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网游动漫 > 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 > 第50章 犯颜直谏的巍徵(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章 犯颜直谏的巍徵(6)

居安思危,善始慎终

魏徵在与李世民探讨创业和守业的难度时,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帝王的兴起往往伴随着时代的衰败和混乱,在这种背景下,当权者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从而顺利地建立新的政权,这似乎使创业的过程显得不是那么艰难。然而,他更深入地分析了守业的挑战:

“但是一旦取得成功后,君主容易变得志得意满,奢侈无度,导致百姓渴望安宁却徭役不断,社会凋敝而奢华之风不止,国家的衰退往往由此开始。”

因此,魏徵总结道,维持和发展一个已有的帝国反而更加困难。为了确保帝业可以长久稳定,魏徵强调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在贞观五年(631年),面对国内平静、四夷臣服的局面,李世民表达了自己依然每日谨慎行事,唯恐不能善终的态度。对此,魏徵回应说:

“对于内外皆安的现状,臣并不感到特别高兴;真正令人欣慰的是陛下能够在安定之时思考可能存在的危险。”

魏徵深知历史教训,也目睹了许多帝王因居安忘危、骄奢淫逸而导致天下大乱的事例。因此,在贞观六年(632年)的一次对话中,他建议李世民应该借鉴古代帝王兴衰的经验,认为当今陛下拥有四海,境内和平,若能持续关注治理之道,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国家的命运将会长久稳固。魏徵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警示,来强调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到了贞观十一年(637年),他连续上书,重申“以隋为鉴”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隋朝曾经统一全国,兵力强盛,威震四方,却突然土崩瓦解,其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在安全时不考虑危险,在治平时不想到动乱,在存在时不忧虑灭亡。因此,魏徵告诫李世民应当以亡国的历史作为镜子,从中学习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要做到警钟长鸣,时刻警惕。他希望太宗皇帝能在行动决策中思考隋朝的教训,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理解存亡治乱的道理:思考为何会有危险,则可获得安全;思考为何会有混乱,则可达到治理;思考为何会灭亡,则能找到生存之道。通过这种方式,魏徵希望李世民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确保唐朝的繁荣稳定。

《诗经》中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历史的铁律。魏徵深谙此理,他在奏疏中指出古代帝王无不因深切忧虑而使治道显着,但一旦功成名就后,德行便逐渐衰退。他解释说,在面对深切的忧虑时,君主必定会竭诚对待臣民;然而一旦志得意满,便会放纵情欲,傲视万物。因此,他特别提醒李世民,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民众如同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种对最终结果持谨慎态度的思想,是确保帝业长盛不衰的关键。从善始慎终的政治理念出发,魏徵密切关注着李世民在政治上的变化,并及时给予警示。贞观六年(632年),当讨论到国家安危的根本和最近政事状况时,魏徵认为与贞观之初相比,政事有所下滑。他指出,“陛下当初立志节俭,求谏若渴,但近年来营建之事增多,谏议之人常触怒圣颜,这正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李世民听后表示认同,欣然接受了批评。

随着时间推移,魏徵不断劝诫李世民保持即位初期那般孜孜以求治理的心态。到了贞观十一年(637年)五月,魏徵再次上疏,表达了对太宗意志力不如往昔、改正错误的能力也有所减弱的担忧。他还提到太宗在责罚方面更加频繁,威严和愤怒也显得更为严厉。魏徵强调,过去太宗因担心国家未完全治理好,所以每天都在提升道德和正义;现在因为觉得国家已经安定,反而在这方面有所松懈。他列举了多个太宗勉强接受谏议的例子,表明这种做法与早期那种开放接纳意见的态度大相径庭。李世民对此反应积极,认可了魏徵的观点。

至贞观十三年(639年),魏徵利用太宗诏令五品以上官员提交封事的机会,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呈上了着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在这篇疏文中,魏徵列举了包括搜求珍稀玩物、过度满足私欲增加百姓负担、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崇尚奢华、频繁游猎、无故兴兵、使人民不堪重负等在内的“十渐”现象,深刻批判了太宗的自满情绪,并再次强调了慎终如始的重要性。太宗看完魏徵的奏疏后,不仅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还将奏疏制成屏障,以便早晚都能看到,同时命令记录下来交给史官,希望万世之后的人们也能了解君臣之间应有的道义。

贞观十四年(640年),魏徵再度向李世民进言,他指出:“臣观察历代帝王,在拨乱反正、创立基业之时,无不保持警惕和谨慎,采纳普通百姓的意见,听从忠正直言的谏议。然而,一旦天下安定下来,他们往往就放纵自己的欲望,沉溺于阿谀奉承之中,不喜欢听到正确的劝谏。”以此来告诫李世民,即便是国家已经稳定,也要始终保持警醒,不忘初心,善始善终。

魏徵庆幸遇到了能够理解并接纳自己意见的明君——李世民,因此他尽心竭力地辅佐太宗治理国家,成为了李世民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无论是在提出建议还是处理政务上,魏徵都致力于纠正朝廷中的错误,匡扶正义,最终帮助李世民成就了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这段时期被后人视为中国古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一个典范时代,而魏徵的直言敢谏和李世民的纳谏如流,则是这一辉煌成就的重要保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