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顾长渊一身绯色官袍,立于百官之首,面对着黑压压一片反对改革的官员,神色沉稳如山。

“周太师,”顾长渊的声音清朗有力,在殿内回荡,“上次您提到祖宗之法不可废,科举制度沿袭百年,动之则损国之根本。下官以为,此言差矣。”

周太师须发皆白,老态龙钟,却目光如炬,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哦?顾大人有何高见?”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

“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并非一成不变。”顾长渊不卑不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举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墨守成规,只会让国家故步自封,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保守派官员纷纷出言指责,周太师更是勃然大怒:“荒谬!科举制度乃是我朝立国之本,岂容你随意更改?你这是动摇国本,罪不可恕!”

郑王爷也站出来,声援周太师:“顾大人年轻气盛,说话未免太过狂妄。改革科举,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天下大乱。还请皇上三思!”

一时间,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涌向顾长渊。宋学究摇头晃脑,引经据典,痛斥改革之弊;柳才子更是言辞犀利,将顾长渊的改革方案批得体无完肤。就连站在皇帝身旁的钱太监,也时不时地低声附和几句,煽风点火。

顾长渊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慌乱之色。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环视一周,目光落在周太师身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周太师,”顾长渊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而坚定,“您说科举改革会动摇国本,那么请问,前朝的科举制度,与我朝可有不同?”

周太师一愣,随即答道:“自然不同,前朝科举,弊端丛生,最终导致国力衰弱,民不聊生……”

顾长渊不等他说完,便打断道:“既然前朝科举弊端丛生,为何我朝还要沿用?难道我朝的祖宗,不如前朝的圣贤?”

此言一出,周太师顿时语塞。他没想到顾长渊竟然会用他自己的话来反驳他。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顾长渊见周太师哑口无言,便乘胜追击……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缓缓展开,“诸位大人,这是下官收集的各国科举制度的资料。请诸位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徐凛风站在顾长渊身后,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轻轻地拍了拍顾长渊的肩膀,低声说道:“大人,一切准备就绪。”

顾长渊微微颔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殿上众人,最终停留在皇帝身上。“皇上,”他朗声说道,“臣有一言,请皇上恩准……”

顾长渊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质疑。他以其他朝代成功改革科举制度后繁荣发展的实例,一一回应保守派的攻击。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前朝太祖改革科举选拔出治世能臣,到邻国革新取士制度后国力蒸蒸日上,每一个例子都如同一柄利剑,直刺保守派官员的软肋。他甚至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表,用简洁明了的图形展示改革带来的好处,令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也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北燕国百年前亦是沿用旧制,选拔人才囿于世家大族,国力日渐衰微。直至先皇力排众议,推行新政,广开科举之门,十年间国力便翻了三倍,如今已是兵强马壮,傲视四方!这便是改革带来的福祉!”顾长渊慷慨激昂,声音掷地有声。

郑王爷却冷笑一声,轻蔑地挥了挥手:“顾大人巧舌如簧,这北燕国的例子,谁又能亲眼见证?空口无凭,莫不是顾大人为了推行新政,编造了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这可是欺君之罪!”

顾长渊早料到郑王爷会出此招,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书,高举过头顶:“王爷所言极是,空口无凭,下官这里有北燕国使臣的国书,以及我朝派去北燕的使臣记录,上面详细记载了北燕国改革科举的前后变化,更有北燕国君亲笔信函,以示友好!不知王爷可要过目?”

郑王爷脸色一变,他没想到顾长渊竟然准备如此充分。他一时语塞,只得强词夺理:“即便如此,北燕国的情况与我朝不同,他们的经验未必适用于我朝。顾大人如此急于改革,究竟是何居心?”

顾长渊毫不畏惧地迎上郑王爷的目光:“王爷此言差矣,改革并非照搬照抄,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下官的改革方案,是结合了我朝实际情况,并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力求将改革的风险降到最低,将收益最大化。王爷若是不信,大可仔细研读下官的奏折,而不是在这里信口开河!”

钱太监见郑王爷落了下风,连忙上前一步,尖声说道:“皇上,顾大人如此顶撞王爷,实在是有失体统!还请皇上明鉴!”

皇帝一直默默地听着双方的辩论,此刻才缓缓开口:“顾爱卿,你的改革方案,朕已经看过,确实颇有新意。但是,此事关系重大,朕还需要再仔细斟酌。退朝!”

