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最不缺的就是长舌妇。
裴家的这场风波,很快就传到了林家湾。
关于裴家大姨对自己的怨怼,阮小玉简直莫名其妙。
其实自从女儿彩衣去世后,她曾风流不羁的心已经熄了大半。
而对于李淑珍的死,她并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幻想过和裴大山发展什么……
只是因为麦收的事情,她对裴嘉松刚刚改观,还想着两家能借此缓和关系,没想到这终究是个解不开的结。
至于裴嘉松垫上的那三千块钱,她虽然感激,却也没在意。
因为那三十万的赔偿款,裴家还有一小部分没有还清,而她却从来没有催过……
对阮小玉而言,两家的关系是缓和还是僵持,一切就看裴家的态度了。
她是无所谓的,也懒得去理会。
——
母亲无所谓,石榴心里却不舒服。
裴家大姨对她家的怨怼,她还是听英子说的。
这一日,石榴正在小木屋里埋头赶作业,英子拎着一袋子毛线晃悠着过来了。
“石榴,我就知道你在这儿。”
“英子姐,你怎么来了?”
“我回娘家啊,过来看看你。
英子说着,坐在了小木屋的台阶上,翻出了毛线针,开始打毛衣。
“还是林子里凉快,你写你的,我不打扰你,我织毛衣。”
“这么热的天,你大着个肚子跑回来,就为了织毛衣?说,是不是有事?”
“没事就不能来看你啊,想你了呗。”
石榴撇了撇嘴。
“你现在哪有时间想我。”
“真想你了啊,我婆婆的三七过了,在家也没事,等五七过了才能回城住,我就趁机回娘家住几天。”
“哦……”
石榴不想聊李淑珍的话题,就看向了英子手里的毛线。
“你这给谁织的毛衣啊,颜色这么花?”
“还能有谁,给这个小人儿。”
英子骄傲的拍了拍肚子,一脸的幸福。
“哦,给宝宝织啊。好么,你这一双巧手,这下有用武之地了。”
“是啊,之前都是给嫂子、婶子们帮忙织,现在终于可以给自己的孩子织了。”
英子开心的整理着毛线,四只编织针在她手里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围成了一圈。
作为农村的女孩子,石榴小时候也跟着英子学过一段女工,但笨手笨脚的她只是学了个皮毛。
“你这准备织个啥?”
“先织个马甲。我算了算,预产期大约在中秋前后,到时候天不冷不热,穿马甲就好。”
“这么小就穿马甲啊,你这什么花型,我怎么看不出来……”
“这是镂空凤尾花,才刚起头,等我多织点就能看出来了。”
英子说着,又甜蜜的笑了起来。
“就是不知道是男是女,这颜色和花型合不合适……不过小宝宝么,男女都能穿。”
石榴看了看袋子里那些鹅黄、淡绿的毛线,倒是男女通用。
“你想要男孩女孩?”
“肯定男孩啊。”
英子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思,石榴不满的瞥了她一眼。
“你就这么明目张胆的重男轻女?”
“倒不是重男轻女……其实男孩女孩我都喜欢,但是在农村肯定要有男孩的,早生早心安啊。”
英子说着,压低了声音。
“对了,听说赵村可以看男女,三个多月就能看出来,也不知道准不准,我想偷偷去看看,又不敢自己去……”
“看它做什么?难道你像三嫂一样,如果是女孩,你就不要了吗?”
“那不会,第一胎么,男孩女孩都行的。算了,不去检查了,听天由命吧,反正小松也没说什么。”
英子笑着,又翻出了一色毛线,开始花样编织。
“其实我觉得应该是男孩,我爱吃酸的,走路先迈左腿,不都说酸儿辣女,男左女右嘛……”
石榴被英子的这生儿育女的话题闹的尴尬又烦躁。
她既不懂,也没兴趣,但也不想扫英子的兴,只得岔开了话题。
“你怎么织这么快啊,照你这速度,一个小马甲,两天就能织好了吧?”
“用不了两天,一天就够了。不过我不急,慢慢织吧,免得心焦。”
“心焦什么?”
这一问可不得了,英子就此开启了诉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