饭,再跑步回去,正好又是一圈。”

二人走进食堂,人不多,多数人选择在家做饭。

宁晓晓很少来食堂,看向各个窗口。

早餐有素馅包子,小米粥,小咸菜,酸菜汤和大饼子。

伙食还不错,比师专食堂强多了。

“我吃一个素包子,一碗小米粥,你吃什么?”宁晓晓看一圈,问付嘉鸣。

付嘉鸣:“你吃这么少?”看来明天还是得在家做饭。

俩人打了五个包子,两碗粥回家。

吃了早饭,宁晓晓感觉困了。

起太早了。

奈何她得去上班。

她问付嘉鸣:“你出任务回来,不放假吗?”

付嘉鸣拎上她的军用背包和水壶出门:“昨天放过了,休息一天可以了。”

宁晓晓:军人的身体素质杠杠的,全是铁打的,他们是真不用休息的啊。

俩人出门,隔壁的门恰好打开。

武营长迈出一只脚,又缩回去,尴尬道:

“早啊,啊,我东西忘记拿了。”

砰,隔壁的门又关上了。

宁晓晓:……

这样的场景有段时间没遇上了,她都不习惯了。

前几日,她和张艳红还一块上班呢。

她觉着,武营长不在,张艳红没那么害羞了。

结果,武营长一回来,又恢复从前了。

这俩人别的方面都好,就是夫妻关系方面比较害羞。

天暖和了,学校不用烧火,付嘉鸣把她送到校门口就走了。

宁晓晓在办公室门口遇上校长。

校长招呼她:“宁老师来了,下乡家访,你去不去?”

“去。”

没想到上班就来了大活,校长明显在办公室门口等她呢。

张艳红他们当班主任的脱离不开,校长只能找她或者孙校长。

孙校长最近帮钱秀英代班,也挺忙的。

宁晓晓没进办公室,背着她的背包和水壶,直接跟着校长下乡。

校长:“我们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更有利于教学。其实上学期就应该开展这项活动,天气太冷,就拖到这学期了。

宁老师这么忙,市里军区两地跑,好不容易回来,又让你跑一趟乡下,辛苦了。”

宁晓晓笑着应和:“这都是我们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不辛苦。”

乡下,校长敲响一家木门。

“同志您好,我们是军区小学的,来家里了解下情况。”

老乡满脸紧张,差点关门。

学校的人咋又来了?

去年不是来过一次了吗?

校长摸摸自己秃头,笑呵呵推开了门。

没办法,他要是社恐,根本进不去院子,人家明摆着不欢迎他们啊。

“哈哈,家里吃饭呢。”校长没话找话。

宁晓晓跟着进院,看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拿着饭铲子抠锅里的锅巴。

身边还有两个四五岁的孩子,伸着胳膊抢着吃。

“孩子没上学?”

八九岁那个一看就到了入学年龄,一共就两个班,入学的孩子她都认识。

妇人尴尬,去年学校来劝了几次,后来就没再过来,她还以为躲过去了呢。

没想到,今年又来了。

她哭穷道:“你们也看到了,家里吃饭都费劲呢,哪有闲钱交学费啊?”

宁晓晓没想到,他们来家访,人家孩子根本没上学。

这哪是家访,是校长领错了路。

宁晓晓向孩子伸手,温声问她:“想不想上学?”

孩子害羞往后躲,也不说话,只时不时偷偷打量她。

宁晓晓劝家长:“困难是暂时的,让孩子读书,未来会充满希望。孩子在家,生产队也不让上工,不如多读书。”

妇人不在意道:“老大不上工,在家也能帮我带两个小的,还能洗衣做饭。上学顾不上家里,还得交学费。”

宁晓晓无奈,想想后世为了普及教育,某些乡下学校,不仅免学费免书本费,还免费吃一日三餐。

以现在的情况,要交学费,靠嘴劝,有些家庭根本劝不动的。

好在,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这么想。

下一家,家长热情招呼他们,询问孩子在校情况:

“家里从牙缝里挤出学费,也会供他读书的,不知三牛在学校有没有好好读书?”

他们正探讨孩子学习问题,大门开了。

宁晓晓惊讶看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