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康八年四月,南海商线顺利开拓的同时,夏魏徐州商线在魏国内部的指导下,发生了巨大变化。

并非魏国出手干预了大夏的商队,而是魏国官方开始从徐州和宋州,收取精盐。

同时,对内严格禁止个人交易大夏精盐。

这个严格禁止其实没有明文规定,它可以说是一种潜规则。

意思是不通告,但你们都得知道,不知道却乱拿货了,后果自负。

四月十三日,辽东也变得绿意盎然。

燕王府内,耶律仁令翻阅着今年辽东的户籍和田册。

他面前站着一个中年男子,高高瘦瘦的。

“严先生,这些你怎么看?”耶律仁令问道。

“回禀燕王殿下,目前辽东有八百万人,幽州有八百万人,辽西一百万人,辽北有两百万人,大约四百万户。如果征兵,我们极限下可以招募两百万人,不过那是我们和魏国拼命的时候。平时,我们保持三十万军队就可以了。”

“魏无忌改制如何了?”

“现在魏主在全力支持魏无忌改制,已经覆盖了魏国八州之地,在易州和青州分别推出了府兵制。”

“地方那些世家没有意见吗?”

“去年魏主雷霆手段处理掉崔氏后,世家低调了很多,魏无忌亲自在各地巡视。”

耶律仁令面色一沉:“陛下现在还并不想打,梁王目前手中还掌管有十万大军。”

“下官知道,但魏国和南面的夏国停战了,下官担心魏国会趁机壮大,在青州和易州增兵。”

“你说的本王何尝不知道?”耶律仁令叹了口气,“但梁王手里依然还有十万兵马,草原上的那些人,不少都还听他的。他肯定不希望本王通过战事,增加兵权,所以一直阻挠陛下发兵南下。”

“那下官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牵制魏国,为我们争取时间,还能帮我们击败魏国。”

“哦?”

“以魏国为代表的北方与江南势力,征战了三百年,现在夏魏虽然议和,但都知道只是暂时的,魏夏之战随时可能再爆发。下官觉得,我们可以适当地扶持夏国,以达到制衡魏国的目的,逼迫魏主将更多兵力放到南下。如此一来,一旦我们除掉梁王,便能快速兵临青州!”

“如何扶持?”

“南方缺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北上,只能防御。如果夏主有一支骑兵,那魏主还睡得着吗?”

耶律仁令愣了一下,看着严韦,诧异道:“战马可是宝贵的战略资源。”

“我朝并不缺马。”严韦说道,“战马数量充足,甚至绰绰有余,用有余来换取对我们有利的局面,下官认为这是一笔可行的买卖。”

耶律仁令站起来,思索起来,来回走了几步说道:“你的意思是,加强夏国的进攻能力,让夏魏之间的战争更加残酷,以此削弱魏国?”

“不仅仅是削弱了魏国,还削弱了夏国,中州两个大国彼此消耗,最后我大辽入主中州,指日可待!”

“说得好!说得好!”

便在此时,外面传来声音:“报!殿下,夏使说有重要事情求见。”

杜素对辽国的燕王府已经非常熟悉。

耶律仁令的大本营其实不在辽东,而是幽州,幽州辽军归耶律仁令统率。

只不过,现在辽国政局比较特殊,处于外强中干的局面。

这几年内部倾轧严重,政局不稳,所以辽国皇帝才让耶律仁令长时间待在辽东城。

杜素走进去,见到耶律仁令,说道:“外使参见大王。”

“丝绸之事,你与下面的人去商议就可以了。”

“外使这一次来主要有两件事,与丝绸无关。”

“哪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们的布匹价格又降了。可以给到大王一匹120文的价格。”

“多少?”

“120文!”

“当真?”耶律仁令突然站了起来,眼睛都亮了。

“千真万确!”

耶律仁令立刻开始算账。

辽国人口有2000万左右,算上了幽州。

假设一年卖500万匹布,一匹布200文售价,一匹布赚80文,一年可以赚40万两!

这对于耶律仁令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了。

辽国的军制和魏国、大夏、晋国都不一样。

辽国是契丹、女真等族与汉人的结合,辽国没有汉人世家,兵户都归辽国朝廷管理。

国小管理成本低。

兵户有非常重的兵役,只提供吃的,没有兵饷,想要有收入,就自己去抢。

同样数量下,所以辽国的军费,比魏国的还要低。

40万两,对于耶律仁令来说,可不就是一笔庞大的钱么?

更别说,耶律仁令已经想到,可以要更多布匹,将这些布匹卖到魏国,魏国人多啊!

可不止赚40万两!

“你们有多少匹布?”

“大王需要多少?”

“800万匹!”

“今年可以给大王1000万匹!”

“当真?”

“绝不会有假!”

这就是下放给民间商社的好处,民间各方分工合力,产业群快速建立起来,产能短时间内爆发。

实际上,这也是大夏才能办到。

因为苏常本身的纺织业底子很厚,河流众多,完美地契合了商业的需求。

与辽国经商,又可以走海线,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只要有需求和利润,还担心苏常那些奸商织不出来布?

“第二件事是什么?”

“我们想从贵国采购一些战马。”

耶律仁令与严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你们要多少战马?”

“五千匹。”

杜素硬着头皮说出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其实很夸张了。

战马毕竟是战略物资,辽国可能一百匹都不愿意卖,更别说五千匹!

“多少?”

“五……五千匹……我们毕竟合作时间已经很长了,大王也看到了我们的实力和诚意,希望大王这一次能帮一帮我们。”

“你们要战马做什么?”

“当然是对抗魏国。”

“不是议和了吗?”

“魏人可能随时撕毁和约,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

“你说的五千匹……”

见耶律仁令似乎为难起来,杜素已经做好准备妥协到三千匹。

“你说的五千匹太少了,能制衡魏国什么!本王卖给你们一万匹,第一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