顾长渊行礼退下,他知道,这场辩论虽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他已经将改革的种子播撒在了皇帝的心中。他与徐凛风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并肩走出金銮殿。

徐凛风低声说道:“大人,今日您舌战群儒,真是精彩绝伦!只是,那些守旧派官员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顾长渊微微一笑:“这才只是开始,好戏还在后头。”他抬头望向天空,目光深邃而坚定。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读书声……

金銮殿外,秋风萧瑟,卷起落叶翻飞。顾长渊与徐凛风并肩而行,两人的身影被拉得老长。

“大人,这宋学究和柳才子,摆明了是受人指使,故意在朝堂上给您难堪。”徐凛风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顾长渊轻笑一声:“跳梁小丑罢了,不足为虑。真正棘手的,是郑王爷和钱太监,他们才是幕后黑手。”

话音刚落,便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两人循声望去,只见皇城外的文人集会处,人群熙熙攘攘,正围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学究,听得津津有味。那老学究正是宋学究,他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科举改革的弊端,将顾长渊的改革方案贬得一文不值。

“这顾长渊,年纪轻轻,就妄想改变祖宗之法,简直是狂妄至极!”宋学究声色俱厉,手中的拐杖重重地敲击着地面,“我等饱读圣贤之书,岂能容忍这等歪风邪气盛行!”

一旁的柳才子也跟着附和道:“宋老先生所言极是!这顾长渊分明是想借改革之名,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权势!我等绝不能让他得逞!”

周围的文人学子们群情激奋,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改革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将顾长渊推上了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在皇帝的寝宫内,钱太监正添油加醋地向皇帝禀报着朝堂上的情况。

“皇上,那顾长渊今日在朝堂上,当众顶撞郑王爷,实在是目无尊长,以下犯上!而且,他的改革方案太过激进,恐会引起朝廷动荡,还望皇上三思啊!”

皇帝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顾长渊的改革方案,他并非完全不认同,甚至觉得有些道理。但钱太监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改革确实存在风险,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朝野震动。

“此事朕自有分寸,你退下吧。”皇帝挥了挥手,示意钱太监离开。

钱太监躬身退下,脸上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知道,皇帝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心中已经开始动摇了。

顾长渊回到府邸,将今日朝堂上的情况告诉了徐凛风。

“看来,这郑王爷和钱太监是铁了心要阻止改革了。”徐凛风沉声说道,“他们煽动文人学子,制造舆论压力,又怂恿皇帝,阻挠改革进程,可谓是双管齐下。”

顾长渊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们越是阻挠,就越是证明改革的必要性。我绝不会放弃!”

他踱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西沉的落日,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下风,但他并没有气馁。他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扭转局势,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他猛地转身,看向徐凛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凛风,备轿,我要去……”

“凛风,备轿,我要去京城最大的学馆——文华书院!”顾长渊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徐凛风一愣,随即明白了顾长渊的用意。与其在朝堂上与那些顽固的老臣争辩,不如直接去民间,争取民心,特别是这些未来的国家栋梁。舆论的力量,有时比皇权更有效。

“大人高见!”徐凛风赞叹道,立刻下去安排。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文华书院内,灯火通明,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顾长渊的轿子停在了书院门口,他一身便服,在徐凛风和几个侍卫的陪同下,走进了书院。

消息传得很快,顾长渊要来文华书院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书院。学子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书卷,好奇地涌向书院门口,想要一睹这位改革派官员的风采。

顾长渊的出现,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一些学子对他充满了敬佩,认为他敢于挑战旧制度,是一位难得的改革先锋。但也有一些学子,受了宋学究和柳才子的影响,对顾长渊充满了敌意,认为他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

顾长渊面带微笑,从容地穿过人群,来到书院的讲堂。他环视四周,目光落在那些充满求知欲的年轻面孔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年轻人才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他改革的最大希望。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各位学子,今日在下冒昧前来,是想与大家探讨一下科举改革之事……”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尖锐的声音打断。

“顾大人,您所谓的改革,究竟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您自己?”说话的正是柳才子,他站在人群中,一脸挑衅地看着顾长渊。

柳才子的话,引起了周围学子们的共鸣。他们纷纷开始质疑顾长渊改革的动机,一时间,讲堂内充满了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顾长渊并没有被这些质疑声吓倒,他依旧保持着镇定,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他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说服这些年轻的学子。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说话,突然,一个身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柳兄,你这话未免太过偏颇了吧?”说话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俊朗的青年。他走到顾长渊身边,拱手施礼道,“在下李清远,久仰顾大人大名。”

李清远是文华书院的优秀学子,在学子中颇有威望。他的出现,让原本喧闹的讲堂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注视着李清远,想知道他会说些什么。

李清远转向顾长渊,语气恭敬地问道:“顾大人,学生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

顾长渊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但说无妨。”

李清远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盯着顾长渊,缓缓开口道:“学生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