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 > 第134章 长公子可有良策以解此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4章 长公子可有良策以解此弊?

说到这里,陈平稍有疑虑。

“只是……尚不确定其效果究竟如何。”

赵牧摆了摆手,淡然说道:“没事,成功与否拉出去试一次就知道了!”

“属下这就去准备。”

大约一个时辰后,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咸阳城 发。

咸阳城外十五里的一片广阔土地被特意腾出来用于测试。

黄享和公输仇伴随在赵牧左右,一同前来目睹这一杰作的成果。

“启禀公子,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赵牧点点头,威严地下达指令:“试射!”

黑甲士齐声响应,点燃引线。

轰隆一声巨响划破天际,仿佛整个天空都在震动。

连那些见过战场硝烟的大秦士兵也被这威力震惊了。

当他们注视着炮弹划过千米之遥时,所有人都不禁欢呼:“成功了!”

黄享等人兴奋无比,而赵牧则冷静地走上前,专注地看着炮膛,发现因为这一次射击,炮身显得异常发烫。

“看来铁质的炮身效果还不够理想啊。”

赵牧沉思着对黄享和公输仇说。

两人忙上前行礼:“请问公子有什么指示?”

赵牧严肃地说:“给你们三天时间,把这炮改成青铜制造,并继续进行试射,务必使炸膛的风险降到最低。”

黄享和公输仇恭敬地拜领任务:“遵命,公子!”

交代完这些事后,赵牧回到了自己的冠军侯府。

这次香皂事件,让赵牧认识到大秦帝国内的商业潜力亟需改革提速,否则战事恐怕不会等帝国达到巅峰才降临。

夜深时分,吕婆端来参茶来到书房,温柔劝道:“夫君,夜已深了,该休息了吧?”

赵牧侧脸一笑:“夫人,这些明天要向父皇汇报的重要国事需要处理完毕才会去休息,请夫人早些安息吧!”

吕婆犹豫了一下,又请求道:“让臣妾在一旁陪伴您吧。”

赵牧迟疑片刻,点头同意:“好。”

有佳人相伴,赵牧心里倍感温暖。

灯光下的书案旁,身影两两依偎,尽显温馨。

次日一早,赵牧呈上精心准备好的奏章交予始皇帝。

始皇阅后惊问:“牧儿,这些都是真实的吗?”

赵牧正色回应:“回父皇,字字句句绝无虚假。”

得到赵牧的肯定,始皇帝开怀大笑,连声道:“好!好啊!大秦有希望了!”

在朝殿上的笑声中,满朝文武惊愕地望着他,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前,朕还以为这香皂虽好,却不过是普通物品,卖不出多少银两。”

始皇帝接着说道,“但今天你给了朕一个意外惊喜!”

然后他转向赵牧,问道:“三成利润给朕似乎少了些,你昨天就净赚了十万两银子啊!”

此话一出,众臣惊讶不已,难以置信地看着赵牧。

大臣们心中暗暗想道:这般的魄力,恐怕也只有长公子才能做到了。

赵牧微微一笑:“父皇还在意这几文钱吗?”

“哈哈!”

始皇帝笑了起来:“既然如此,朕自然不应多要,你给出三成已足矣!那么,牧儿,你下一步有何打算呢?是否要扩大香皂工厂规模?”

赵牧拱手行礼,答道:“儿臣请求父皇开放海禁,允许海上贸易,让大秦的货物销往海外各国,为帝国带来更多金银财宝。”

“开海?!”

始皇帝轻轻念道,暂时并未表达意见。

其他大臣却立刻站出来反对,其中一名急切说道:“陛下,不可啊!”

始皇的目光扫过众臣,停在王绾身上,问道:“有何不可?”

王绾行礼道:“启奏陛下,虽然我大秦拥有世界地图,但我们对外邦一切皆不甚了解,语言可能也不同。

贸然开海可能会引来贼寇,使帝国陷于危境。”

右相冯去疾亦附议,对皇帝言:“臣与御史大夫的看法相同,恳请陛下慎重考虑。”

与其他两位官员不同的是,其他大臣未立即附和,而是静心思考赵牧的提议。

“今日何故这般安静?难道你们都认同这个想法了吗?”

始皇帝环视四周。

左相李斯走出班列,施礼说道:“陛下,微臣倒是觉得,此计可行。”

“哦?你说说你的见解。”

始皇饶有兴致。

“是,”

李斯再拜,朗声道:“两位大人担忧固然有道理,但这海商之事总得有人尝试;若因顾虑而放弃,则失去了机遇。”

“虽无兵法,臣却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通过与其他国家商贸文化交往,我们才能更好认识外部世界。”

“欲取他国,则需熟知其风土民情,不然所得有何益处?又如何治理之?”

听到此,赵牧颇感意外,没想到影响之下李斯竟有了这样深刻的见解。

李斯发问后,众臣依旧保持沉默。

即使之前一直持反对态度的王绾和冯去疾,现在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心中的疑虑就此消失。

坐在龙椅上的始皇,静默地权衡着几位大臣对朝议中各种得失的论点。

就在此时,赵牧拱手进言:“既然御史大夫与右相都担忧这个问题,那么如果臣能将这个弊病彻底解决,是否就能实施海上通商?”

“什么?!”

满朝文武面露震惊,冯去疾难以置信地注视着赵牧,惊讶道:“长公子此言当真?”

赵牧微笑点头,答道:“确实如此!”

冯去疾陷入深思:“若真如长公子所言,此事或非不可行。”

看着右相处事不惊的神情,赵牧暗想,这人并不是顽固不化。

以前之所以阻止海上通商,显然是出于对帝国安全的考虑。

冯去疾追问:“长公子可有良策以解此弊?”

赵牧轻笑应道:“右相且不必着急知晓答案。”

他转向始皇,恭声道:“父皇,请赐儿臣三日准备时间,到时带领百官同赴渭水一观。”

“到那时,父皇若有其他顾虑,仍可以选择暂缓通商。”

始皇闻听之后点头同意:“准奏!”

随即宣旨散朝:“今日早朝议程已毕,退朝吧。”

话音刚落,始皇从龙椅上起身,大步离朝而去。

群臣齐呼送驾:“臣等恭送陛下~”

朝会结束后,赵牧立刻赶回家中筹备三日后的重要事宜。