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海听完陈凯的介绍,虽说没把这个团委书记当回事儿,但是心里却很别扭,跟吃个苍蝇一样。

晚上回家,长海问王尚友,这个人到底是咋回事儿?

王尚友问了长海咋回事儿,长海就把今天上午的事情讲了一下。

“这个团委书记是省政府派下来挂职锻炼的,听说有点背景,不用搭理他,咱们新鞋不踩臭狗屎。”

李老四在旁边听的起劲儿,他对这样的事儿感兴趣,紧着问姓啥叫啥。

长海没办法就告诉他,结果李老四趴在老爷子正房的客厅里,拿着电话给他省城的朋友挨个打电话。

还别说,李老四的关系网是挺硬,就挂了四个电话这位姜书记的情况打听的一清二楚。

所谓的背景也是这位姜书记的老丈杆子的关系,他的老丈杆子是一位民主人士,在省政协当了一位领导。这位姜书记还算根正苗红,入了他老丈杆子的法眼,他这位老丈杆子没儿子,于是对他就动了培养一下的心思,想让他在政府部门往高处培养一下,于是就托关系给他安排到了造纸厂。

长海听完也没当回事儿,李老四说了“小海,如果这小子在厂里给你喂苍蝇,我省城的哥们儿说了,咱从根上给他起出来,让他挪挪窝”

李老爷子听完拿着鸡毛掸子就抽他“给你牛逼坏了,还给人家挪挪窝,你组织部长呀?我他妈是不是有日子没抽你,你皮子又紧啦?”

李老四满屋子转圈,老爷子追着他抽,小东升拽着老爷子的裤腿嘴里喊“太爷别打爸爸”

小瑶瑶坐在婴儿床上咯咯咯的笑,王尚友和长海也在旁边劝,客厅里鸡飞狗跳。最后李老四抱着小东升跑出了屋才算拉倒。

一夜好眠,二货三人组有三天假,长海在家也没啥事儿。

他们带回来的山楂成了老爷子研究的好材料,李老爷子在家研究做山楂膏跟果丹皮,山楂膏好做,在两个妈的指导下一次成活,做了一大锅,果丹皮得烘干,长海就在老爷子的院里又砌了一个烘干炉。

老爷子的果丹皮做的可是一绝,不光有山楂,还有苹果,果脯,陈皮这些玩意儿!还别说做出来的味道比供销社卖的还要好很多。

老爷子乐乐呵呵的领着小东升,拿着山楂膏跟果丹皮去胡同里给平时关系好的邻居送点尝尝。

结果回来的时候耷拉个脸,很不高兴,两个妈看到这个效果哈哈大笑。

原来这山楂膏跟果丹皮本身就是助消化的东西,家家户户都吃不饱呢,你送这玩意儿人家能高兴吗,供销社里这玩意儿都没人要,但是凭你老爷子的面子人家还不好回绝,再说了这玩意儿也是加了糖做的,家家户户都有孩子,看到这玩意儿能不闹着要?结果就是吃完了就饿,饿了就哭,家家户户不得消停。

老爷子听完,也明白了道理,觉得自己做的有点欠妥,看看长海,问他“你小子还有啥好东西,给我弄点,我咋滴也得去补偿人家一下”

长海想了想,转身跑回自己的小院,他空间里还有二百来斤豆饼,还有十来箱压缩饼干,这些东西他都不咋喜欢,但是对于现在肚子里没油水的人来说,这可都是好东西,豆饼含油,烤着吃很不错,压缩饼干就更不用说了,高糖高热量的东西。这两样给老爷子送人再好不过了。

长海弄了辆手推车,推着四块豆饼,一块豆饼三十来斤,还有两箱压缩饼干,这两箱是大漂亮国的军用压缩饼干,一箱一百二十块装的。

这些东西推给老爷子,老爷子乐的眉开眼笑,一个劲儿的拍着长海夸他。

其实长海也想通过一些由头帮助一下邻里邻居的,正好老爷子惹了这么个“祸”全当积德行善。

老爷子也没用长海帮他,把豆饼砸碎好分,然后自己推着手提车挨家挨户的又去送这些玩意儿。

两个妈也不在乎,家自家仓房里,地窖里还有一些缸跟坛子里装的肉还有粮食,这么说吧,给他们家封死,一家人坐着吃两年没问题,有时候两个妈都犯愁,这些东西吃不完放坏了可咋整,那不是造孽嘛!

还是李老四会来事儿,两个妈一念叨他就赶紧把两个妈挑出来的咸肉,咸菜之类的拿走,反正防空洞一帮子大小伙子加上他也得吃饭。然后过不了几天李老四和长海再往家里置办。

这回好了,李老爷子出去晃荡了一下午,赶上下班时间才回家,手推车上的东西一干二净,老爷子满脸堆笑。

小东升手里还拿着一块烤好的豆饼啃呢,还跟两个姥姥显摆,但是也不抠门,伸过去让两个姥姥也尝尝,张静秋逗他“小东西,吃多了这个小心今晚放屁,没人要你!”

还没说完,小东升就放了个响屁,自己还嘿嘿嘿的笑,老爷子说“要不叫这个臭小子总放屁,我就在老李家喝上酒了”

上班的都回来了,抗美和白小白还有长娟以及欠嫂对老爷子做的山楂膏跟果丹皮很是喜欢,老爷子也高兴。

两个妈看她们喜欢吃,不免的又警觉起来,把王尚友和长海拉过来,让他俩给这四个娘子军把把脉。看看是不是又怀上了。

经过一轮反复查验,根本没有的事儿,两个妈也是虚惊一场,真有点害怕,家里这几个小屁孩就已经够呛了,再怀上可要了老命呀,再等个一两年也不迟,最起码那个时候小红红和小乐乐都大了,小东升也懂事一点。

自从李老爷子送完山楂膏这件事以后,除了刮风下雨天以外,老爷子总是在白天在四合院的门楼下面摆上一个小桌子,不管是花生瓜子或者是炒点黄豆之类的,最不济也弄点炒苞米豆放在桌子上。

摆上象棋,纸牌之类的,四合院门口就成了胡同新的聚集地,但是这些吃的一般都进了胡同里一群小崽子们的嘴里,再困难大人忍忍也就过去了,孩子正长身体,谁能跟孩子争这一口吃的。

邻居们也都明白李老爷子的心意,对老爷子更加恭敬。而且只要是老爷子知道谁家有点困难,总是尽量帮忙。一袋子苞米面,几块钱,或者是几张票据啥的,老爷子从来没二话,有了你就还我,没有就先欠着,啥时候有啥时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