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三岁宿主决定给自己养个皇帝爹 > 番外二 我大燕,是礼仪之邦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番外二 我大燕,是礼仪之邦4

轩辕靖眉眼平静,端起茶盏缓缓抿了一口,缓缓道:“你之前不是说想要那边的白银?这次顺便收拾了便是。”

澜星笑容灿烂,点头:“爹爹不拦我了?”

轩辕靖无奈,笑容温和:“爹爹只是不舍得让你那么早上战场。”

这闺女,七岁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就盯上了旁边的岛国,嚷嚷着要他赶紧把那破地方打下来。

轩辕靖:……

都说是破地方了,不划算啊,而且大燕出兵还是要扯大旗的,毕竟他们是礼仪之邦嘛。

如今,那弹丸小国自己撞上来,澜星也到了合适的年纪,正好趁着南巡领兵走一趟便是。

是的,轩辕靖是真没把那小国家放在眼里,也不觉得澜星在这片地方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不提如今的大燕在轩辕靖与轩辕澜星父女影响下,被加快的科技发展进程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就算是在这之前,大燕也是一个足以碾压周边小国的存在。

无非是,大燕这方有没有这个理由而已。

毕竟,大燕是礼仪之邦,一般不会没事找事欺负周围邻居的。

南巡的线路是小澜星制定的,轩辕靖看了眼,点头同意。

自京城出发,先向东到海边,审阅这几年大燕在航海事业上花费的金钱成果如何,然后乘坐海船到莱州——距离很近,其实就是让一些没体验过海船的大臣们体验一下。

然后到莱州之后,后面就是水路兼并——主要是看皇帝自己想先去哪,要是想先去江南,那就还是坐船沿着海岸线走,要是想先看看河南道内其他地方的情况,那就走陆路,然后再转水路去淮南道。

之所以会先去莱州,则是因为莱州有大燕设立的第一个晒盐场——民以食为天,小澜星在粮食上花费的精力最多,怎么可能会放着那又贵又苦的盐不管?

如今大燕内部盐政是变化最大的,在轩辕靖铁血手腕下,以往贪腐严重的盐政简直焕然一新。

当然,主要是,物以稀为贵,当盐的数量高到一定数量后,朝廷方面又严格把控盐的价格,私盐也很难有什么市场。

主要是私盐的品质都比不过官盐了,价格也压下来了,这种必需品,没必要没苦硬吃。

南巡的消息在决定之后,就从京城一路扩散到了京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而没有严格卡死的南巡路线,也给了不少地方官员莫大的压力——不是,这南巡的队伍,会不会到咱们这啊?

而莱州作为第一站,倒是早早就得了消息,轩辕靖所在的御船出现在莱州港口的时候,官员们早早就已经到了地方,迎接圣驾。

官员们不敢打听具体的南巡路线,至少他们不敢直接当着轩辕靖的面打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询问京城的官员,他们连随驾官员具体有哪些也不知道,但有一点他们还是知道的很清楚。

这次南巡,陛下与太子一并出行。

其实这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不少官员还觉得很奇怪——一般这种时候,不应该是留太子监国吗?

但不管他们心里怎么疑惑,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所以莱州以及河南道的府尹、刺史是做好了迎接陛下跟太子的。

但等到轩辕靖与一众人随官员在提前准备好的接风宴上入座了,众人激动、紧张又忐忑的心情下,一边有点兴奋他们能够如此近距离的面圣,一边又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一点什么。

但少了什么呢?

直到接风宴结束,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少了什么了。

“不对,太子呢?”

不是说这次南巡,太子随驾吗?

一众地方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又有点忐忑——难道他们之前获知的这个消息,也是假消息?

可这种事,他们也不敢去问陛下啊。

而且,更恐怖的事情在于,不怕太子没来,就怕太子来了,但藏着不知道去了哪!

天啦!万一太子是一个人微服私访去了,再万一真有人不长眼犯到太子跟前了,那事情可就大发了!

那么,明明启程时是与轩辕靖同乘御驾的轩辕澜星,只这短短几日的功夫,为什么不见了身影呢?

她在海上。

她的下一站是新罗,然后从新罗去找那小国的麻烦。

而这件事,除了轩辕靖与轩辕澜星身边真正的亲信,就连那些跟随圣驾从京城出发的官员,都没几个知道。

他们只知道,出发的时候,太子殿下没有跟陛下一艘船。

而等到了莱州后,太子殿下以及另外几条船,不见了。

本来他们还有些惊慌,以为是太子殿下在海上出什么意外了,但转头一看陛下——陛下一点反应都没有,明显是知情的。

京城官员:哦,那没事了。

虽然不知道太子殿下去干什么了,但反正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在轩辕靖与轩辕澜星有意控制下,如今大燕中央到地方,官员派系已经没有那么明确了,不如说大部分稍稍年轻一代的官员都可以说是陛下与太子的学生——他们不管是科举前还是科举后,反正上任之前都要去太子殿下开办的学校里蹲半年。

至于陛下,陛下是荣誉校长。

一开始大家都不是很懂这个荣誉校长是什么意思,后来嘛……

官员:我是陛下的学生!

什么师门啊,最大的老师就是陛下,其次就是太子,谁要是以师生关系互相牵连,呵呵……

在这种情况下,十年时间或许不能完全解决地方上一些官员牵涉,毕竟在小澜星的要求下,科举选出来的官员要先去她的学校培训半年,而新上任的地方官也要去培训半年,然后才能下到地方。

在这种要求下,地方官员迭代就会慢一些,如今不少地方官还是那些资历更深的老官。

再加上京官就在陛下跟太子的眼皮子底下,这对天下至尊父女一个比一个火眼金睛,如今的京官不说个个清廉干净,但肯定比地方官要老实能干事——不能干实事的,都被太子殿下以清谈误国的名义发了警告牌。

三次警告,直接剥夺功名。

就算是纯文人,也得给自己找点正事,比如修书修史之类的,大燕绝不养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