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6章 都是为你好

炎炎夏日,衣着单薄。

肢体和地面发出“滋滋滋”的摩擦声,小女孩感觉双腿好像破皮了,生疼生疼的。

“爸,我可以、可以自己走。”

她年纪太小,这是能为自己争取的最好的解救办法。

啪!

女人凶神恶煞地瞪小女孩,照着她消瘦的小脸甩出一巴掌,“赔钱货,害我们丢脸,还敢叫,我打死你!”

卧室里有个小男孩欢快地拍手叫好,“打死她打死她!”

那男孩胖乎乎的,穿着崭新的衣服,比小女孩高了足足半头。

看到他,女人立刻换上一副慈爱的表情,语气无比温柔,“儿子,动画片好不好看?”

小男孩卖力点头,一笑起来,两颊上的奶膘挤成一团,快瞧不见眼睛了。

他小跑到女孩身边,眼底浮动恶劣的优越感,“姐姐不听话,惹爸爸妈妈生气,我、我踩她,替爸爸妈妈出气!”

刚买的凉鞋底子硬邦邦的,一脚一脚准确无误地踩在女孩的腿上。

小女孩疼得龇牙咧嘴,拼命蜷缩身体,盼望能减轻些痛苦。

女人看也不看女儿,弯腰抱起儿子。她嘴角扬起高高的弧度,在儿子肉嘟嘟的小脸上亲一大口。

“还是弟弟心疼爸妈。”

男人冷漠的眼神触及儿子,似冰雪融化,温度直升一百,灼热晶亮。“儿子乖,爸爸妈妈教育姐姐,你去看动画片。”

“嗯嗯!”小男孩轻飘飘地扫一眼姐姐,然后环住妈妈的脖子,撒娇道:“妈妈跟我一起去。”

奶声奶气的声音,让夫妻俩的心化为一汪春水。

女人朝男人使了个眼神,抱着儿子回卧室。

男人一路拎着女儿到厨房,指着灶台上的一堆锅碗瓢盆,语声转换成哀戚。

“你们现在真幸福,有吃有喝,有衣穿,有学上。我们小时候早起收牛粪、羊粪,收少了回家没饭吃。”

说话间,把抹布放到小女孩手中。

“我学习和你一样好,就因为你爷爷奶奶早逝,没人供我读书,不得已去学门手艺。”

小女孩全身上下哪哪都疼,几乎直不起腰。

她费力站起,强撑着洗碗。

听到爸爸一如既往的卖惨,她有些不理解地问:“弟弟和我是双胞胎,为什么不用干活?”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这是男人不能容忍的。

他眼中有狠辣一闪而过,却露出一副慈祥的笑颜。

“我们是为你好。男孩子以后要挣钱养家,特别劳累。你是女孩,家务做得好,就能找个好婆家享福。”

小女孩只有六岁,和弟弟刚上一年级。

生活在这个贫困的山沟沟里,父母重男轻女。

她接触不到手机,对世界的认知来自于周围环境和动画片。

从出生起便接受围剿,她潜意识里灌输着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本分辨不出这是父亲的谎言。

她只是心底很不甘,不甘天天被打骂,不甘自己和弟弟区别待遇。

但她对抗不了这个世界。

以前反抗过几次,妈妈往死里打,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和邻居哭诉。

全世界的人责备她不孝,不懂事。爸爸妈妈给了她生命,生育之恩大过天,她永远还不清。

长期的武力和言语打压下,她选择了臣服、忍耐。

爸爸妈妈说学习改变命运,她就好好学习,给爸爸妈妈争口气,少打她几顿。

眼泪不争气地滑落,小女孩一边默默流泪,一边顺从地干活。

权力的滋味太迷人,男人陷入自我陶醉中,嘴巴拉巴拉地挑剔着:“这个碗有油,筷子上沾着饭粒……爸爸都是为你好。”

没有人关心小女孩的伤情,包括她自己。

这个阶段她唯一的目标是活着!

厨房大概十平米,农村的土灶台占据了一半的面积,另外五平米摆着一张桌子和三个椅子。

月合坐在象征父亲权威的那张椅子上,捂住嘴,泪水夺眶而出。

“别怕,忍忍就过去了。我们要、要活下来!”

天地翻转,成长的艰辛岁月如走马观花般一一掠过,最终画面定格在八岁时。

她继承了父亲的聪慧,连续跳级,八岁上了初三,而弟弟还在三年级和小伙伴儿们玩泥巴。

偏僻地区的美貌是一种灾难,偏僻地区女性的高智商也是如此。

乡邻们望向她的眼神多了份嫉妒,明里暗里对父母说女儿要嫁人,学问不用太高。

父母看看玩泥巴的儿子,再端详已有神童之名的女儿,内心做着天人交战。

双胞胎,同天出生,前后相差仅几分钟。

从小到大,亲朋好友们习惯了拿来比较。

夸奖中长大的耀祖弟弟受不住,听了外人的几句挑拨,回家逼迫父母让姐姐辍学。

八岁的孩子其实不懂辍学意味什么,单纯妒恨姐姐比自己优秀。

逢年过节,人人夸赞姐姐,贬低他不中用。

小女孩早熟,上初中后见识了广阔的天地,学历史、学政治、学地理,明白自己出生的山沟沟多么渺小落后。

她跪在父母面前,声嘶力竭地央求:“爸妈,我保证十岁考上大学。大学生可以挣钱,我不拖累家里,还给你们钱。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了!”

弟弟精神上仍处于儿童时期,一听有钱,满脑子皆是糖葫芦和小蛋糕,意志开始动摇。

宝贝儿子不吭声,父母便瞄了彼此一眼,回房商讨。

农村的砖瓦房不隔音。

小女孩跪爬到卧室门前倾听,干枯的小手皱巴巴的,紧紧攥着衣角。

“八岁上初三,十岁上大学,到时候十里八乡都羡慕咱们家出了个大学生。”

“大学四年,毕业十四岁,刚好找个有钱人嫁出去,换一大笔彩礼。”

“儿子后半辈子靠姐姐姐夫,不用发愁了。”

“在家伺候咱们,在外争光。你不知道,那些光亮的老师见到我客客气气,笑脸就没停过。”

“上呗。学校允许自带米饭,她饭量小,加上书本费,一个月撑死花两百块。”

“大学生,彩礼不能低于十万。她工资上交、彩礼上交,再过个三五年我俩就能养老了。”

“万一贱丫头心野了,不给咱们怎么办?”

父母的议论声戛然而止,小女孩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