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 第230章 妥协和逐渐失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天以后,还是在那个场地,还是那群人。

“众位商议的怎么样了?”

听到李雄的问话以后,有的人就起来诉苦。

“时间太短,大人能否在宽限几日,我我们传回的信息有可能还在路上,而大人所要的数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就是,就是,还请大人体谅体谅我们。”

看着下方诉苦的各位西域使者,李雄摆手示意了他们保持安静。

“本将军也不是不讲理之人,那就再给你们半个月时间,但是如果时间一到,还不能给本将军一个准确的答复。

那就别怪本将军命人亲自率人去取了,虽然我大唐内部发生了一点点变故,但是我安西军兵强马壮,分出一支偏师出征,还是能够做到的。”

随后,李雄起身,看了在座的众人一眼以后,最后说道:“你们好自为之!”

随后在西域各国使者面面相觑之下离开了议事大厅,众人看着李雄离开,在场的众人心中虽有不满,却也不敢表露太多。

等他们各自返回驻地以后,有几个西域使者又聚集在了一起,其中一位使者站了出来,“这李雄太过霸道,我们西域各国也并非好欺负的,难道真由他李雄作威作福不成?”

另一人也起身说道:“就是,大不了我们联合西域各国一起反了。”

两人的话音刚刚落下,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拔汗那使者冷笑着说道:“你们自己要找死,可别拉上我们拔汗那。

你们知不知道安西军现在有多少人马?

就算我们西域各国全部联合起来,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更何况还有李雄亲自坐镇。

再说了,现在大唐有事,只是让我们出一点钱财和兵力,而且李雄不也说了吗,这只是一个特例,今年过后就会恢复以往的惯例。

我劝诸位还是花钱买平安算了,再说了,我的国家都处于丝绸之路上,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是国家都没了,你们难道想去流浪不成?

如果你们实在想不通,就看看曾经的石国国民,以前他们可是以经商闻名,但是现在西域哪还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诸位形势比人强啊!莫要自误,反正我们拔汗那王国,决定按照李雄节度使的要求去办。”

说完后,拔汗那的使者起身向着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又回头对着其他几人说道:“今后这种危险的聚会就不要叫我了,我拔汗那可是惹不起的李雄,更惹不起大唐,诸位告辞。”说完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此地。

看到拔汗那王国使者离开,另一位年长些的使者叹了口气道:“如今大唐内乱只是小患,安西军的威名不可不是吹嘘出来的。

我们若不应下,真要打起来,吃亏的只会是我们,你们好好想想吧!”随后也离开了此地。

当他二人离开以后,在场的其他人沉默良久。

经过刚刚那么一闹,最先开口的两人也一脸颓废的瘫坐在椅子之上。

他们知道,刚刚离开的二人说的都是事实,他们真的惹不起大唐,也惹不起李雄。

其他人见状也默默的起身,离开了此地,丝毫没有再提,说是如何联络西域各国一起反叛大唐的事。

这时最先开头的那名使者落寞的说道:“难道小国就是罪,弱就是罪吗?这世间还有道理可讲了。”随后也踉踉跄跄的离开了此地。

最终这场秘密聚会,以不欢而散而收尾。

而大部分使者在离开会场以后,也迅速将今日发生的事情传回了国内,毕竟此事涉及太大,所以说自己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也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反而李雄这边,这段时间以来,每日都有大量的情报从中原方向传来,可是局势正如历史上发生的那样。

安禄山军的军队所到之处,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反抗,仅仅二十余天时间安禄山的军队就将北方三镇彻底清扫干净,向着河南进发。

而玄宗皇帝李隆基,也才刚刚将两道防线布置完毕,封长青还是如同历史上一般,去到了东都洛阳坐镇。

李雄看着这一封五天前的情报,也是不由的五味杂陈,面对滚滚而来的历史洪流,李雄也很是无奈,也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他只能祈祷封长青听进自己的劝告,不要跟安禄山的军队硬碰硬,不然这位与自己相处时间最长的几名将领之一,有可能如同历史上的一般,死的十分的不值。

李雄看着手上的情报,再看看李隆基的各项布置,他知道这些完全就是无用功,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根本就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在面对安禄山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一触即溃,除了给对方送人头,送军功以外,起不了任何作用。

而在朔方太原一带,由于李雄带来的影响,现在的李光弼并没有在朔方担任副节度使,而是去了陇佑接替哥舒翰。

现在少了李光弼这位猛人,在朔方太原方向牵制安禄山麾下大将史思明,太原能不能保住都还要两说。

虽然说郭子仪手下还有固仆怀恩等大将,但是这些人与李光弼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

而失去了李光弼这个大杀器,朔方军还能不能击败史思明的军队,攻入河东威胁安禄山的老巢,就值得考虑了。

而史思明能够成为安史之乱之中的另外一个巨头,其手下的战斗力也不是开玩笑的。

在李雄看来,郭子仪能够防住史思明的进攻,牵制住史思明的军队,已经是看在郭子仪能够入太庙的存在,至于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李雄现在心里也没底。

而现在要想击败史思明的军队,凭朔方军那三万多人的军队根本就不现实。

最终还是要看河南战场的情况到底如何了,如果河南战场崩溃,封长青没有守住洛阳,从而让安禄山占领洛阳,手下崔乾佑率领大军逼近潼关。

说不定还会再次上演,李隆基携带着大唐长安朝廷的众多官员向着蜀中逃窜,毕竟有杨国忠这个敌方队友在其中搅局,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而李雄看着各种不断传来的情报,也只能干着急。

毕竟他要率领安西军以及西域各国的军队回援长安,需要李隆基的正式圣旨到达,大军才能够有理由正式开拔。

就算安西军现在已经开始做好各项准备,但是面对这个逐渐崩坏的局势,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而不能动弹。

不然的话,不管李雄有多么正当的理由回军,说不定还有可能会被扣上谋逆的帽子,因为这时候的大唐朝廷实在太过敏感,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

至于说,圣旨为什么不用飞鸽传书,用屁股想都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大军调动岂是儿戏,想要调动一支大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要调动一支大军,各种验证手段,可是少不了的,不然就是假传圣旨无疑,在古代,假传圣旨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而真正的圣旨传达,也并非是一名太监,带着几名护卫,拿着一封圣旨宣读完毕,大军就能够调动。

其中的各种验证手段,在历朝历代都各有不同,所以仅凭飞鸽传书,根本就无法验证圣旨的真实性,所以飞鸽传递圣旨,听听就好,当不得真,不然要八百里加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