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 第278章 “学雷锋,好榜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8章 “学雷锋,好榜样”

正月十五一过,这个年就算过完了,一切恢复正常。

开学前的几天,红红和乐乐比较郁闷,跟他俩混的同学都在家里补寒假作业,没人跟他俩玩。

李老四把他俩带到食品厂当试吃员,长海建议李老四多开发一些适合孩子们吃的小零食,比如干紫菜,小饼干,蛋卷之类的。还有还可以开发一些豆制品,长海挺怀念辣条的味道,但是他不知道咋做,试验了几次不是那么回事儿。

红红和乐乐很喜欢这项工作,好吃好喝好招待的不说,大姐夫还答应以后不管是零食还有零花钱他都包了。

学校刚开学不久,这天长海在单位等了一天红红和乐乐也没过来找他吃中午饭,赶着放学去接他俩,结果老师告诉他,学校今天组织学生搞“学雷锋,好榜样”活动。学生们在学校集合后去各个单位做好事了。

长海骑着边三轮回家,刚拐进他们街道,就看粮站门口坐着一排小豆包,一人手里抱着两个大碗,低着头在那里捡豆子。

长海停下车,走到红红和乐乐跟前。

“你们两个小东西,中午吃饭了吗?”

红红和乐乐抬起头,揉着发酸的脖子说“吃了,吃了中午咱妈包的酸菜篓子,大哥你该干啥去干啥吧,别打扰我们”

这给长海气的,扒拉扒拉他俩,他俩也不搭理长海,就是闷头捡豆子。

粮站齐主任出来看见长海,跟他打招呼“小海这是下班啦?”

长海跟齐主任回应着“齐叔,这是咋回事儿啊?”

齐主任无奈的摇摇头解释说“嗨!去年不是号召学习雷锋同志吗,这不今年就开始,昨天你家红红过来说要来我们粮站做好人好事儿,都是看着她们长大的,我也不能拒绝呀!今天上午她和乐乐领着这一群小崽子就过来了,这给我粮站祸祸的乌烟瘴气,没办法我就把两大盆小豆跟绿豆混到一起让他们给捡出来,这不,刚给他们写完表扬信,出来送给他们”

长海伸出大拇指“齐叔,人老奸马老滑,还是您老有办法!”

齐主任抬手拍了他一巴掌“滚蛋,你小时候还赶不上红红和乐乐呢,上我这偷大碴子蹦爆米花不是你干的?装大碴子的麻袋掏的都是窟窿眼!”

长海嘿嘿嘿笑着,跳上边三轮回了家。

红红和乐乐拿着表扬信回的家,家里人必须都得听他们念一遍表扬信,就连还在吃奶的小东平和二狗子都得听他俩念一遍。

三月二十日,我国跟对岸国家签订了《边界议定书》确定并解决了一些存在争议的领土问题。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作出来的让步也付出了很多利益作为代价,最可惜的是这条界江在若干年以后的出海口永远的留在了对岸国家那面,因为界江上所有岛屿的归属都分给了对岸,包括以后淤积成的岛屿。

五月份,由于“老毛子”在边境陈兵百万“大漂亮国”又在海峡和“猴子国”那里搞军事行动。

咱们国家为了战略需要,决定实施三线建设,将大量的工业,国防设施迁往内地,分散风险。

孙小欠他爹和他哥一家都是第一批参加支援三线建设的。

孙小欠他妈去年就办了提前退休,就留在家里跟着小欠一起生活。

这回可好,小欠妈成天抱着他家大庆在四合院和两个妈聊天,大庆彻底成了四合院孩子们祸祸的大玩具,而且小欠妈的口气跟小欠如出一辙,说的也是“大庆进了四合院那就不姓孙啦”

院子里栽的毛樱桃树终于结樱桃了,小瑶瑶和四个熊孩子还有大庆,成天在樱桃树底下望,但凡发现有一个略微红一点的赶紧拿着竹竿子死活也要给敲下来吃,即使是酸的他们眼泪都下来,还是一如既往的看着樱桃树。

抗美和白小白还嘟囔着“咱家的樱桃树结的果咋就不红呢!”

白小白终于生了,但是是生在她们车间里,抗美带着大夫跑过来的时候,孩子的脐带都剪断了。

抗美气的当场把援朝打的鼻青脸肿的,这个王八犊子,成天围着媳妇儿转悠,就生孩子这天,他跟孙小欠中午跑去后大河钓王八去了,还真别说,还真钓了一只,他们后大河有一个地方叫老鳖亭子,哪里的王八还真不少,有一年夏天,他们厂水性好的人潜下去,上来说下面的老鳖一大堆的堆在里面。

孩子的名字还是老爷子取的,随着他哥哥姐姐的名取得叫“王佑生”小名就叫“生子”

援朝连着一个礼拜家里人都不搭理他,他也知道自己有错,也没犯浑,他也不敢犯浑,抗美揍了他两顿,王尚友和徐慧娟一系列的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女混合双打都让援朝试了一遍。孩子生了一个星期,家里人都没让他抱过。

二货三人组也不知道咋回事儿,他们三人结婚时间都差不多,头胎孩子基本上没差多少,结果这第二胎就改成一个跟一个的怀孕。

开始是抗美怀孕生的庆山,结果刚生完,白小白怀孕,这不白小白刚生完“生子”欠嫂穆秀兰帮小白出院又检查出来则怀了孕。

孙小欠自打媳妇儿怀孕,成天变得神神叨叨的,跟谁都说他要有闺女了,烧香拜佛的求着穆秀兰这胎是个闺女。

又过了两个月,王尚友和长海一起给穆秀兰把的脉,还别说,孙小欠这小子真有命,还真是个闺女。

孙小欠他妈却不咋乐意,大儿子就是个闺女,虽说大庆是个大孙子,但是谁还嫌孙子多呀。你看看他们老于家,老王家一群小崽子成天叽叽喳喳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太爷爷的喊着,这才叫家族!

两个妈劝她,小欠年龄还不大,以后再生呗,再说了咱们东北也不讲究啥重男轻女,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说句不好听的话“东北!姑奶奶回门那是能当家的存在”这可能跟满族的一些习俗有关。

孙小欠和援朝彻底不着调了,也不上班,不是在家伺候媳妇儿,就是跑李老四那里划拉好东西回家腆拜媳妇儿。

时间到了九月,红红和乐乐升到三年级,东升也成了一年级小豆包,本来长海每天送他们三,可是李老四不干,每天必须他送东升。

虽说东升不是李老四亲生的,但是李老四拿东升比亲生的还要亲,但凡受一点委屈就跟割李老四一块心头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